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议政之三】以“中华文明主题公园”为核心,打造“中华文化的体验之地”

郑州日报 2024-01-01 08:10:2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这是旅游内容在我党百年历史中首次被列入党代会报告。为贯彻国家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指引,有力落实河南省委“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四地一重地”文化强市的建设要求,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潜力,创新转化文化资本能量,促进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把郑州打造为“中华文化的体验之地”。

01

打造“中华文化体验之地”的基础和条件

郑州历史悠久、传承有序、延绵不断,是重要文化主地标区域。从旧石器时代到裴李岗、仰韶以及龙山时期,从夏商国家早期形态,到东周秦汉时期,再到汉唐宋元,直至明清民国时期,郑州都有重要的文化遗存。建国后,郑州从一个县城蜕变成国家中心城市和新一线城市,也最能体现中国共产党70余年领导下的中华现代文明成就。

李焱/图

郑州拥有层次丰富、类型多样的文化旅游资源体系,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六个大遗址片区之一,拥有世界文化遗产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3处86项,不可移动文物总量近万处,数量仅次于北京。郑州人杰地灵,一大批先贤人杰流传下来丰富的文化遗产,影响深远。二十四节气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林功夫、新郑黄帝故里拜祖祭典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

马健/图

郑州位居中原腹地,自古为天下绾毂、九省通衢之地,具有对接中东西部、幅射全球的区位交通优势。郑州是全国八大铁路枢纽之一,是目前全国普铁网中唯一“双十字”中心和全国高铁网络首个“米”字形中心;郑州是国家公路网主枢纽之一,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是中国高速公路网密度最大的区域之一;新郑国际机场是全国八大区域性枢纽机场之一,客货运规模持续保持中部地区“双第一”。

02

打造“中华文化体验之地”的初衷和短板

(一)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方式需要创新

文化的传承传播方式如若固守于传统大众媒体的“二维”模式,其效果会大打折扣。历史文化不能只是图书中冗长的文字和博物馆中陈列的展品,应通过旅游这种喜闻乐见、真实体悟的方式让更多国内外游客了解学习,以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的吸引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二)推进“第二个结合”的路径需要夯实

改革开放以来,很多青少年痴迷西方的文化。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的大型游乐园项目——迪士尼乐园和环球影城乘虚而入,争先恐后地挤入中国旅游市场。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就有七八家外国游乐集团在我国着手建设近二十个游乐园项目。这些游乐园项目令国人尤其是青少年趋之若鹜。应加强文化自信,加快打造中华文明主题公园,从育教性、科学性、艺术性、游乐性等诸多方面直接对标美国的迪士尼和环球影城,通过声、光、电和元宇宙艺术再现,使之从内容到形式真正成为解读中国古老文化的课堂,展示中国华夏文明的窗口,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平台,宣传中国红色文化的阵地,传承中国盛世文化的载体。

(三)推动全省文旅发展的引擎需要升级

白韬/图

全省文旅产业还停留在靠少林寺、龙门石窟、清明上河园、云台山等“核心景点旅游产品”吸引游客的阶段,以郑汴洛为代表的城市旅游目的地体系还未真正建立起来。作为黄河文化旅游带的核心节点城市,郑州“中华文化的体验之地”的建设可以增强“地域综合旅游产品”的系统效应,以国家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的优势,引领郑汴洛文化旅游带能级提升,推进全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提升郑州旅游品质的抓手需要落地

郑州拥有一批极品文化旅游资源,但没有将其转化为强大的文化旅游资本,也没有将其赋能到整体城市旅游目的地中。郑州旅游特色不鲜明、品牌形象不突出、产品结构不丰富,同时国际化发展理念、城市营销精度效度、居民文明好客水平、城市综合服务能力等方面亟待提高。“中华文化体验之地”建设能够在旅游产品、服务设施、人文环境、城市管理等方面体现具有郑州特色的一流水平,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五)引爆郑州文旅市场的产品需要出圈

在中国旅游空间格局中,与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等区域相比,黄河流域地区长期依赖“老天爷、老祖宗”旅游资源,缺乏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引领,针对年轻群体的大型文化娱乐类沉浸体验式旅游产品。亟需以“中华文明主题公园”为代表的重点项目引爆郑州文旅市场规模,创造中国式主题公园“郑州实践”。

