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虽是青帮老大,但他有一个闻名全国的儿子,为祖国奋斗一生

恨之看历史故事 2024-11-29 09:07:02

引言:

世人皆知杜月笙是民国时期上海滩呼风唤雨的青帮大佬,却鲜有人知他有一个儿子,在澳大利亚白手起家成为富商后,为中华文物回归倾尽心力。在上海滩,提起杜月笙,不论是黑道白道,还是商界政要,无不对这位"大亨"忌惮三分。然而,这位叱咤风云的人物,却在教育子女时立下了两个严格的规矩:既不许沾染黑道,更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中国人。这样的家训,究竟在他最小的儿子身上结出了怎样的果实?为何一个成长在澳大利亚的富商,会对中国文物倾注如此深厚的感情?

父亲的起落:从贫民到大亨

清光绪十四年,江苏南汇县一个寻常的早晨,杜月笙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世人皆知他后来成了上海滩的"大亨",却不知这位呼风唤雨的人物,童年时连一顿饱饭都难以果腹。

十四岁那年,身无分文的杜月笙只揣着一个破旧的布包,跟着同乡的长工踏上了去上海的路。当时的上海,租界林立,洋人的势力盘根错节,一个乡下少年想在这里寻得一席之地谈何容易。杜月笙先是在一家茶馆当跑堂,每天起早贪黑,为的就是能多赚些赏钱。

说起杜月笙的发迹,不得不提一个特殊的地方——老闸路的"大世界"。那时的"大世界"不仅是上海最大的娱乐场所,更是三教九流汇聚之地。杜月笙在此结识了他的第一个贵人——黄金荣。1910年的一天,黄金荣在赌场输了个精光,正在烦闷之际,杜月笙递上了一杯热茶,还附赠了一句"输赢乃兵家常事"。这一举动让黄金荣对这个机灵的小伙计印象深刻。

此后不久,杜月笙便被黄金荣引荐到了法租界内的一家赌场当跑堂。在这里,杜月笙展露出了过人的才干。他不但记性惊人,能准确记住每位常客的喜好,更善于察言观色,总能在合适的时机说合适的话。渐渐地,他从一个普通跑堂,成了赌场里的红人。

1916年,一桩意外的事件让杜月笙的命运出现转机。当时法租界一家著名赌场发生争执,几个外国水手闹事打伤了场子里的工人。正在危急之时,杜月笙挺身而出,不但化解了危机,还让那几个外国水手主动赔礼道歉。这一手段,让青帮大佬张啸林对他刮目相看。

到了1920年,杜月笙已然成为上海滩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开始将触角伸向正当生意,先是开设了"大德药房",后又涉足房地产、航运等领域。1924年,他与几位商界朋友合办了"大陆银行",一举打入金融界。此时的杜月笙,已不再是那个从南汇县来的穷小子,而是坐拥百业的"大亨"。

在他的商业版图中,最令人称道的要数振华运输公司。这家公司不但垄断了上海的码头装卸生意,更开辟了沿海航运路线。1930年,当汇丰银行想要收购振华公司时,杜月笙只说了一句话:"洋人的钱再多,也买不走中国人的根基。"这句话很快传遍了上海滩,让他在华商圈里的威望达到了顶峰。

特立独行的家教

在上海滩叱咤风云的杜月笙,对子女的教育却有着与其身份极不相符的严格要求。1935年春,杜月笙在家宴上当着众多亲朋的面,立下了家规:"我杜月笙的子女,但凡沾染黑道者,立即断绝关系。"这番话不仅震惊了在场宾客,更在上海滩引起轩然大波。

这位在黑白两道都有巨大影响力的人物,为何对子女订下如此严苛的规矩?事情要追溯到1934年的一场意外。当年,杜月笙的一位至交好友的儿子,因为仗着父亲的势力在法租界横行霸道,最终惹出人命官司,不得不远走他乡。这件事给杜月笙敲响了警钟。

在教育子女方面,杜月笙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方式。他将子女分别送到不同的学校就读,有的去了圣约翰大学,有的则被送到震旦学院。每个月,他都会亲自过问子女的学习情况。1936年,他的长子杜维栋在圣约翰大学因为一次考试不及格,杜月笙立即将其停学一年,令其在家自习反省。

除了严格的学业要求,杜月笙还特别注重子女的爱国教育。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将几个年幼的子女送往香港避难时,特意为每个孩子准备了一面小国旗。临行前,他对子女说的话在家族中广为流传:"无论去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

在日常生活中,杜月笙对子女的要求也十分严格。1938年,他得知二儿子杜维熙在学校里与同学打架,立即将其召回,令其在祠堂前跪了整整一天。这种严厉的管教方式,在当时的上海滩富商圈子里实属罕见。

