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同时代,往往造就不同的人。比如20多岁的年纪,在如今的视角来看,还属于一个大孩子。但是在1930年代,很多20岁出头的人,已经独当一面了。比如林帅20多岁就做了军团长。那时候,30岁以前担任军长、师长的在红军里面很多。当然这倒不是当代人比当年的先辈幼稚,而是因为当年先辈们经历的环境,和现代青年经历的环境截然不同。

今天本文要说的是29岁就担任红军师长的汪烈山。
1、时代背景汪烈山出生于湖北大别山一带。在历史上,这是红四方面军乃至鄂豫皖苏区的发源地之一。《亮剑》里面的李云龙,原先就在大别山里面当蔑匠。后来因为不堪土豪劣绅的压迫而参加红军。
其实,汪烈山在国民党上台之前就接触到了我党。那时候国民党和我党在广东处于合作阶段,广东之外的中华民国,基本上都处于军阀割据情况(按:理论上说,乔巴山也可以视为军阀)。因此为了解决军阀割据问题,当时广东国民政府打算成立北伐军,进行北伐。而在北伐之前,湖南湖北等省份,就已经出现了我党领导下的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汪烈山是在这个时候接触到的农民运动,并知道了我党的存在。
当然,事后我党的首长反思这段历史,认为我党重点发展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是对的,但是却忽略了发展自己的武装,所以在四一二的时候,几乎没有还击的能力。

1927年,老蒋和汪精卫等国民党当权派陆续和我党反目。我党也在之后开始发展武装斗争工作。汪烈山也在这一时期,在鄂豫皖苏区参加了我军,成为了一名红军士兵。
2、汪烈山牺牲之后几年时间里,汪烈山跟着红四方面军大部队不断转战——当时鄂豫皖苏区在国民党多次讨伐和进攻之下,处于经济崩盘的边缘。所以当时鄂豫皖苏区的高层经过研究认为,虽然四方面军军事上获得胜利,但是继续留在这个根据地已经没有意义了,所以鄂豫皖苏区高层决定带着四方面转战其他区域开拓根据地。在1932年的时候,四方面军在川陕一带开拓川陕根据地,并在之后引起了四川军阀刘湘的大规模讨伐。

汪烈山也在和刘湘部队交战中立下功勋。当时是1933年,面对刘湘大军压力,四方面军决定撤离川陕苏区。而掩护任务是汪烈山负责。此时的汪烈山已经担任红军师长了。汪烈山带着部队用相对落后的武器以及匮乏的弹药,和配置轰炸机的刘湘部队殊死搏斗,最终在这一战斗中牺牲。
3、结语汪烈山牺牲了,但是任务完成了。汪烈山没有后人。但是组织上没有忘记汪烈山对革命的牺牲和贡献。所以新中国成立后,相关部门一直纪念汪烈山。
汪烈山牺牲的时候只有29岁。如果汪烈山没有牺牲,而是一直坚持斗争到1955年的话,相信那时候汪烈山应该会取得将官的军衔。
永远感恩、铭记汪烈山这些烈士先辈,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