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回看中国历史,很容易发现,其实几个大一统帝国的开国君主并不都是“根正苗红”的贵族或知识分子,而是起源于草莽的市井之徒,或者是读了几本书的穷秀才,这说明了一个问题,生于乱世,如果按部就班的靠知识靠学历靠所谓的名望是根本不可能重新创建一个治世的,况且乱世讲究的是丛林法则,一个高高在上熟读四书五经,却不知人间疾苦的读书人也是不可能能够权衡天下各阶层的主要利益而建立稳定的王朝的,所以,开国之君大多具有大气量,大格局,对人性和社会洞察能力的需要是远大于学问的,因此有话说叫“半部论语治天下”,只有有一颗对知识文化的向往和重视,草根出生的粗人或武官同样是能够成为一代明君的重要条件。
当然,纯粹的屠夫也绝不是成为开国之君的条件,例如何进、董卓、石虎、朱温之流等,虽然均是草根出生的武人,但是为人狡诈权谋,重利益却轻德化,对内横征暴敛,对外穷兵黩武,这样的武人虽然能够在武力上一度占据上风,但是也绝不可能是民心所向,更不能建立大一统的国家,因此我国历史上大一统帝国的开国之君基本上都是属于“半个读书人”这样一种特征,本身虽然出身卑微,但是却不鄙夷知识,善待读书人,能够重视文化和教育的力量,同时却又不像腐儒一样刻板,不拘泥于小节,不拘泥于书本和经纶,能够做常人不能之事,能够开辟新的篇章。
一、汉刘邦的草根神话
刘邦绝对算是中国历史第一个打破贵族政治的平民皇帝,之前的夏商周的所有国君不是黄帝血脉,就是分封的贵族功臣,平民靠自己的能力登上历史舞台的少之又少,坐到一国之君之位的更是没有,这是因为在真正的封建时代,国君依然是靠血统世袭,这是贵族和平民全部遵守的约定和潜规则,其实也是对社会稳定的一种保护,如果社会上不认同贵族,那将可能带来更多的战乱,但是“肉食者鄙”,从秦二世开始,第一次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中国靠世袭贵族的统治,根本无法避免昏君暴君的出现,给百姓带来更沉重的灾难,从陈胜吴广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开始,中国进入了一个能者居之的政治环境,也是中国社会早熟的标志之一,当然,纯粹的农民陈胜吴广就这么成为了社会改革的炮灰,虽然经历了短暂的辉煌,但是因为实在是大老粗,不知道重视文治和治理国家,早早的就被淘汰了,同是平民的刘邦和项羽(没落贵族)作为这次变革的核心人物,登上了被历史潮流推动的舞台。
其实刘邦完全称得上是半个读书人,也是第一个具有这样典型特征的开国君主,出生于社会底层,但是不代表刘邦真是一介莽夫或者头脑简单者,刘邦在举事前就已经是亭长之职,虽然连秦朝的公务员都算不上,但是切不可以此小看了亭长这一职位,因为这是一个连接社会底层与士族官僚的连接点,刘邦在担任亭长之时就结交了不少社会底层的豪杰,如周勃、樊哙、夏侯婴等人,在芒砀山为朝廷押运罪犯时,又私自施恩给罪犯,又获得了不少追随者,刘邦正是通过这一小职位,收获了举大事的资本,而且略读了些书的刘邦相较于这些市井之徒,眼光和志向都要高出不少,而且刘邦极为爱学习,经常向儒生讨教治国之道,市井出身的刘邦,在了解人间疾苦和人情世故的前提下,又能虚心听取他人特别是读书人的建议,这样的人确实是开国之君的首选,因此,在秦末乱世之中,刘邦成为了第一个布衣天子。
二、有胡化之风的大唐盛世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大一统帝国的高峰,也被一些美国学者称为中国的第二帝国时代,大唐王朝带领中国迈向了一段封建时期的高峰,当然,这个也是建立在长达3百多年的南北朝乱世和隋末农民起义之上的,李唐王朝也出了一个开国之君李渊和李世民,这两个诞生于山西关陇贵族集团的人物。
