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画《西游记》,角色萌萌哒,孩子说太亲切了

乐枫评育儿 2024-06-30 19:20:35

文|凝妈悟语

《西游记》是我们小时候的最爱,不管是连环画还是电影、电视剧都看过无数遍。那时候没人要求看,是发自内心的兴趣和热爱。

现在《西游记》成了必考的阅读材料,反倒需要推动孩子去看。如果孩子不喜欢,家长心里很着急。

二宝对《西游记》不太感冒,家里有好几个版本,有纯文字版、有绘本,一给他讲就跑远。这么有趣的故事,怎么就引不起他的注意呢?一直在尝试让他喜欢的路上。

当我看到甲骨文画经典之《西游记》时,当然要给二宝试一试。他对文字非常感兴趣,喜欢写写画画,对这本书应该会比较中意。

书一到手,我就迫不及待地把睡前故事换成了《西游记》,这次二宝没有排斥,静静地听。第二天,自己早先一步跑到床上,说“这次我要自己读,我要像你一样,我读你听。”

这简直是破天荒的大好事,好久没自己读中文书了,《西游记》给了他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这本《西游记》虽然篇幅很短,但是文字并不简单。对于识字量还可以的6岁孩子来说,一页中也有超过5个生字。读着读着会卡壳,二宝很是沮丧。

曾经中途放弃,又自我鼓励“我一定要读完”。磕磕绊绊读着,读到第13个故事时,居然很顺利读完。畅快阅读的感觉又回来了,在读书这件事上真的是多多益善。

二宝为什么能对这本《西游记》情有独钟呢?在和他的交流中,印证了我的设想。

甲骨文扮演了各个角色,萌萌哒

《西游记》中的关键人物和角色都由甲骨文来扮演,经过一定的艺术加工后,更加生动形象。

像孙悟空,就是猴的样子,读作夒,古书中说是一种猴。

猪八戒,是猪的样子,读作豕,就是猪。

皇帝,就是甲骨文的帝。

菩提老祖,就是甲骨文的老。

龙王,就是甲骨文的龙。

西王母,就是甲骨文的母。

像这样,基本上每个角色都是甲骨文中的象形字,也有部分利用了指事、会意的造字法。对于孩子来说,更注重的自然是这些象形的角色,萌萌哒,很可爱。

和通常的角色画像相比,见图识字的设计令孩子感觉新奇,他们喜欢这种新鲜的、独特的事物,所以就有兴趣阅读了。

甲骨文描绘了很多背景元素,非常形象。

在这本《西游记》中,一些背景元素也嵌入了甲骨文,增加了文字密度,画面更丰富,也让孩子更容易理解。

比如,山、云、日、月、水、雨、心、火、木等等。

和真实的事物非常像,孩子们平时画这些事物,也基本上采用这样简单的元素,没有距离感,理解起来非常轻松。

这就相当于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背景知识,降低了阅读难度,读起来能享受到愉悦,刺激他的大脑产生更多多巴胺,自然会持续地读下去。

简单线条符合孩子认知,感到亲切。

用甲骨文画《西游记》,编者的意图可能是让孩子在读故事的同时感受甲骨文的魅力,能喜欢穿越几千年的文字。

可能正是用甲骨文作画,才让线条变得简单。扁平的图画、简单的涂色,刚巧符合孩子的认知水平。如果绘画技艺高超,孩子可能还不懂欣赏,就喜欢这种干脆直接表达意图的图画。

孩子看到这些画,就像是看到自己的画,看到身边同学的画,非常亲切,就想多亲近一些。

在图画中,孩子不仅能认识很多甲骨文,充满对甲骨文的好奇,也体会到图画表达的意思,还有了我也能画的冲动。

篇幅短小,阅读压力小

每个故事都是缩编版,以四格漫画的形式出现。虽然内容不完整,但是大体意思能表达清楚,孩子也从中感受到故事情节带来的快乐。

就像我们小时候看的连环画,也是进行了改编,不是完整故事情节,但一点都不影响我们对它的喜爱。不知道反复看了多少次,反正每本连环画都是残缺不全。

当我们长大后,再去看西游记原文,并不觉得枯燥,好像是老熟人一样,因为小时候看过的画面总是在脑海里浮现出来。

这本书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短小,孩子感觉有能力阅读,读的多了印象深刻,也有助于将来读完整的西游记。

写在最后:这本书还真是为孩子量身打造,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了解《西游记》的故事情节,还能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甲骨文,对甲骨文感兴趣。别看一本书不太厚,功能倒是很强大。

我是@凝妈悟语

两男孩妈妈,10多年育儿经验

陪孩子阅读、英语启蒙、科学启蒙

分享育儿感悟、落地育儿干货

欢迎关注,育儿路上一起前行

0 阅读:0

乐枫评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