03

打造“中华文化体验之地”的项目路径

(一)建设“中华文明主题公园”

1.建设目标

建设“中华文明主题公园”不仅可以成为河南省乃至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文化资本”要素,也能够为郑州建设文化强市提供新潮时尚的“文化动力”。

通过中华文明主题公园的打造,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休闲主题公园结合的突破,实现中华文化软实力以休闲主题公园方式走向世界的突破,实现“郑州探索、河南首创、中国模式”国家文旅品牌走向海外的突破,实现依托厚重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突破。

综合考量远景目标与现实任务,以2年先行项目为突破,3年前瞻规划打基础,7年规模建设稳推进,10年全面开放见成效,制定中华文明主题公园建设时间表。

2.建设模式

(1)拿来主义。借鉴美国迪士尼、环球影城,日本浅草寺、广东长隆等主题公园的核心项目重新设计改造后,开展创新性升级建设,解决游乐项目形式的问题。

(2)补足短板。目前很多主题公园存在人性化服务不足的情况,特别是长时间排队对游客极不友好,将日本浅草寺的消费氛围和“排队”消费场景引入到主题公园的排队项目中,解决等候体验差的问题。

(3)建筑外观。为传播中国优秀历史文化,将具有中国建筑特点的标志性符号引入主题公园,形成“快乐其核、文化其壳”的建筑风格,解决场景打造的问题。

李焱/图

(4)凝筑灵魂。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结合”重大理论观点与“六二”讲话思想,主题公园最终要成为探索文化生命体的主渠道,解决主题表达与文化传承的问题。

(5)分期迭代。主题公园建设不能“一蹴而就、一哄而上”,应有计划、分步骤对公园内部不同区域开展阶段性开发,解决降低风险、筹措资金、后续建设的问题。

3.行动要点

(1)打造中华文明主题公园“元宇宙浓缩版体验馆”先行项目

中华文明主题公园是耗时、耗资、耗力的综合项目,是关系郑州经济社会发展和未来城市形象的系统工程。建议郑州2024年抢抓先机,并于2025年完成先行示范项目元宇宙体验馆。在技术应用上,招标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文旅科技公司;在主题表达上,用中国叙事、中国话语讲好“历史公认、教材共知”的郑州故事;在空间打造上,以15个体验厅的串联线路打造5000平米有故事、有场景的元宇宙体验场馆。采用体积视频、数字孪生、AI绘画、扩展现实等科技手段,以IP引领、沉浸体验、数字互动、网红打卡为特色方向,将郑州的历史文化和前沿技术创新结合,通过虚拟与现实的交融、科技与人文的对话,实现观光向体验的转换、游览向探索的蜕变。

未来,将以元宇宙浓缩版体验馆为起点,分阶段逐步探索沉浸体验式主题公园开发,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旅品牌发展模式。以“中华文明主题公园元宇宙版”为例,要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传播中国价值,采用5D、激光全息等多种情景再现、角色进入表现形式,全面活化、生动展示、立体还原考古遗迹遗物和盛世中华景象,打造“穿越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沉浸式体验场景和模式,创新建设“中国式主题公园”范式,成为真正意义上“两个结合”的时代样板。

(2)创新“多元体验型”排队方式

浅草寺作为日本东京都内最古老的寺庙,其历史文化底蕴与时尚现代气息相融合已然成为日本的文化象征之一。对游客而言,浅草寺区别于其他寺庙最大的不同是在正殿之前有一条两侧分布了约90家商店的300余米长参道。游客在敬拜长时间的等候中,可以品尝美食、购买物品。为解决游客苦于众多主题公园长时间排队的问题,浅草寺值得借鉴。

中华文明主题公园将以游客在园区内的全程感受和全面满意为目标,开创性打造“多元体验型”排队方式,在游客排长队行进中设置科技感、体验感强的人工智能展示交互系统。长廊可为每一位游客打造一个排队中行进式的相对封闭的个人座椅空间,在这个“从天而降”能行进的空间里,游客可以不受严寒酷暑等不利天气的影响,让无聊的排队也成为游客乐于感受、沉浸其中的体验项目。

第一,考虑场馆结构、人群密度和安全因素,采用大数据分析和智慧化管理系统,开展人为分流式排队和网络预约式排队;通过电子屏幕、语音播报和APP提醒等方式,预测并告知游客不同场馆的等候时长,开展电子智能式排队。

