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睿活着时,司马懿为啥不发动兵变?网友:没必要,也不敢

恨之看历史故事 2024-11-30 09:07:12

曹睿活着时,司马懿为啥不发动兵变?网友:没必要,也不敢

世人皆知司马懿最终夺取了曹魏政权,开启了晋朝统一天下的序幕。然而在曹睿在位期间,这位被后世称为"狼顾之相"的权臣,却表现得格外低调谨慎,仿佛变成了一只温顺的绵羊。

这不禁令人疑惑:以司马懿的智谋和野心,为何会在曹睿在位期间如此"反常"?要知道,在曹睿驾崩后不久,他就迅速发动高平陵之变,一举夺取了曹魏大权。难道真的只是因为曹睿太过强势,还是另有隐情?

更令人玩味的是,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早在高平陵之变前就暗中培养了三千死士。这支力量本可以在更早时候发挥作用,为何偏偏要等到曹睿离世之后?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权力博弈?

一、曹睿时期的朝廷格局

正始元年(240年)的一个清晨,曹魏皇宫内一片肃穆。曹睿刚刚接见完大将军曹真,转身便召见了太尉司马懿。这是一个看似平常的朝会日,却暗藏玄机。

要说这曹睿登基之初,朝中可是热闹非凡。一边是曹丕留下的四大托孤重臣:曹休、曹真、陈群和司马懿,各自占据要职;另一边是曹睿自己的亲信班底,正虎视眈眈地等待机会。这样的局面,若是换作他人,怕是要被这些老臣架空。

然而曹睿却玩了一手漂亮的棋!他先是以东吴来犯为由,将曹休派往前线。不久,又让曹真领军西征,抵御蜀汉。一来二去,朝中军权大半落入他手中。至于陈群,曹睿对其格外优待,时常召见问政,这位老臣很快就成了曹睿的得力助手。

有趣的是,司马懿在这场权力洗牌中扮演了一个特殊角色。表面上,他被派往前线统军,似乎也是被调离中枢。可曹睿却给了他一个特殊身份——"军师"。这个头衔,让司马懿既能建功立业,又不至于威胁到皇权。

黄初二年(221年),曹睿下了一道特别的诏令,重新调整了军政体系。他设立了五班军制,将禁军直接置于皇帝掌控之下。这一手,不仅加强了中央集权,更是在军队中安插了大量自己的亲信。

朝中大臣们很快就发现,这位年轻的皇帝远比想象中难对付。他白天与群臣议政,夜晚则亲自批阅奏章。就连一向谨慎的司马懿,也不得不在一次朝会上感叹:"陛下圣明,臣等惶恐。"

随着时间推移,曹睿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统治模式:重用宗亲却不让其专权,倚重老臣但不令其跋扈。他甚至在朝中设立了一个特别的"密谈制度",重要大臣轮流单独觐见,互不知晓对方所奏之事。

太和五年(231年),当诸葛亮发动北伐时,曹睿展现出了惊人的军事洞察力。他不仅准确预判了蜀军的战略意图,更是巧妙地利用各位大将的特长,做出了一系列漂亮的应对。这一仗打下来,连素有"老狐狸"之称的司马懿都感慨:"陛下运筹帷幄,超过古人。"

在这样的朝廷格局下,任何人想要图谋不轨都需要三思。大臣们发现,他们面对的不是一个普通的年轻君主,而是一位运筹帷幄的帝王。每个人都清楚地记得建安年间发生的"陈思王事件",那个企图染指权力的皇子最终落得个悲惨下场。这就是曹睿给朝臣们的警示!

二、司马懿的战略布局

正所谓"卧薪尝胆",司马懿在曹睿统治时期的表现,堪称权臣处世的典范。在这位年轻天子的朝堂上,这位后来的枭雄展现出了惊人的耐心与谋略。

太和元年(227年),朝廷上发生了一件耐人寻味的小事。当时,司马懿刚刚平定青州叛乱归来,按例应当加官进爵。然而他却三次推辞封赏,只说:"臣受恩已重,不敢再请。"这一举动引来满朝称赞,连一向对他戒备的宗室大臣也不得不对其另眼相看。

更有意思的是,每当朝中讨论军国大事,司马懿总是最后一个发言。他往往先听其他大臣各抒己见,然后才不慌不忙地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总是恰到好处地呼应了曹睿的某些想法,却又不会显得太过刻意。渐渐地,曹睿对这位谋臣的信任与倚重与日俱增。

在军事上,司马懿更是展现出了高超的智慧。当诸葛亮北伐时,他采取的不是硬碰硬的对抗,而是巧妙地配合曹睿的战略意图。比如在祁山之战中,他表面上按兵不动,实际上却派出大量斥候,为朝廷提供着第一手的军情。这种既立功又不争功的做法,让他在朝中的地位越发稳固。

