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战争那会儿,国民党军队里头有五大主力,其中一个就是胡琏带的第18军,也就是整编11师。这支部队虽然战斗力在国军里面不是最顶尖的,但是要想彻底打败他们,那可真是难。
胡涟
胡琏这个名字,在某些地方的方言里听起来就像是“狐狸”。毛主席曾经评价他,说胡琏这个人既狡猾得像狐狸,又勇猛得像老虎,是国民党里面少有的几个会动脑筋的将领。
“假如胡涟是国军总司令,那么中国的历史也许要改写”。
胡涟是黄埔军校第四期的毕业生。在抗日战争刚开始的时候,面对日本军队的猛烈攻击,国民党军队是一退再退。到了淞沪会战那会儿,胡涟还只是个团长,为了挡住日本人的攻势,他组建了一支敢死队。接下来的几天里,胡涟带领的这支部队连续打退了日本军队十几次的进攻,给国民党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胡涟获得的勋章证书
胡琏在打日本人的时候可真是立了不少功。他曾经指挥海军的特战部队,把日本人的六十多艘舰艇给炸了。
在枣宜会战的时候,胡琏放出狠话,说要把日本鬼子打得一个不留。后来在鄂西大捷那一仗,胡琏因为打得好,得到了勋章,还升官成了18军的副军长,进了军事委员会。
胡涟的成名之战为石牌要塞的保卫战中,他所指挥的部队展现了强悍的战斗力。这场战役因其战略意义重大,被历史学家誉为“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胡琏所部坚决抵抗了日军的猛烈进攻,成功地保卫了石牌要塞,从而确保了重庆的安全,避免了国民政府的再次迁移。
石牌保卫战
对于石牌保卫战,胡琏其实也没有把握,在战前给父亲的信中写道:
“儿今奉令担任石牌要塞防守,孤军奋斗,前途未卜,然成功成仁之外,当无他途。而成仁之公算较多,有子能死国,大人情亦足慰。”
再后来的湘西会战,胡琏的部队在雪峰山那儿,把日本人进湘西的路给切断了,还把他们给消灭了。
抗战结束后,胡涟成了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也就是整编十一师的师长。虽然他在国民党将领里头升职的速度不算快,但他的指挥能力可是国民党里的佼佼者,可以说是王牌中的王牌。
胡涟(前排左二)
胡琏在军事生涯中经历了从陕西帮到土木系的重要转变,并在随后的解放战争中与杜聿明、张灵甫并称为“陕西三大冷娃”,在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解放战争中,尽管张灵甫战死,杜聿明战败被俘,胡琏却总能够成功逃脱,即使在黄维这个主将都被俘的情况下,胡琏依然能够找到逃脱的机会,显示了他在逆境中的战术灵活性。
胡琏在解放战争中,他的立场与广大人民的利益相悖。在这场战争中,他遭遇了强大的对手粟裕。
陈毅与粟裕
此时胡琏的18师已经改编为整编11师。胡琏在军事指挥上具有深厚的造诣,他精通兵法,且以机警著称。
在解放战争的早期阶段,我军在与胡琏的部队交锋时,曾遭受一定挫折。但随着战争的深入,逐渐适应并掌握了对抗胡琏部队的有效战术,从而在战场上取得了优势。
胡涟与妻子
在鲁中战役的后期,为了加强徐州的防御,蒋从鲁中战场上调离了7个整编师,使得鲁中地区的主要兵力仅剩王凌云的整9师、胡琏的整11师、黄百韬的整25师和黄国梁的整64师。
在7月初,粟裕接到了关于胡琏第11师孤军深入南麻地区的情报。他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因此迅速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决定集结3个纵队的兵力对南麻地区的整编11师进行合围,还安排1个纵队用于阻击支援的敌军,并预留了1个纵队作为预备队。
胡涟在大战前的动员
胡琏的整编第11师有美械装备3万余人,骡马7000匹,坦克大炮汽车各数百,当时正在南麻地区集结。随着主力部队的撤退,胡琏敏锐地察觉到了形势的变化,他认为蒋介石可能落入了华东野战军的计谋之中,自己的部队可能已经被解放军盯上。
面对战场形势,胡琏迅速下达命令,让部队停止前进,并立即着手构筑防御工事。在短短15天内,他的部队建立了众多明堡、暗堡和子母堡,形成了密集的防御体系。此外,他们还在阵地前沿设置了多道铁丝网,并布下了大量地雷,以增强防御能力。
到了1947年7月18日,华东野战军在完成调动任务后,迅速回师鲁中,直接对胡琏的部队发起了攻击。其中,2纵、6纵和9纵负责主攻,7纵则负责阻击援敌。
蒋介石与胡涟
由于胡琏事先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华野部队的进攻受到了激烈阻击,进展非常缓慢。经过连续4天4夜的激战,才逐渐逼近到胡涟的核心阵地。
在激烈的战斗中,华野将士不断发起进攻,每一次攻克敌人的堡垒,都要付出上百人的伤亡。随着战斗的持续,形势对我军越来越不利。
同时,国民党第5军主力正在急速向南麻地区推进。粟裕派出的阻击部队在连续作战中疲惫不堪,如果继续在南麻地区与敌军纠缠,华野的5个纵队,超过10万人可能会面临被包饺子的风险。面对这样的生死关头,粟裕果断地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南麻战役之后,粟裕在8月4日给军委发了自请处分电:
中央军委及华东局:
自五月下旬以来,时愈两月无战绩可言,而南麻临朐等役均未打好,且遭巨大之消耗,影响战局甚大。念及至此,五内如焚。此外,除战略指导及其他原因我应负责外,而战役组织上当有不少缺点及错误,我应负全责,为请给与应得之处分。至整个战役之检讨,俟取得一致意见后再作详报。
粟
八月四日午时
年轻时候的胡涟
在淮海战役的尾声,双堆集被困时,黄维和胡琏决定各自寻找逃生之路。他们分别选择了两辆坦克作为逃亡工具,黄维挑了一辆性能较好的新坦克,而胡琏则只能乘坐剩下的旧坦克。在一条十字路口,两人分道扬镳,胡琏沿着通往蚌埠的主干道向南疾驰。途中,他们意外遭遇了一支解放区的民兵队伍,但民兵误将他们的坦克认为是解放军,便主动让路。
胡琏抓住这个机会,命令驾驶员加速前进,坦克迅速穿过。此后,胡琏的坦克放弃了主要道路,转而在田野中寻找更快捷的路径,直奔蚌埠。
黄维被俘
而黄维与胡琏分手后,他的坦克没走多远就出现了故障,发动机停止了工作,无法继续逃亡,最终被俘。
之后杨勇过:
“我们宁愿俘虏一个胡琏,不愿俘虏十个黄维。可惜让胡琏给跑掉了。”
在随后的几次由解放军精心策划的“猎狐”行动中,胡琏及其整编第十一师都巧妙地避开了。人们常以“狡如狐”来形容胡琏,这确实有一定的道理。然而,在胡琏的军事同僚中,也流传着另一种看法:“这家伙运气太好了。”
胡涟
1977年,胡琏在台湾逝世。两年后的1979年,粟裕在视察南京军区和福州军区期间,与老三野的将士们进行了座谈。在谈话中提及胡琏时,粟裕将军表达了对胡琏的惋惜之情:“悍将谋才,古宁头之恨难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