禁还是不禁?美国持枪自由之痛

湓浦渔夫的故事 2018-11-02 10:44:26

对于JY来说,美国是世界国家的楷模,逢民主自由必谈美国,而美国的持枪自由一直以来就是被“精英人士”所向往的人权最高目标,犯罪率底和持枪自由到底是一个什么关系?殊不知老美对于放纵公民的持枪自由也是无奈之举,难道真的是来自国会等人口中的宪法修正案中规定的为了自由,为了平等等冠冕堂皇的理由吗?

有人认为,美国人素质高治安状况好,即使很多地方持枪自由,仍然犯罪率低下。今年2月20日是发生在美国最近的一起枪击案,20日晚上,美国密歇根州发生严重枪击案,一名男子在街上随意开枪,造成至少6人死亡,3人受伤。而在过去的2015年,全美发生的重大伤亡枪击案件(遇难人数超过4人以上)居然达到355次,几乎达到每日一次,这在总人口不过3亿人的美国,不可谓是犯罪率低下了吧。

可以说,由于枪支泛滥造成的伤害已成为美国社会的顽疾之一。但是面对枪击案件频频增多的趋势下,去年奥巴马试图说服国会禁枪的提案收到的效果却寥寥无几,国会议员以美国的持枪自由是公民的人权为借口,不惜一切来捍卫公民的持枪权,看似公平正义,其实却只有美国人才知道,准许公民枪支的合法持有真的是一项无奈之举,不是不想禁,而是不能禁,那么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请听笔者道来。

曾经,有一位留美回来的留学生对我讲过一次亲生经历,我们暂称为主人公A,A的大学室友B是个富二代,出身中产阶级家庭,但是B和很多美国人一样,热衷持有枪支,B在大学寝室里也有一把自动手枪,平时出去也是枪不离身,就在一次集体出去游玩,居住在外地汽车旅馆时,半夜时分,门口外响起了异响,似乎是有小偷之类的人在弄门,这时B立马起身掏枪戒备,将枪口对着大门,并且对着门外大喊:“离开这个门,否则我就要开枪了。”这时门外的动静才停下来,过了没多久,他们就远远看见一个黑人青年从旅馆离开,这时B收起枪对A说,在美国,你不知道对方的武器中里有没有枪,所以要想保证自身的安全,只能先下手为强,如果刚刚那个人还不走的话,我可能就要直接对门射击了。

从这件事当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呢?那就是美国的持枪自由制度不但不会提高犯罪率,反而还会降低犯罪率,如果美国公民都失去了拥有能够保护自己的武器的权利,那么美国公民的安全感和公共秩序将会遭到更严重的威胁。

这样的现象和结论是建立在美国警察队伍无能且低效率的基础上的,美国警察不似中国警察,有统一的指挥和管理体系,比如在中国所有在公安部领导下的部门队伍才是警察,而在美国,警察队伍庞大,而且种类和机构复杂。根据级别分联邦、州、县三级警察;根据种类分,有普通警察、国会警察以及海岸警卫队、联邦调查员、移民署、禁毒舒等拥有不同管辖权的警察;根据隶属关系,有隶属司法部和国土安全部所属执法机构以及对各级地方政府负责的警察等,臃肿和复杂的美国警察系统的效率是极为底下的,经常导致联邦警察和地方警察在办案上互相拆台,互相刁难的局面,而地方警察的出警速度也慢的惊人,当然这也是由于警力不足导致的(中国的警察比例更低),假如你住在美国人口稀疏的西部城市,拿网上一则例子来说,一个住在俄亥俄州的哥伦布(Columbus OH)的女留学生,凌晨2点多家里被人莫 名其妙的用力砸门(美国这边的公寓门一般只有木门,不像中国有防盗门),她独自在家怕是抢劫,于是打了911电话,(事后分析估计是个打秋风的小混混)结果911用了多长时间出警?整整1小时45分钟,如果是真强奸杀人的焊匪呢?那警察可以直接来收尸了。

而美国警察的破案效率也极为低下,2013年,美国震惊世界的蓝可儿案件至今仍然扑朔迷离,没有一个让人信服的结案理由,而据美国媒体报道,如果你不幸在美国被杀,那有1/3的几率警察是无法抓到凶手的。用FBI的“行话”来说,美国杀人案件清除率只有64.1%,而在五十年以前这个比例超过90%。而且这里算的清除率并不是按犯人最终定罪来算的,它指的是警察逮捕了嫌疑犯或者已经确定罪犯是他,但无法带回,比如说罪犯已死亡这种情况。犯罪学者估计,自19世纪60年代起至今,美国至少有20万起杀人案件还未破,令凶手逍遥法外。