青龙二年(234年),发生了一件意味深长的事。当时朝中有人弹劾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专横跋扈,但司马懿不但没有为儿子辩解,反而当众训斥司马师,并主动请求削减家族俸禄。这一手"明哲保身"的做法,不仅化解了危机,更让曹睿对他们父子另眼相看。

在经营人脉方面,司马懿也是独具匠心。他经常设宴招待同僚,但从不谈论朝政,只是讨论些诗词歌赋。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文人雅集,实际上却在朝中编织起了一张无形的关系网。那些参与过这种聚会的官员,大多都在日后的高平陵之变中选择了支持司马家。

正始年间,司马懿开始注意培养自己的班底。他推荐的人才大多能力出众却不显山露水,比如郭淮、陈泰等人,都是后来成为司马家重要支持者的干将。这些人被安插在朝廷各个要害部门,却很少引起注意。

更为关键的是,司马懿在这期间暗中进行了一项秘密工作——培养私人武装。他以选拔军中精锐为名,实则在各地秘密储备力量。这支力量后来成为了高平陵之变的重要筹码,但在曹睿在世时,却从未被人发现。

在朝廷上,司马懿还有一个特别的"传统":每次领受重要任务后,必定先上一道"表示不能胜任"的奏章。这种看似推诿的做法,实际上却让他在完成任务后得到更多赞誉。久而久之,朝中上下都认为这位老臣虽有才华,却无野心。

三、不为人知的政治较量

正始三年(242年)的一个深夜,曹魏皇宫的灯火依然明亮。一队特殊的信使正悄然穿梭在宫殿之间,他们手中拿着的,是曹睿秘密建立的"玄机处"所收集的情报。这个鲜为人知的特务机构,专门负责监视朝中重臣的一举一动。

这支神秘的力量,让许多大臣都感到不寒而栗。有一次,司马懿府上刚刚举办完一场私人宴会,第二天曹睿就在朝堂上说起了宴会上的某个细节。这让在场的司马懿顿时冷汗直流,连忙解释这不过是一次普通的聚会。

然而,真正高明的较量往往是无声的。司马懿发现自己府上的一些仆人行为异常后,不动声色地开始在家中设下"陷阱"。他故意在某些场合透露一些假情报,结果这些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曹睿耳中。就这样,双方展开了一场看不见的情报战。

更有趣的是朝中大臣之间的暗中结盟。表面上,大家都是为国效力的同僚,私下里却各自站队。比如当时的镇东将军毌丘俭,就暗中与司马懿结成联盟。他们经常以探讨兵法为名互相走动,实则在交换重要信息。

太傅卞怀宣就曾向曹睿提醒:"陛下,朝中文武几乎都与司马懿交好。"这句话虽然说得轻描淡写,却道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司马懿的影响力已然遍布朝野。可即便如此,曹睿也只是淡然一笑,说道:"司马懿为国尽忠,朝臣亲近他有何不可?"

在这场较量中,最精彩的莫过于御史台的角色。作为朝廷的言官机构,御史台理应是监察百官的利剑。但实际上,司马懿通过多年经营,已经在其中安插了不少亲信。每当有人想要弹劾他时,总会有御史站出来说情。

有一次,御史中丞李丰打算弹劾司马懿,结果还没等他上奏,就被其他御史以"证据不足"为由驳回。这件事后来传到曹睿耳中,他只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御史台也有私心啊。"

不过,曹睿也不是坐以待毙之人。他暗中扶植了一批新贵,如夏侯玄、何晏等人,试图制衡司马懿的势力。这些人虽然年轻,却才华横溢,很快就在朝中站稳了脚跟。

此外,曹睿还特意调整了禁军的布防。他将一些关键位置的守备力量交给宗室将领统领,并经常轮换这些将领,以防止他们与司马懿等重臣勾结。这种布局,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司马懿的活动空间。

在这场看不见的较量中,双方都展现出了高超的智慧。曹睿靠着严密的监控网络和巧妙的制衡手段,成功地将司马懿的势力控制在了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而司马懿则通过隐忍和智慧,在夹缝中不断发展自己的力量。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直持续到曹睿驾崩的那一天。

四、高平陵之变的时机选择

正始四年(243年)腊月,洛阳城笼罩在一片肃穆之中。曹睿的驾崩让这座帝都陷入了一种微妙的气氛中。朝中大臣们表面上在为先帝守孝,实际上却都在暗中观察局势的变化。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一件看似普通的小事引起了明眼人的注意。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突然开始频繁拜访几位老臣,而这些老臣恰好都是当年跟随曹睿打江山的功臣。这些拜访往往是在夜里进行,每次都说是"问候长者"。

与此同时,曹爽这位新的托孤大臣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不顾朝臣劝阻,擅自更换了皇宫禁军的统领。这个举动立即引起了朝中元老们的不满。要知道,这些禁军将领可都是曹睿精心挑选的心腹,如今却被曹爽一朝更换。

更让人瞠目的是,曹爽竟然开始在洛阳城内大兴土木,为自己修建豪华府邸。这些工程不仅耗费巨资,更是动用了大量民力。百姓们的怨声载道很快传到了朝堂之上。一位老臣当场就说:"此举与司马师府上的素雅相比,真是云泥之别啊!"