对于子女的择业,杜月笙也有明确的规定。他坚持要求子女必须学有所长,从事正当职业。1940年,三儿子杜维良提出想要继承父业时,杜月笙当即表态:"我这一生走的路,不许你们再走。"随后便将其送到美国留学,专攻商科。

在上海滩,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1941年,一位商界朋友向杜月笙请教教子之道,杜月笙说了一句让人深思的话:"富贵不能久,唯有读书高。"这句话后来成为了他教育子女的座右铭。

杜月笙的教育方式看似严苛,却自有其道理。他给子女订立的两条铁律——不许涉黑、必须爱国,成为了家族传承的根本。在他的八个儿子中,没有一个人步入其后尘,而是各自在不同的领域有所建树。最小的儿子杜维善更是将这份家训发扬光大,在海外经商有成后,始终不忘报效祖国。

远赴澳洲的少年

1949年深秋,十六岁的杜维善踏上了前往澳大利亚的轮船。这位杜月笙最小的儿子,带着父亲的嘱托和家训,开始了他的异国求学之路。当时的悉尼还是一座相对保守的城市,华人面孔在街头并不常见。

初到悉尼,杜维善寄宿在一个澳大利亚家庭中。这户姓史密斯的家庭经营着一家小型五金店。为了尽快适应当地生活,杜维善每天放学后都会帮助史密斯先生整理货架、清点库存。这段经历让他对五金生意有了初步的认识,也为他日后的创业奠定了基础。

1950年,杜维善进入悉尼大学商学院就读。与其他留学生不同,他选择一边读书一边工作。每到周末,他都会去唐人街的中餐馆打工。从洗碗工做起,渐渐当上了服务生,最后成了餐馆的副经理。这份工作不仅让他能够自给自足,更让他结识了不少澳洲华商。

1953年的一天,在悉尼华人商会的一次聚会上,杜维善遇到了改变他命运的人物——李德胜。这位来自香港的成功商人看中了杜维善的勤奋与智慧,主动提出要投资他的第一笔生意。在李德胜的帮助下,杜维善在悉尼西区开设了第一家五金店。

创业初期,杜维善深知父亲当年白手起家的艰辛。他每天凌晨四点就起床进货,深夜还在整理账目。为了扩大经营,他专门学习了粤语和闽南话,以便能与更多的华商交流。1954年底,他的五金店已经在悉尼华人圈中小有名气。

195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杜维善接触到了建材生意。当时悉尼正处于战后重建时期,建筑材料需求量很大。他敏锐地抓住这个机会,将五金店的经营重点转向建材批发。这个决定为他带来了第一桶金。

随后的几年里,杜维善的生意版图不断扩大。到1958年,他已经在悉尼、墨尔本两地拥有了多家建材批发商店。他采用了一种创新的经营方式:将中国传统的人情往来与西方的现代管理相结合。这种独特的经营之道,让他在澳洲华商圈中声名鹊起。

1960年,杜维善成立了"维善贸易公司",开始涉足国际贸易领域。他充分利用了自己在中国和澳大利亚的双重文化背景,在两国之间搭建起了贸易桥梁。这一年,他还收购了一家濒临倒闭的航运公司,开辟了从悉尼到香港的货运航线。

在事业蒸蒸日上之时,杜维善始终没有忘记父亲的教诲。他在悉尼创办了"中华文化协会",每年都会资助一些澳洲华人子弟学习中文。在他的公司里,无论是华人还是澳洲本地员工,都能感受到浓厚的中国文化氛围。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做生意可以不赚钱,但绝不能丢掉根。"

文物回归的推手

1972年,已是澳大利亚知名华商的杜维善在香港古玩市场偶然发现了一尊唐代佛像。经过专家鉴定,这尊佛像正是1923年从敦煌莫高窟被盗的文物之一。这次偶遇,成为了杜维善投身文物回归事业的开端。

在随后的几个月里,杜维善通过各种渠道打探这尊佛像的来源。最终,他以高于市场三倍的价格将其买下。1973年春节,他专程回到北京,将这尊佛像无偿捐赠给了故宫博物院。这一举动在当时的文物界引起了很大反响。

从此,杜维善开始在国际文物市场上寻找流失的中国文物。他在悉尼、伦敦、纽约等地都设立了专门的团队,负责搜集文物信息。1975年,他在伦敦苏富比拍卖行发现了一批清代官窑瓷器。这些瓷器原本收藏于圆明园,后来在八国联军入侵时被掠走。杜维善以200万英镑的价格将整批瓷器拍下,随后全部捐赠给了中国国家博物馆。

