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过:父母的安排,媒人的介绍。那些富贵人家谈婚论嫁,注重的是双方家庭条件相当。
然而,偏有人不走寻常路。李鸿章这个当爹的,居然把自己那长得如花似玉、正值青春好年华的女儿,许配给了一个四十多岁的老臣!
李鸿章为啥要这么干呢?这里头是不是有啥不好说的事儿啊?
【李鸿章嫁女,引人猜测】
1888 年,还未出嫁的李菊藕听闻了一个犹如晴天炸雷般的消息,她父亲李鸿章打算把她许配给一位 40 岁的大臣。
现今,自己都22岁了,虽说早就超过了该出嫁的岁数,可父亲也不能胡乱找个人就把她给嫁了呀!
这人难道有啥特别的地方?要知道自己父亲的眼光那可是相当厉害的。于是,她安排了一个仆人去摸摸这人的底,瞧瞧他究竟是啥身份?
李菊藕要嫁的是张佩纶,这人之前有过两任妻子,也有儿子。在那时,这种情况还算平常,可这样一个人,咋会和李鸿章扯上关系呢?
在知晓张佩纶的大致情况后,李菊藕清楚了,父亲这是萌生了爱惜人才的想法,或许是打算把张佩纶这个后起之秀招揽到自己这边来。
在清朝当官的大臣,肯定都经历过清朝科举的检验,张佩纶也一样,他小时候在当地那可是出了名的聪慧。
打小刚开始懂事那会儿,张佩纶就书不离手,文章看一遍就能记熟,邻居们瞧见后,都夸他聪明机灵。后来进了私塾,他更是越发出众,老师们都对他寄予厚望。
每次写文章,张佩纶都可以旁征博引,轻轻松松写出好几千字,文章特别出色。
正因如此,他很早就去参加科举考试,成绩优异,接连考中,最终成为了进士。
张佩纶入朝当官后,能够进入朝廷的核心区域,当上了翰詹日讲官员,承担着记载起居注册的工作。
不过张佩纶心里不舒坦,为啥呢?因为他想把这个既有内忧又有外患的国家给挽救回来。那时候,外国的侵略者盯着大清王朝,眼都不眨一下,而统治者一个劲儿地退让,结果反倒让侵略者更加嚣张了。
朝中大臣对这种状况早就心怀不满了,常常呈上奏章,期望皇帝能奋起抗争,而非一味退让,去割地、赔款。在朝中,主战派跟议和派争吵得十分激烈。
那时慈禧掌控着朝政,同治帝实则是慈禧的提线木偶。对于外敌的进犯,慈禧虽曾下令抵御,然而却以失败告终。
在这段时间里,中法战争打响后,张佩纶和张之洞等人一道上书,期望皇上可以派兵迎战。
眼瞅着法国侵略者不断逼近,眼看就要抵达我国边境了,皇帝当即下令予以抵御。毕竟咱们可是“天朝上国”,绝不能让他国小瞧了。
张佩纶肩负重任,赶赴福建,指挥福建水师实施抵御行动。相较于外国的强大船舰和犀利炮火,清朝所具备的不过是些小型船只和小型火炮,战斗力着实有限。
且不说朝廷中有些权贵自私贪婪,把用于培养水师的钱装入自己腰包,导致连修理船只的本事都不具备了。
结果没啥悬念,强大的侵略者面前,福建水师彻底玩完了,清朝的第一道防线整个垮掉了。张佩纶作为负责人,这场失败得由他来负责。
于是,在朝廷中说话直来直去的张佩纶又一次感受到了世态炎凉,那些原本跟他关系好的官员都躲着他,根本别提给他说情的事儿了。
就这么着,张佩纶遭到遣戍,过了四年,他又回到了京城,这时啥都不一样了。
【知遇之恩】
回到朝堂的张佩纶,被其他官员像躲瘟神一样躲着,不过李鸿章却觉得张佩纶肯定会崛起。
虽说早先他在李鸿章手下做事,可并不怎么常有接触。现今,李鸿章特地邀张佩纶到自己家,还跟他探讨国家的大事。
李鸿章当下眼睛一亮,当即认为这人日后定能有所成就,于是打定主意要拉拢这个人才。