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胡人南下定居,与华夏人争夺资源,爆发了大量的冲突和战争,中央王朝西晋政府腐化无能,从而导致了“五胡乱华”及之后长达3百多年的大乱世,百姓之命如蝼蚁,多少豪门望族在乱世中崩塌,士族阶层也在战乱中不断的瓦解和提炼。李渊先祖本就是出自陇西西凉李暠的武将世家,在这乱世之中,特别是在陇西这样胡汉杂居之地,武艺精湛,作风彪悍才能立足,但是李暠家族虽然长于兵术,但是却也不忘记学习汉族儒家的经典文化,直至后来建立西凉政权。李虎、李渊在北周政权中担任要职,一方面对于鲜卑贵族虚与委蛇,一方面又在汉族士族中增加威望,关陇贵族经过几代人的发展,终于形成了一组强大的地方军事集团,唐太宗李世民得天下后,并不是沿用着前朝几个短命王朝一样的只靠单纯的武力来奴役臣民,而是向汉朝皇帝一样,用政治和德化的力量治理如此庞大的国家,关陇军事集团虽然出身贵族,但是同样关心底层群众的疾苦,当然,这可能也是从前期隋朝的短暂败亡中吸取了足够的教训,而且李世民出身于一个胡化的军事家族,着重善于吸收外族的先进技术和文化,胡炫舞、西域,带给“天可汗”的不仅仅一个个纸上的丰功伟绩,更是一种文化包容融合的高峰,此时,日本、高丽、交趾、大食等国纷纷进献,万国来朝,真正使得中华文明第一次站上了世界的顶峰!
三、真正的平民神话——明太祖的逆袭
其实中国历史上的开国君主大多是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却极富有洞察人性,善于沟通交流与学习吸收的“半个读书人”,中国封建统治的第三段高峰——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同样是这一类的统治者。
明朝一向被网友称为得国最正的王朝,其主要就是因为朱元璋的开局实在是太难了,出身最低,割据势力最复杂,统一难度最大的王朝就是这样艰难的建立起来了。朱元璋小时候没读过几年书,但是不影响其在成年后在行伍注重学习这一优秀品质,李善长经常给朱元璋讲史讲到深夜,朱元璋也极为喜欢对历史中重大历史转折时刻进行点评,而且往往点评到位,例如听到前秦苻坚率大军南侵东晋时,眉头紧锁,知道其必亡。也许这就是所谓的英雄所见略同吧,经过大风大浪的历史弄潮儿朱元璋特别知道如何顺应历史潮流,成为新一轮群雄逐鹿中的最后胜利者。
开局一个碗,虽然统一难度堪称顶级,但是朱元璋在平定了江南后,立即北伐问鼎中原的决心使得他没有像东晋贵族一样犯下同样的错误,朱元璋决不妥协、嫉恶如仇的平民属性让明朝也成为了封建王朝中最有骨气的一代,同时,朱元璋同样对文化与教育,特别是阶级流动性的看重,让明朝也成为了通过科举进仕的天堂,多少寒门学子通过科举进入了明朝的中枢权力机构,这既对平民的力量进行了补充,同时又抑制了地方豪强势力,避免了中央被地方势力所左右,从而尾大不掉的弊端,当然,后续的明王朝还是落入了各自为战,贵族化权贵化的结局,这些其实本不是朱元璋设计帝国的本意。
中国历史中有很多像以上三位,看似草莽、平民,但是却能够成就开国明君的功业,例如还有我们没有说到的光武帝刘秀、宋武帝刘裕、宋太祖赵匡胤等等,这些皇帝或者本身出身不高,或者学识不够,但是都不影响他们懂得如何治理一个国家,因为他们最能够洞察人民最需要的时代,最了解社会最需要的秩序,而这些,却又是学富五车的那些老学究,或者残暴成性的暴君最为缺乏的,因此历史选择了他们,他们也最容易结束一段乱世,开创一个全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