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博物院用两个大展厅以“战国雄风——古中山国”专题展示古中山国出土文物。古中山国之前一直在史书中,只知道他们是由北方游牧民族白狄族鲜虞部建立的,在战国时期被誉为“战国第八雄”的可以赵国、燕国、魏国、齐国抗衡的千乘之国。
直到20世纪70年代,意外发现了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一带的战国中山国都灵寿古城,并发掘了中山成公墓、中山王厝墓等多座王族墓以及百余座贵族、平民墓,才让古中山国的历史逐渐清晰起来,中山国的雄风再现于世。
古中山国本来是草原游牧民族,在战国时期复国后定居于现在的河北灵寿一带,他们在从游牧到农耕的转变过程中既保留了游牧文化的特色,又不断向中原文化靠拢,两种文化的交汇最容易产生“创新”。王族墓出土的文物肯定是最高水准的,但普通贵族墓和平民墓出土文物则代表了这一地区文化艺术和生产力的平均水准。
“古中山国”展上有几件非王族墓出土文物,时间和地点分别为战国初期的唐县北城子和战国中期的灵寿县,都是古中山国的范围内,它们极具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既可以看到草原文化的背影,又可以看到中原文化深厚的底蕴。也许,祖先的游牧基因,给这个民族的人注入了极强的观察自然的能力和动手能力,每个人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就算的普通百姓,自制的器物都是极好的。
蟠虺纹铜瓿。
瓿的战国时期中原文化中常见的青铜器。这件青铜瓿上有草原文化的绳纹。
它的把手和底纹刻划细腻,做工精巧。
蟠虺纹兽首流嵌松石铜匜。
青铜匜也是中原文化常用的盥洗器物。这件青铜匜就算与同时代的中原地区的比,也是造型生动的上品。流那边是可爱的嵌着松石的兽首,尾巴这里还有一个可爱的小怪兽。
青铜匜的流这边可爱又不失威严。
凤首流铜匜。这件青铜匜有腿“站”起来了。流的那边做成了鸟头,尤其是那个喙应该的可以开合的。尾巴处是一只回首张望的小兽。
铜孔雀饰。
这个东西不知道是什么的配件,器物本身是一只开屏的孔雀?应该是。
独角兽铜壁插。这是一个插销?做成独角兽的样子。
这几件在古中山国范围内出土的文物,是普通贵族或者平民墓中出土器物的佼佼者,充满想象力以及完美的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