在民族成分复杂,贫富差距巨大的美国社会,每个公民随时都是犯罪分子侵害的对象,但是低效的美国警察机构却无法及时的让这些犯罪分子伏法,在这样的背景下,让遵纪守法的美国公民合法的拥有和使用枪支却不失为一个降低犯罪率和遏制犯罪萌芽的一个手段,这就是所谓的武器威胁论。

美国的上层设计者肯定知道,枪支虽然带来的是重大伤亡,但枪支却能同样保护弱者的权益,在社会治安动荡的情况下,所有公民都有自卫权和还击的能力,使得犯罪分子在面对弱小的被施暴者时就会有所顾忌,甚至会忌惮对方的枪支,在美国人人都有枪支, 这样本来应该归属于政府的暴力权利却被下放到所有人,潘多拉的魔盒一经打开,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混乱之后(譬如当年的西部淘金时期),反而渐渐的达到了社会的一种制衡,使得美国所有持枪的成年人当中都会形成一个惯性思维,那就是,任何一个美国人都可能有枪,都不好惹,因此反而使得犯罪率控制在了一定的范围内,打一个比方,如果你是一个坏人,和同伙想出门去搞点儿钱,出门左拐是完全禁了枪的伊利诺伊州的莫顿格罗夫(Morton Grove,IL),出门右拐是每家必须有枪的乔治亚州的肯尼索(Kennesaw, GA)。罪犯会去哪里呢?不用问,绝大部分脑子没坏 罪犯会去无枪区,不管罪犯自己有没有黑枪。肯尼索人不需要拔枪开枪,枪的制衡作用已经体现了。而三十几年来两个城市犯罪率的变化也完全证明了这一点,这就是彪悍的完全持枪自由的西部州城市的犯罪率要远低于控枪严格的东部州城市的原因。

那么,肯定有人认为,就算是政府的不作为使得只能用人人持枪来降低犯罪率,那么也算是一种办法,那么何乐而不为呢?那么我们就要想到,持枪环境下的制衡仅仅是对于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和对生活尚有一丝希望的正常人来讲的,对于心智尚未成熟或者对生活极端绝望的人群来说,枪支泛滥则是他们带给社会最大隐患的机会,这些动辄轻易掏枪的新时代年轻人根本就不在乎枪支的制衡作用,因为他只想用它来进行杀戮。这从近年来,美国枪击案中校园枪击案和青少年滥用枪支的案件增多中可见一斑。

那么到了这样的境地下,连奥巴马都感到枪支的泛滥,特别是逐渐流落到儿童、青少年、黑帮、极端分子的手中将是一件极为恐怖的事情,因此极力推进禁枪,但是奥巴马的禁枪之所以受到全美的排斥,那就是他的禁枪只能导致普通公民的安全更为受到威胁,因为全美禁枪,当然只能是先从已售实名制的枪支开始,那些普通的合法公民要乖乖的将合法购买的枪支上交,而那些大量的流落到黑市的无名枪支则都掌握在毒贩、黑帮、犯罪分子的手中,而这些枪支要想逐一上缴,则难上加难,其过程也是极为缓慢的,但是在这一过程完成之前,那些乖乖上缴了的实名持枪的普通公民,他们的日子能好过吗?那相当于束手待宰的感觉。因此,美国政府还是在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上靠点谱吧,不说将治安状况达到“路不拾遗”的境界,起码在没有解决这样“人人自危”的治安环境前,请不要剥夺了美国民众这点可怜的安全感了吧。

对于生活在中国的公民,应该极为庆幸,因为我们不用担心随时走在街上就可能被爆头的状况出现,不用担心躺在宾馆的床上就随时有持枪歹徒冲进来。当然,我们的人民警察,为了使所有公民能够随时随地的享受和平,享受安宁,是最为功不可没的群体,向和平时期最可爱的人致敬!

0 阅读:31
湓浦渔夫的故事

湓浦渔夫的故事

人文历史,生活点滴,,国际纵横,情感故事,均可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