正始五年春,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出现了。曹爽提议带年幼的天子曹芳去祭拜明帝陵。这本是一件孝道之事,却被司马懿看出了破绽。因为按照曹魏的制度,陵寝祭拜不得动用禁军护卫。这就意味着曹爽必须暂时放开对禁军的控制。

就在曹爽离城的那一刻,洛阳城内暗藏的三千死士突然行动起来。他们分批占领了城中要害,切断了曹爽与外界的联系。更妙的是,这些死士都穿着普通百姓的衣服,混在人群中毫不起眼。

事实证明,司马懿选择的时机简直是妙到毫巅。当时正值年关将近,城中百姓大多在准备过年,街上人来人往。在这样的环境下,谁能分辨出哪些是普通百姓,哪些是埋伏多时的死士?

更令人称奇的是,司马懿此时展现出了惊人的号召力。那些曾经受过曹爽排挤的大臣纷纷站出来支持他,甚至连一些宗室子弟也暗中提供帮助。一位当时在场的官员后来回忆说:"那一天的洛阳城,仿佛所有人都在等待这一刻。"

曹爽接到消息时,已经为时已晚。他的心腹手下要么被控制,要么已经倒戈,就连他引以为傲的禁军也不再听他调遣。最具讽刺意味的是,那座他耗费巨资修建的豪华府邸,最后反而成了他束手就擒的地方。

事后有人问司马懿,为何要在这个时候发动政变。他只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时机到了,自然就该动手。"这句话背后的深意,或许只有经历过这场权力更迭的人才能真正明白。

五、历史给我们的启示

高平陵政变后,洛阳城内发生了一件耐人寻味的小事。一位名叫王肃的学者在整理曹魏故书时,发现了一本曹操亲笔所书的《治国论》。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夫权者,势也;势者,自然之理也。"这句话恰好点明了司马懿夺权成功的关键。

从曹睿到曹爽,再到司马懿,权力的更迭仿佛遵循着某种特定的规律。在曹睿统治时期,他凭借着超群的才能和严密的控制,成功地维持了朝廷的稳定。然而,这种个人能力主导的统治模式,往往难以持续到下一代。

太和六年(232年),曹睿曾对群臣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治国如同栽树,根基不牢,再高大的树木也会倒下。"这句话后来被记录在《魏氏春秋》中,成为了评价魏国政权更迭的一个重要注脚。

高平陵之变后,一位叫裴松之的史官在整理档案时发现,司马懿在曹睿在位期间,竟然积累了多达三千余份的政事建议。这些建议涉及军事、民生、政务等各个方面,显示出他对国家治理的深刻见解。这些建议中,有超过八成都得到了采纳。

正始年间的一件趣事特别值得一提。当时有个叫钟会的年轻官员,专门研究历代政权更替的规律。他发现,从秦末到东汉末年,所有的政权更替都遵循着类似的模式:守成之君在位时期,新势力往往会选择蛰伏和积累,等到合适的时机才会发动。

这让人不禁想起司马懿的那句名言:"顺势而为,事半功倍。"这句话被后人收录在《晋书》中,成为了解读这段历史的一把钥匙。而司马懿在曹睿在位期间的表现,恰恰印证了这一点。

更有意思的是,当时朝中还流传着一个说法:曹魏的江山是曹操打下来的,但最终却便宜了司马家。这种说法其实并不准确。因为从曹睿到司马懿的这段历史表明,政权的更迭从来都不是简单的武力较量,而是综合实力的对决。

晋朝建立后,有人在整理司马懿的遗物时,发现了一份他在曹睿时期写下的札记。上面只写了八个字:"时势造英雄,顺势而为。"这八个字,或许道出了他在曹睿统治时期保持低调的真正原因。

到了西晋末年,当时的史官范祗在编纂《晋书》时,特意用了一整章来分析高平陵之变前后的权力更迭。他指出,曹魏政权的更替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曹睿的英明到曹爽的庸碌,从司马懿的忍耐到群臣的态度,每一个环节都在影响着最终的结果。

0 阅读:116
恨之看历史故事

恨之看历史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