第二,改变现有场馆出口处的购物空间模式,在场馆入口处的游客排队中构建多元体验型的新空间、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变观光游览为探索体认,变无聊等候为游戏体验,变机械行进为文化体悟,为游客打造有创意、有温度、有体验、有乐趣的排队空间。

在行进式排队中,游客尤其是青少年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观看短视频和全息投影的方式重读“孟母三迁”“精忠报国”“楚河汉界”“愚公移山”等展现中华文明的经典故事,让等待不再成为一件枯燥烦闷的事情;在自动步道式排队中,游客可以佩戴耳机静享音乐,也可以佩戴3D眼镜体验虚拟场景或游戏娱乐;在叫号式排队中,游客可以开展社交游戏活动,也可以购买文创产品、品尝特色美食。

(3)主题公园应以“市场为准则、快乐为内核、文化为灵魂、体验为方式”

市场是评价主题公园成功与否的最主要指标,快乐是吸引大众游客的最核心价值,文化是贯穿旅游产品的最基本内涵,体验是检视旅游项目的最有效试金石。

主题公园应以中华历史文明发展为主题主线,将具有超级IP属性的盛世王朝、历史人物、事件典故、诗词画作等为创作素材,“不以静态展示为手段,而以动态交互为方式”,采用元宇宙、XR沉浸技术、智能感知、可穿戴设备等新兴技术,让游客在玩乐中沉浸式体验中华历史文化,实现“游中乐、乐中学、学中悟”。

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式“迪士尼”综合体,在IP利用、娱乐项目、主题文化、消费体验、休闲度假等方面,吸收美国迪士尼、美国环球影城、日本浅草寺、广州长隆等国际国内成功案例的不同经验,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文旅典范和能够“走出去”的中国主题公园特色品牌。

(4)建设论证应“慎重其事、遍访名家、遵循规律”

上海迪士尼从最初合作设想到签署框架协议,共经历了近20年的论证谈判。因此,投资巨大的主题公园建设须邀请国内外在旅游、文化、艺术、城市、经济、社会、地理、建筑等领域有建树的专家学者,分别从市场预测、投资规模、运营模式、盈利机制、利益主体、产品类型、文化主题等方面开展多轮专家评估会。

(5)建设投资应“符合市场需求、回归市场本身”

资料图

定位儿童旅游、青年旅游、家庭旅游、文化体验等专题市场,聚焦重游率和渗透率较高的周边客源市场,评估确定收入达标市场规模。以国内案例为例,上海迪士尼的一期总投资约为340亿,未来将累计投资1200亿;北京环球影城的一期总投资达到500亿,三期总投资计划在700亿至1000亿之间;郑州银基预计总投资570亿,目前已投资170多亿。考虑到现阶段郑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国家中心城市定位,应打造目的地级且有巨大影响力的千亿级主题公园。

(6)文化主题应聚焦“华人共有与地域独特的经典IP”

提前布局中华文明主题公园的业务结构和价值链条,增强影视动漫、文化创意、规划设计等前端IP打造及后端品牌延伸,或者与国内封神宇宙、上海动画等经典流行IP开展联合,确保文化与旅游等相关业务的关联优势,实现子品牌的协同效应。

(7)成立主体运营公司,建设旅游装备基地

明确其在中华文明主题公园中担当投融资和运营管理的定位,发挥郑州市文旅体投资集团在撬动社会资本、拓展投融资渠道、优化资本运营等重点投融资任务中的作用。

以中华文明主题公园建设为契机,发挥郑州荥阳在旅游装备制造方面的优势,推进旅游装备制造业示范园区、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建设,创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二)打造“黄河南岸”文化休闲廊道

将黄河文化传承与主客休闲体验相结合,通过打造黄河文化主地标、文化与康养融合生态步道、黄河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等项目,把中心城区与沿黄乡村串联起来,把郑州黄河文化元素节点串联起来,让黄河融入城市的发展,打造集“水岸风光+黄河文化+休闲生活”为一体的“黄河南岸”文化休闲体验廊道。