1977年,一个重要的消息传到了杜维善耳中。在墨尔本的一位收藏家手中,有一卷北宋《富春山居图》残卷。这幅传世名画在抗日战争时期被分散,其中一卷流落海外。杜维善立即前往墨尔本,经过三个月的谈判,终于说服收藏家将画作转让。这次收购花费了他近500万澳元,创下了当时澳大利亚艺术品交易的最高纪录。

为了更好地开展文物回归工作,杜维善在1980年成立了"中华文物基金会"。基金会除了收购流失文物外,还资助相关的考古研究和文物修复工作。1982年,基金会在云南省发现了一批青铜器,这些文物后来被证实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滇国遗物。

1985年的一天,杜维善收到了一封来自巴黎的信。信中提到在法国南部一座古堡里,收藏着一批圆明园的铜器。这些铜器是当年法军从圆明园掠夺的战利品。杜维善立即飞往法国,通过多方周旋,最终以800万法郎的价格买下了这批文物。

在文物回归的过程中,杜维善不仅投入了大量资金,还面临着诸多困难。1988年,他在纽约追踪一件明代青花瓷器时,遭遇了其他收藏家的恶意竞价。最终他不得不支付了比预期高出一倍的价格。但他始终坚持着一个原则:"只要是中国的文物,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带回家。"

1990年,杜维善的基金会与英国大英博物馆展开合作,共同研究馆藏中国文物的来源。这次合作让他接触到了更多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线索。在随后的五年里,基金会通过各种渠道陆续收购了上百件珍贵文物,其中包括商周青铜器、汉代玉器、唐宋字画等。

1995年,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杜维善将他收藏的一批抗战时期流失的文物集中捐赠给国家。这批文物包括了书画、瓷器、铜器等共计76件,每一件都是无可替代的国宝。

杜家家风的传承

2000年,在杜维善八十大寿的家宴上,他将一本厚重的家训手札交给了子孙。这本手札记载了从杜月笙时代延续至今的家规家训,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两条:"不许涉黑、必须爱国"始终未改。在场的晚辈中,不少人已在澳洲、美国等地成就一番事业,却都恪守着这份传承数十年的家训。

杜维善的长子杜国强,1975年在悉尼大学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后,继承父业经营建材贸易。面对同行的不正当竞争,他宁可损失利益也要坚持合法经营。1978年,一个地下钱庄的老板提出高额回扣,想要与他合作洗钱,被他当场拒绝。这件事在澳洲华人圈传为佳话。

次子杜国梁选择了教育事业。1980年,他在墨尔本创办了第一所中文学校。学校不仅教授中文,还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每年春节,学校都会组织学生表演中国传统节目,吸引了众多澳洲本地家庭前来观看。到1985年,这所学校已经发展成为墨尔本最大的华文教育机构。

三女杜美华在1982年成立了"澳中文化交流基金会"。基金会每年都会资助优秀的澳洲学生到中国留学,同时也帮助中国学子来澳深造。1988年,基金会举办了首届"中澳青年文化周",邀请两国青年艺术家进行交流展演,搭建起了文化沟通的桥梁。

2005年,杜家第三代中的杜明远在布里斯班开设了一家专门从事中医诊疗的医院。这家医院不仅引进了中国的著名中医专家,还与多所中国医科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都会派送医护人员到中国进修学习,为推广中医药文化作出了贡献。

2010年,杜家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家族聚会。会上,家族成员轮流发言,讲述各自在不同领域践行家训的故事。杜维善的孙女杜雅芬分享了她在澳大利亚联邦议会担任议员期间,如何推动中澳关系发展的经历。她曾多次在议会中为促进两国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发声。

2015年,杜家第四代成员杜天行创立了一家科技公司,专注于开发数字化文物保护技术。这家公司研发的3D扫描系统,已经应用于多个中国考古项目,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同年,公司还参与了敦煌莫高窟的数字化保护工程。

2018年,在杜维善九十八岁寿诞之际,家族决定将历代家训编纂成书。这本《杜氏家训》不仅记录了家族的发展历程,更重要的是展现了一个家族如何在海外坚守中华文化传统。书中详细记载了从杜月笙到杜维善,再到后辈们的奋斗故事,每一个故事都透射着对家训的坚守。

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杜家各代成员纷纷行动起来。他们通过各自的渠道,为中国采购医疗物资。杜家第三代创办的医院还组织了一支医疗队,赴武汉支援抗疫。这一年,杜维善在接受采访时说的一句话,成为了新一代家训:"无论身在何方,都要心系桑梓。"

4 阅读:2075
恨之看历史故事

恨之看历史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