要想拉拢人,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变成一家人,基于此,李鸿章打算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
那时,张佩纶的原配随他前往戍边之地,途中不幸离世,而他如今四十岁,依旧孤身一人。
想到自己有个尚未出嫁的“老姑娘”,李鸿章就打算把这门亲事促成。
事实上,不论李菊藕愿不愿意,这桩亲事都已然确定了,李菊藕只得应允,只盼着自己的丈夫并非是个暴躁之人。
还好,李菊藕嫁到张家后,没被亏待,为啥呢?因为她是李鸿章的闺女,她丈夫在朝堂上的发展还得看李鸿章呢。
实际上张佩纶心里清楚得很,李鸿章打的啥算盘他能不知道?要是这门亲事真成了,那他肯定得站到李鸿章那边去,像以前那种两边晃悠,谁也不招惹的日子那是一去不复返喽。
张佩纶对自己上司的女儿那可是相当上心,相处久了,他俩居然对彼此有了好感。
他们生活在一块儿以后,才晓得彼此有不少共同的爱好。其中,读书和藏书是他们最为喜爱的。
李菊藕不但会吟诗填词,而且还可以和丈夫探讨政治方面的问题。
他们曾对赵光义“烛影斧声”这事儿展开讨论,李菊藕的看法很新奇,张佩纶不禁连连表示钦佩。
就连张佩纶都讲过,要是李菊藕是个男的,那肯定也能够考上进士。这两人夫妻关系融洽,日子过得挺不错。
跟别人聊天的时候,张佩纶老是说到自己的妻子,说她既贤惠善良又容貌秀美、内心聪慧,那言语间满是自豪呢。
张佩纶并不认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他给孩子们传授全新的理念,助力他们重新构建世界观,以免被传统观念所禁锢。
他们俩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儿子叫张志沂,那可是个很了不起的人,女儿是张茂渊。
要是就这么一直过下去,他们肯定能开开心心地相守一辈子,可谁承想意外来得这么突然。
甲午战争眼看就要打响,外国侵略者的脚步眼看就要迈进清王朝的领域。张佩纶心里一直清楚,清朝的军队压根就没法跟装备先进的外国人对抗。
他琢磨着换个法子,觉得应当先暂且把实力保住,然后等敌人没防备的时候,一下子把他们给解决掉。
而暂时保存实力的含义就是先表现出弱势,放他们进来。就这一句话,把那些自负的官员给惹恼了,觉得张佩纶是在故意吓人。
于是,御史呈上奏章,指出张佩纶夸大其词,妄图插手国家事务,犯下大错。就这么着,张佩纶当即被革除了朝中的官职,只得返回南京。
作为岳父的李鸿章,对张佩纶所讲的办法持有不同看法,因而产生分歧。当知道女婿这般情况后,他并未施以援手,其实是担心张佩纶会把自己给牵扯进去。
回到家乡后的张佩纶成天闷闷不乐,没多久就病倒在床。李鸿章离世后,他也跟着走了。
张佩纶走了,剩下孤儿寡母。李菊藕就一门心思全放在孩子身上了。由于张志沂是个男孩儿,李菊藕盼着他能考个功名,好达成他父亲的愿望。
也许是李菊藕的教育太过压抑,致使张志沂的性格有所改变。张志沂看上去规规矩矩、遵守礼节,可实际上内心极为顽皮恶劣。一直到李菊藕离世,她都没能察觉到儿子的这种变化。
过了几年,张志沂娶了媳妇,他们有个女儿,叫张爱玲。对,那大名鼎鼎的作家张爱玲就是他俩的孩子,李鸿章则是她的外曾祖父。
张爱玲在近现代文学史上铸就了璀璨的篇章,她创作的不少散文成为他人难以企及的典范。她的许多著作还被翻拍成电影,直至今日仍是经典之作。
要这么说,要是没李鸿章从中牵线搭桥,张爱玲也就不会来到这个世上了,可谁又能预料到以后的事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