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虹桥机场,在近代的时候就赫赫有名了。而且在抗战时期,随着上海被日本军队占领,虹桥机场也成为日本军用飞机轰炸抗日军民的重要基地。而新四军,曾对这一机场的日本军机造成巨大破坏。
1、日本人的轻敌早在红军长征时期,在江南八省就存在一定规模的红军游击队。随着全面抗战爆发,江南八省的红军游击队被整合,形成了新四军,负责在南方地区进行抗日斗争。不过,在1938年,日本军队占领江南的时候,日本人没有意识到新四军的存在意义:因为国民党军的正面抗战一溃千里,新四军距离江浙沪相对较远,所以日本人没把新四军当回事儿。

当然日本人这么想也是有依据的:因为新四军军力薄弱加上武器较差,因此主要根据地就是农村。在1938年的时候,日本军队经常去农村扫荡,但是新四军还真没有攻打城市的本钱。甚至新四军攻打一个重点县城的能力都不一定具备。所以久而久之,日本人产生判断,最起码在江南,不论是重庆军(这里指的是国民党军队)还是延安军(在江南主要指新四军)都不会对日本人占领江南造成影响。
也因为日本人的轻敌,所以新四军发展的“江抗”得以不断在江浙沪一带发展。而对于这一切,日本人其实并没意识到。
不过,等到意识到的时候,其实已经晚了。
2、新四军大战虹桥机场1938年7月的一天,上海的日本军队再度去乡下扫荡新四军。而新四军的首长知道这个情报以后,立刻出动上海周边的新四军武装,伏击下乡扫荡的日本军队,之前日本军队被经验主义给坑了,只道新四军兵力孱弱火力薄弱,不会对日本军队造成抵抗,却没想到,新四军采取了伏击的同时,还敢于追击日本军队。
日本军队没反应过来新四军的战术变化,最终出现溃败。而新四军一路追杀,很快追击到虹桥机场一带。此时对于新四军部队来说,这个处境倒是又存在很大的危险和隐患:因为这里距离上海城区近在咫尺,日本大部队可以很快赶到这里。如果日本军队包抄新四军,那么,出现在虹桥机场附近的新四军很可能存在巨大的危险。

不过,这支新四军部队的首长决定利用这个机遇,给日本人最大的破坏——毕竟,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本来新四军和日本军战斗很久,新四军出现在飞机场附近的时候已经夕阳西下。所以首长索性指令部队隐藏在机场附近,等到夜幕降临,新四军对虹桥机场发动突袭。
飞机场的日本士兵没料到新四军敢于突袭机场。因此机场的日本士兵没有反应过来就被新四军战士击毙。不过,机场附近的日本援兵也很快出现。

新四军首长没有恋战,而是一方面指挥部队还击日本士兵,另一方面让战士把日本人的军机泼上汽油,而后点燃。在汽油的灼烧下,四架日本战斗机发生爆炸。
新四军首长眼看战略目的已经实现,于是带着战士撤离战斗。
3、结语其实很多人被抗战神剧误导,以为四架日本战斗机的数量并不大。但是在实际抗战上,陆军或者说步兵打算利用火炮击落一架日本军机并不是那么容易。否则,抗战也不需要苏联和美国的援华飞行队了。
毕竟,飞机不是那么好对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