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汽集团要稳住“压舱石”,邱现东只能寄望于老部下陈彬。
作 者 | 林 东
责 编 | 李晓瑞
出 品 | 汽车K线
绝对主力、利润奶牛……用什么词汇来形容一汽-大众对于一汽集团的重要性,似乎都不为过。
只不过在比亚迪、吉利、奇瑞和长城汽车,以及造车新势力理想、零跑、华为鸿蒙智行、小米汽车等的集体崛起下,一汽-大众被逼到不能再退的境地。
2024年12月25日,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下称“一汽-大众”)管理层大地震,人事变动落地——一汽集团副总经理陈彬接替潘占福,亲自挂帅一汽-大众。

「一汽集团副总经理、一汽-大众总经理 陈彬」
几天后的12月31日,一汽-大众内部召开约3000人参加的思想动员形势任务交流会。
新帅陈彬在讲话中强调,面对当前的形势,一汽-大众要从五方面加速突破,即营销、商品、成本、效率和股东合作。
在陈彬“副将”吴迎凯看来,这种效率和状态还有思维改变,肯定会促进用户体验的改善、用户满意度的提升,从而支撑业绩改善。

「图片来源:一汽-大众微信公众号」
2月8日,在一汽-大众董事、党委书记、总经理陈彬致全体营销将士的信中,2025年1月,一汽-大众似乎迎来“开门红”。
数据显示,2025年一汽-大众1月终端零售14万辆,但其在1月国内车企销量排行,已经被挤出单一车企TOP3,降至第四。
如此看来,陈彬这个集团副总兼任一汽-大众总经理,有着临危受命,肩负救火队员的重担。
深陷困局,销量下滑2024年中国乘用车企业前十排名中,曾经长期稳坐头把交椅的一汽-大众,仅排在第五位;而在前五名中,一汽-大众是唯一销量不涨反跌的企业。
中国流通协会乘联分会公布数据中,在单一企业销量前十名中,一汽-大众更是跌幅最大的乘用车企业。

「图片来源:乘联分会」
数据显示,一汽-大众在2017年攀上200万辆的规模之后,增长势头又继续保持了三年,并且在2020年达到216万辆的历史巅峰。
2019-2021年间,一汽-大众连续三年登顶中国单一乘用车企销量冠军。但登顶之后,便是掉头向下。
2023年起,大规模价格战席卷中国汽车市场。作为国内最大的合资车企之一,虽然暂时撑住了市场份额,甚至出现显著反弹,却也直接影响企业盈利水平和利润率。
2024年,即使继续维持代价高昂的促销措施,一汽-大众也难以在销量上继续维持下去。
一汽-大众的困境,不是一个品牌、一个车型的暂时失利,而是旗下三大汽车品牌、几乎所有主力车型的全线下滑。

旗下三个品牌捷达、大众、奥迪,目前在各自细分市场同时受到竞争对手挤压,其中,大众品牌销量同比减少12%;奥迪销量同比下降约12%;捷达销量同比下降26%。
新能源转型缓慢,让一汽-大众已经很难再有像燃油车时代的先发优势。
陈彬作为一汽-大众新帅,面临着大众品牌一系列经营压力和挑战。
尤其是一汽-大众奥迪作为重资本投入的燃油车品牌,经销商面临着巨大库存压力。有分析指出,传统车企对经销商库存持续施压、返利政策不明确、补贴力度不足等,进一步引发经销商接连退网、转网(华为问界)风波。

经销商接连倒戈,使其销量持续下滑,一汽-大众奥迪2024年销量61.1万辆,相较于2023年69.8万辆销量,同比下滑12.46%。
去年,宝马在中国相较于2023年82.5万辆的销量,同比下滑13.45%;奔驰在中国市场的销量,相较于2023年76.5万辆的销量同比下滑6.67%。
可同期,理想汽车与华为鸿蒙智行、小米汽车等,一路高歌猛进。
除此之外,一汽-大众在零售市场上面临着自主品牌大厂的强大竞争压力。
从汽车厂商乘用车零售销量来看,比亚迪2024年全年以371.8万辆的零售销量排名第一位。

2024年吉利汽车销量首次超越一汽-大众,以全年乘用车零售销量177.3万辆,排名第二位。;一汽-大众累计销量160.8万辆,同比减少12.9%,排名降至第三位。
2025年1月虽然迎来了开门红,但如开头提及,其在1月车企国内销量排行降至第四位。
相比之下,一汽-大众批发销量表现则不容乐观,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2024年一汽-大众在批发层面销量因不敌长安汽车被挤至第五。
这是由于市场竞争加剧、产品更新换代速度不够快等原因导致。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对传统燃油车市场造成巨大冲击,依赖于燃油车销量的合资车企也因此失守。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陈彬执掌一汽-大众的时机,可谓挑战重重。
新帅接任,任务艰巨尽管依托一汽集团,但一汽-大众很难改变德国主导产品开发模式和新能源推进战略。

过去,一汽-大众凭借其在燃油车领域的卓越表现,在国内汽车市场叱咤风云。
如今在新能源市场渗透率已经突破50%的当下,对以燃油车市场为主的一汽-大众面对中国品牌传统汽车大厂和造车新势力,显出颓势。
2024年底,一汽-大众旗下一汽奥迪品牌经销商接连退网,转投经营新能源汽车品牌,从中可以看出该品牌电动化转型之困。
在电动化转型方面,一汽-大众还面临着来自“同门”的压力。上汽大众也将电动化转型的重任押注在旗下上汽奥迪品牌上。
数据显示,上汽大众2024年销量下滑幅度明显低于一汽-大众。如2024年,一汽-大众销量同比下滑13.5%,而上汽大众仅下滑5.5%。

「图片来源:乘联分会」
一汽-大众也深刻感受到市场的寒意和转型的急切性。为确保经销商健康可持续发展,一汽-大众提出了“共商、共谋、共创、共赢”的基本要求。
据悉,未来20个月内一汽-大众将推出19款新产品,包括大众品牌三月底上市的探岳L、三季度上市的全新速腾L,奥迪品牌的全新奥迪A5等5款新车,以及捷达品牌的VS8。
其他规划方面,一汽-大众计划于2026年发布全新增程和插混车型,还将实现燃油车产品上搭载智能座舱。出海方面,一汽-大众旗下大众品牌将于今年内启动中东、非洲、南美。
不可否认,陈彬的到来可能为一汽-大众带来新活力,推动企业整体发展,进一步增强内部凝聚力与信心。
然而,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快鱼吃慢鱼,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自主品牌和新势力车企崛起,市场份额逐渐扩大,给合资车企带来了巨大压力。

刚从东风调任一汽不久的陈彬,曾经主导东风神龙,也曾力挽狂澜,如何通过深化合作、技术创新和市场适应来提振士气和竞争力,这些都将是陈彬需要面临的新挑战。
这次能否带领一汽-大众走出低谷,陈彬的决策能否打破现状,成为关注的焦点。现在,一汽-大众也来到了保销量份额,还是保利润的关键节点。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营销铁军。”陈彬的话虽然豪气满天,可旗下三大品牌更要有拿得出手的产品和技术。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