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我越来越觉得,有些父母犯下的最大错误,就是明明自己有能力,却没在儿女的工作上多花心思,没给孩子铺好路、规划好未来。
有人可能会反驳我,说什么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女当牛马”,觉得把孩子养大成人,任务就算完成了,往后孩子能混成啥样,全看他们自己本事。可现实哪有这么简单?
现在这社会,有没有父母托举的孩子,人生真的是天差地别。而且,孩子发展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当父母的晚年过得舒不舒心。
我的两个老邻居,就是一个最好的对比案例。

他们分别叫张叔和陈叔,他俩退休前在各自单位都混得风生水起。俩人年纪相仿,在职时工资都过万,退休后退休金也都相当可观。
谁能想到,就因为对儿子的人生规划不一样,现在他们的晚年生活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张叔以前是医院的大主任,医术精湛,人脉也广。陈叔呢,是国企的老领导,手里的资源也不少。
两家都只有一个宝贝儿子,小张和小陈年龄相差两岁,他们打小都不是读书的料,从小到大都让人操心不少。
初中毕业那会儿,小张和小陈的成绩都很差,只能勉强上个普通高中,并且两个孩子都不太情愿去读高中。
但张叔和陈叔对孩子的态度却不一样,陈叔想着 “孩子不愿意就算了,反正家里不差钱”。
当时陈叔早早在城里就有两套房子,一套店面,兜里又有不少存款,自儿子混得再差也没事。就由着儿子的性子来,最后初中一毕业,小陈就彻底放飞自我,没继续上学。
张叔态度不同,他硬逼着儿子读了高中,即使再后来儿子高考考得很差,只考上一所很次的大专院校,学费也贵的离谱,但他还是让儿子去读了个大专。

3年一晃而过,小张从大专院校毕业,张叔就动用了所有关系,跑断了腿、磨破了嘴,给儿子在一家事业单位合作的公司,谋了个岗位。
虽然一开始只是基层小职员,但胜在稳定,福利待遇也不错。
反观小陈,没学历也没技能,今天在朋友的店里帮忙看两天店,明天又跟着别人跑两天运输,干不了多久就嫌累嫌钱少,然后就会不干了。
还有就是挣的钱,不拿来存,或者拿来学习什么技能,一分钱都要花光。
日子一天天过去,两个年轻人的差距越来越大。
小张在单位特别上心,跟着前辈认真学本事,嘴巴也甜,见谁都主动打招呼。
领导看他踏实肯干,加上有个做医生的爸爸有交代,没几年就提拔他当了部门主管。
工作稳定了,这婚姻大事也顺利起来。
经领导撮合,小张认识了一个在银行工作的姑娘,女方家庭条件不错,家教也好,俩人三观合得来,很快就结婚成家了。现在小张和媳妇都有稳定收入,加上两边父母都有钱,最后买房买车都没压力。
生了两个孩子,也是轻松养大。
张叔老两口虽然没能和儿子住在一起,但儿子事业稳定,家庭美满,而他也早早抱上孙子,每逢周末,或节假日还能一大家子聚在一起,他也觉得很幸福。
想起过去为儿子找关系,要工作的不容易,也觉得很值得。毕竟至少现在他不用再为儿子操心,两老过好自己的退休生活就行。

再看看陈叔这边,可就没这么好过了。
小陈一直没个正经工作,已经三十五六了,还在外面瞎晃悠。虽然也早早成了家,让陈叔抱上了孙子,但这孩子的婚姻却不好,结过两次婚,生了两个孩子,但最后一个老婆都没留住。
小陈找的第一个老婆,是他在外面打工时认识的,21岁就和对方未婚先孕,然后迫不得已结婚生娃。
但没两年,女的就跑了,只因小陈没啥正经稳定的工作,家里的一切,要么靠她一个女人家,要么就靠公婆贴补,这让她很憋屈,遇到一个更有钱的男人,就撇下孩子跑了。
小陈一婚离婚3年后,又再婚了一个老婆,又给他生了个孩子。看着这都二婚,两娃了,陈叔怕这个儿媳妇会嫌弃自己儿子没本事又跑了,就想着给儿子谋个好工作来。
陈叔虽然曾是某国企的中层干部,但今时不同往日,很多关系根本无法动用,能用的又不敢用,加上小陈已经懒散惯了,也没办法安安分分的去做个工作。
最终,也只在某工厂混了个闲职,但收入很低,每个月才3600元。二婚的老婆条件也不怎么好,是某精品店的员工,工资也才3000多。
她也是二婚,虽然没带孩子来,但还是要负担跟前夫生的一个孩子,每个月800元。
这样的婚姻结合,看似还不错,但日子却过得紧巴巴的,陈叔给他们首付了房子和车子,并养起了大孙子,想着他们两个年轻人,可以自己承担起房贷车贷,还有一个小孩的生活开销。

谁知道,这么点的生活压力,还是压得小陈夫妻俩喘不过气,每个月工资根本不够花,还完房贷车贷,就没多少钱生活和供养孩子了。
没办法,小陈为了这个小家过得下去,就只能频繁跟父母要钱。
一开始陈叔还心疼儿子,时不时给点补贴,可日子久了,夫妻俩也上了年纪,体弱多病起来,另外大孙子在自己底下读书,需要不少费用,陈叔的退休金也就经不住这么折腾。
他有时候花钱来,还得提前消费,不然就不够用了。
更闹心的是,因为挣钱少,花钱多的窘境,小两口经常为钱吵架,家里也闹得鸡飞狗跳的。
陈叔老两口被吵得头疼,想眼不见为净,可又放心不下儿子,怕他有离婚了,成了没人要的老光棍,还影响了两个孙辈成长。
最后只能跟着操心,贴钱贴物又尽力讨好小两口,这几年,陈叔整个人都憔悴了不少,并且很怕自己病倒,一旦病了,需要很多钱去治疗,那一家人都会跟着遭罪了。
有次社区组织老年活动,张叔和陈叔都去了。张叔红光满面,跟老伙计们分享着孙子的趣事,满脸骄傲。
陈叔却坐在角落里,唉声叹气,说起儿子就直摇头。周围人看着都感叹,明明当初两家条件差不多,怎么现在差距这么大?
说到底,就是陈叔在有能力的时候,没给小陈安排个稳定工作,才让孩子一步错步步错,自己的晚年也跟着遭罪。

我说这事,并不是为了吹捧谁,又谴责谁,只是想给广大父母提了个醒,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真的该为孩子好好打算打算。安排一份稳定的工作,规划孩子的仕途。
别等孩子长大了,在社会上四处碰壁、吃尽苦头,才后悔当初没多帮一把。毕竟,父母能护着孩子的时间就这么几十年,能为他们铺好路,让他们走得顺一点,往后的日子,大家都能少些烦恼,多些幸福。
大家觉得我说的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