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仲景《伤寒杂病论》,发现不单太阳病有"中风",六经中的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皆有"中风"。《伤寒论》中是这样论述的: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这是中医师临证时所见到最多的一组症状。发热:为什么会发热,就是因为风寒邪气侵袭了体表,这个时候人体的正气就要到达体表来抗邪,那么这一正一邪在体表一来一往地交争,就会引起发热。
汗出:汗出不是大汗,是那种潮乎乎、黏糊糊的汗,这种汗明显是病汗。这是因为卫气去抗邪了,这个时候营气不得卫气之固守,营阴外泄,就出现表虚汗出的症状。恶风:恶风是因为这个时候风邪存在,卫气没能起到司开阖的作用。表虚,腠理开泻,遇风往玄府中吹就会冷,就会汗出恶风。脉缓:首先要知道脉缓到底是什么样的脉,仲景的脉跟李时珍《濒湖脉学》中的脉系统不一样,脉缓实际上类似于濒湖中说的濡脉,也就是软。为什么软,这个要联系到伤寒论第一条的脉浮,原先是脉里面水液存聚的多,然后又有正气鼓动,脉相就浮。这个时候有汗出,就相当于里面水液被减少了一部分,就是我们常说的卫阳浮强,营阴泄弱的一个状态。脉道里面稍有空虚了,就濡软。治疗上以桂枝汤加减为主。
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阳明中风和阳明伤寒的关键区别是能食、不能食。“能食”说明病邪没有影响到消化系统,也就是说,导致阳明中风病的风邪,其侵入的部位不是消化系统,而是消化系统之外。由此亦可见,不能将阳明病等同于胃肠道疾病。“不能食”说明导致阳明伤寒病的外来寒邪,容易侵犯消化系统,因此导致“不能食”。治疗上,"能食者"以桂枝汤加减为主。若"不能食",出现腹满潮热者,则当以小柴胡汤加减为主。若发热汗多,脉洪大,说明腑实已成,治疗上则以大承气汤加减为主。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这一组症状其实就是少阳病常见的症状,少阳病无所谓中风与伤寒,因为二者症状上没有区别。重点是少阳病在治疗上不可以使用汗、吐、下法。治疗上以小柴胡汤加减为主。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太阴病中风证,突出表现是四肢疼痛,如果脉象浮取微弱,沉取涩而转长,这是邪气后退、正气恢复的征象,疾病很快就会好的表象。“太阴中风”,是太阴病的一个分支,就是太阴病中风证,也就是太阴感受风邪,或者叫风邪直中太阴。“四肢烦疼”,是太阴中风的核心表现。脉象“阳微阴涩而长”,阳就是浮取,阴就是沉取。脉象浮取是微弱的,沉取脉涩,说明邪气衰减;虽然脉象微和涩,但是前后对照,脉象比之前变长了,这说明正气正在恢复中。治疗以理中汤加减为主。
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少阴被风邪所中,寸脉不当微,应该浮;如果寸脉微说明邪气已衰;阴浮就是尺脉反见阳脉,是阳气来复,说明病要好了,这是阴证见阳脉者属于顺的表现。少阴中风和伤寒,除了有太阳中风伤寒的类似症候外,同时要有虚寒的表现,这就是区别。治疗上以桂枝加附子汤加减为主。
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厥阴病,如果脉搏微浮,表明病邪从阴出阳、由里达表,提示厥阴病向好向愈。如果脉象还是微细、沉细,尽管这些脉象仍为三阴病本脉,但脉象不浮,则说明病邪仍在里未出,病况尚未出现转机。治疗上应以当归四逆汤加减为主。
[点赞][点赞][点赞],
为何会发热?并不是像你认为的那样!你不理解,就用西医的那套来解释,难怪中医会没落!为什么会发热?因为寒气入表,打破了人体的阴阳平衡!正常人,阳要入阴的,现在寒气入侵,阴气太过,阳无法入阴而往外走,这才是高热的真正原因!什么营卫斗争!大错特错!
太好了[点赞],我还得加油
这个“了百了"应该是被远程养殖的,中医黑,只要有中医药贴就跳出来黑,很是无耻。
😊
三阴是,先少阴,不是先太阴。顺序都能错了,你说的靠谱吗?
只见树木未见森林。
玄学伪医,
重症急症无效,轻症无法分辨,多是安慰效果,这就中医的现实
已经证实,“了百了”这是个由境外势力支持的,这个人运作的专门针对中医为突破口,并进一步扩大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暗桩账号! 请各位进入它的账号主页,点击右上角,直接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