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祚庥、项立刚的观点谁对呢?美媒认为,中国科技的确已超过美国

南生今世说 2024-06-26 09:31:52

虽然在很多方面南生都赞同项立刚的观点,但在“中国技术是否超越美国”一事上,南生还是倾向于何祚庥,即:美国技术仍处在世界领先的位置,我国处在赶超位置,毕竟被卡脖子的是中国企业嘛。

但在看了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协议(ITFT)的文章后,南生恍然大悟,并改变了观点,即:中国技术的确已超过美国,跃居全球第一名了。ITFT给出了两点理由,首先是“数量本身也是质量”。

这是我国大多数网友都忽视的一个问题,往往只看“质”,而不关注“量”。科学技术的评判标准也是需要“质与量”的结合,即“质量”。量变,也可引起质变,这不仅是哲学观点,也是科学观点。

说到量的优势,我国就太明显了!中国的机电产品总产量、增加值和出口金额都稳居全球第一名,而美国却是全球最大的机电产品进口国,同时还是全球排名第一的资源、能源类商品出口国。

他的粮食出口数量全球第一,天然气出口量全球第一。美国还是全球重要的石油、煤炭、矿石、牛肉等初级商品出口国。与美国相比,中国的商品出口结构中“科技因素反而占比更高”。

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全球第一,以2023年为例:美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为9737亿千瓦时,而我国却接近2.9万亿千瓦时,是美国的3倍。中国还是全球太阳能、风能发电设备出口第一大国。

电动汽车,中国的产量和出口量也都超过了美国。中国钢铁产量、稀土精炼能力和数量、造船量、智能手机产量、工业机器人产量、高铁技术和产量、超超临界燃煤发电等都在美国之上。数据太多,列举不完啊!

其次是说中国技术超过美国,不等于中国所有的技术都超过美国。超过,不等于全面领先,更不等于完全领先,只要中国领先美国的技术领域数量,超过美国领先我国的技术领域数量即可。

数十年前,美国科技也超过中国,而且是远超中国,但中国也在少部分领域不逊于美国。按照某些人观点,只要列举一个中国的技术在美国之上——例如于敏的氢弹技术就好于美国,难道这能表示:美国技术不领先吗?

美国ITFT称,中国已赢得了钢铁、造船、太阳能电池板、高铁、电信设备、电动汽车和机床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在航空航天、生物制药、半导体、机械、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合成生物学等方面正和美国、欧盟争夺全球第一名。

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SPI)曾发布一份报告,里面提到:在他们追踪的23项关键领域的先进技术领域,中国有19项技术处于全球领先位置,而美国只在其余的4项技术上位居全球第一。

即便是当前火热的人工智能,中国也处在领先位置。大模型,只是人工智能的一部分,不是全部啊——与人工智能相关的6领域,中国在其中的4个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而美国领先的领域只有2个。

还有量子计算,可划分为4个子技术领域,中美两国分别在2个领域占据榜首。在美国领先的2个子技术指标中,中国都排在第二,且和美国的差距并不大。但在“后量子密码”技术领域,中国是遥遥领先。

继续看目前热门的技术——水下自主航行器,中国也是遥遥领先。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SPI)称,中国的高影响力研究产出成果全球占比高达56.9%,而排名第二的美国仅占9.5%。

还有汇聚全球80多种顶级期刊上的自然指数,中国已连续数年超过美国,位居全球第一名。该指标体现的全球各国的基础研究成果,而在突出应用成果的国际PCT专利申请指标上,也是中国第一。

美国ITFT的文章本意,不是赞美中国

而是向美国政客建议:仅仅依赖美国自己已无法阻止中国的产业转型和升级战略,无法单凭美国自身的实力实现战胜中国的目的,因此呼吁美国要全力联合欧盟共同遏制中国的复兴、崛起。

他们建议欧盟收敛环境保护主义行动,对美国含有激素的鸡肉、牛肉和其他转基因作物放开繁琐的检验措施,还建议:美国与欧盟应该建立一个“需求联盟”,专注于先进技术的研发和投入。

共同支持彼此的先进产业发展,同时限制中国企业的市场准入和整体技术进步。美国ITFT称,留给“共同遏制中国崛起战略”的思考时间不多了,如果不和美国合作,欧洲就会失败。本文由南生撰写,欢迎转发、评论、留言和分享!

2 阅读:145
评论列表
  • 2024-06-27 09:16

    低调!国产光刻机都没有达到28nm[得瑟]航母还不是核动力

  • 2024-06-26 14:58

    对自己对他人都要有正确的认知,这样自己才能健康良性发展。在今天是老美卡我们脖子,而不是我们卡老美脖子,这就是差距。

  • 2024-06-26 12:03

    华夏儿女同舟共济克万难,炎黄子孙任重道远兴我帮。再看看这二位!呵呵

南生今世说

简介:独特、独立的观察角度,尽量给您带来相对专业的财经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