马健/图

打造多条由主城区通向黄河的主要景观通道,丰富细化连接起多条河流的慢行交通体系,建立国际级水岸文化金融集聚区,形成以黄河文化的现代时尚化表达为理念的文化传承发扬区。借鉴武汉、成都,建设郑州市内水上休闲娱乐中心,在有条件区域实现河道通航、低空飞行,推出郑东新区为中心的“五湖三站”的低运量空铁轨道旅游观光系统。

(三)建设九大“特色旅游集聚区”

李焱/图

为构筑“中华文化体验之地”中不同历史文化的支撑板块,破解行政区划瓶颈,强力推进集聚区带动,建议积极打造空间连续、产业鲜明的沿黄文化旅游集聚区、中牟时尚娱乐集聚区、新郑黄帝文化集聚区、新密度假旅游集聚区、环嵩山文化旅游聚集区、荥阳文化旅游集聚区、巩义河洛文化集聚区、商都文化旅游集聚区、中心城区历史遗存集聚区等九大旅游产业集聚区。集聚区之间要在小尺度空间上相对独立,在全市大尺度上相互呼应,使旅游集聚区发挥郑州旅游产业引擎功能,构筑全市地域发展格局。

(四)打造全市国潮主题空间场景

以“国潮主义”为主题内涵,以“整体营城”为建设理念,以“场景再现”为城市触媒,充分利用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华历史文化符号,打造新时代中国式的雕塑群像、道路景观和建筑场景,创建文化生产、旅游生产和商业生产的交融空间。

李新华/图

一是要复建一批如夕阳楼、开元寺塔等历史上真实存在且有一定影响力的古代建筑;二是要以“国潮文化”的消费元素与消费业态对“老破小”等住宅建筑进行更新治理,打造以“山河祖国”和名人名家命名的“雕塑之路”,兼容时尚便捷的烟火生活和历史记忆的文化自信;三是要继续推进百家博物馆和博物馆群项目,并打造50个示范性文创休闲新场景、20个主题性文化旅游体验地、10个特色性旅游休闲街区等大量主客共享的体验场景,彰显历史文化、现代气息和地域特点,打造中华文化体验之地的全城现实空间,实现古都新生。四是要建设电竞时尚之都,以郑州日报办公楼为主场地,引进MTG猛虎电子竞技俱乐部、支持举办KGL职业联赛等头部电竞赛事、加强IP授权合作等方式,促进郑州“电竞+文旅”、“电竞+商业”、“电竞+教育”等产业模式创新,助力形成电竞产业发展生态群,打造“电竞时尚之都”。

04

打造“中华文化体验之地”的保障建议

(一)组建工作协调委员会

建设“中华文化体验之地”需要多部门统筹协调,既涉及文化文物部门,也涉及城乡建设、城市管理、市政园林、商务民政、交通运输等部门,因此需要建立跨部门的协调机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四大班子一名负责同志任副组长,进行统一协作和管理。建议形成联席会议制度,授予其相应的市级权限或由市级领导挂帅。通过跨部门、跨区域机构建设,突破机制障碍,对中华文化体验之地建设进行全市统筹管理和多维市场运营。

(二)确定部门目标与阶段目标

建设“中华文化体验之地”是个系统工程,既要制定总体长远的战略目标,也要对各职能部门提出可操作、可评价、可考核、可监督的具体目标和阶段目标。相关部门需要谋深、谋准、谋实目标任务,建立重点任务工作台账,细化定量指标和推进措施,绘制全过程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三)开展整体规划和系列论证

“中华文化体验之地”建设要有世界格局、未来视野和大国气魄,既要借鉴国内外代表性城市的做法,同时也要基于中原文化底蕴和现实社会经济,打造独具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先行案例。在国际和地域等多个层面,邀请不同领域的理论学者与实践专家对体验地建设开展规划和论证。树立一盘棋的整体意识,通过强制性的规划先置、项目审批先置、文化策划先置,将文化旅游为内核的体验地建设作为全市的先导产业。

(四)打造旗舰型旅游集团

创新“政府主导、市场运营、居民共创”的管理体制,突出旅游市场主体,遵循市场运营规律,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鼓励多元资本对旅游产业进行投资,打造规模大、知名度高的市场主体。通过整合现有资源,培育郑州文旅体集团、建业文旅、银基文旅等旗舰型旅游集团。

市政协“四地一重地”建设第三课题研究小组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