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号大年初五全国人民都在迎财神的时候,胖东来再发公告,建议顾客错峰出行,同时进行人流管控,把许昌、新乡两地超市的营业时间调整为早9点半到晚八点。
今年开年的这个公告,说明从2024年持续到2025年的胖东来超市变景区的后遗症,越来越严重了,已经对品牌产生了负面影响。
众所周知,胖东来享誉全国靠的是两大法宝:
一个是服务好,一个产品好。
而现如今的胖东来,因为疯狂的人流量,服务几乎没有了,产品也买不到了。
胖东来某些网红自营产品,超市开门半小时就被抢购一空。
网上有河南IP的网友,应该是许昌当地人啊,频频发文说,建议大家不要去胖东来。

因为巨大的人流量影响到他们正常生活了。
咱不管这是凡尔赛还是发自肺腑,总之,一群人围着一家超市持续的这么癫狂,一定是有问题的。
我先简单分析一下,胖东来里乌央乌央的人都是哪些人?
第一类人,胖东来的金粉。
据说有这么一群人,家里的吃穿用必须是胖东来家的,他们只认胖东来。
这种对品牌的信赖感,是胖东来用20年时间建立的。
这部分人群堪称是胖东来的金粉。
第二类人,全国各地去胖东来研学的人。
胖东来研学业务的量很大。
这块业务起量,大概是从2023年十一前后开始的,整个2024年都特别火爆。

据说某家旅行社,一个月可以接上百个研学团,每个团30人到40人。
去胖东来游学,不仅有全国各地的零售企业,也有美团、名创优品这样的头部公司。
据说卖房子的贝壳对胖东来研学特别热衷。
亲赴许昌胖东来商场研学,有没有用,一位老板说的很透彻:
学习胖东来,学成了,是神;学不成,就是神经病。
第三类人,专职代购,俗称黄牛。
胖东来代购有多凶猛,这个我不废话了,大家可以去网上看一看。
我见过夸张的是在去年夏天,他们用卡车囤货,胖东来的自营啤酒一车一车的往回拉。
利润有多高,这些代购就会有多疯狂。
第四类人,网上跟风凑热闹的。
胖东来在网上被捧成了神,引发了很多人的好奇心。
在网上经常可以看到有人自述,说全家几口人驾车300公里,500公里,亲赴许昌,要亲身感受一睹胖东来的风采。

大家不要小看这些凑热闹的,这个群体太庞大了,尤其是逢年过节,乌央乌央的都是凑热闹。
还有些人去不了胖东来,就通过网上代购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我听过最夸张的是有人网购胖东来豆芽。
顺丰跨城快递一包豆芽,你们说这是正常人能干出来的事儿吗?
第五类人,网红打卡的。
现如今的胖东来是一个巨大的流量池,网上关于胖东来的话题,流量那是蹭蹭的。
所以有很多网红前赴后继的去胖东来打卡。
网红打卡有多凶猛?上次的郑开骑行我算是见识了。
有个叫李炮的千万粉丝网红,拖着200多斤的躯体,从东北亲赴郑州,和大家一起夜骑共享单车跨城去开封。
沿途是一路拍摄啊,像这样的网红,在胖东来也是一波一波的。
第六类人,不看胖东来,只是单纯看人的
这类人以当地人为主,周边地区的也不少。他们对胖东来的产品没啥兴趣,他们只是单纯的喜欢热闹。
这些人属于人来疯,哪里人多他们就凑到哪里。主打一个大人看人头,小孩看屁股。
第七类人,欢迎大家补充。
就是这七类人,造成了胖东来目前的人潮汹涌,这种甜蜜负担给胖东来品牌形成了潜在危机。
去年年底,胖东来出公告上政策说要打击黄牛。
我的建议是,真想打击就别限购,直接加大市场投放就行了。
黄牛们无利可图,立马一哄而散。
但事实上胖东来不会这么做,反而会持续限购、限流,包括缩短营业时间。
这样做的目的不言而喻,毕竟房地产限购这么多年,很多人已经看明白了。
说到这儿我给某些人解个惑,在世界第一大生产制造国,压根儿不存在什么产品跟不上供应的。
只要你想,产能分分钟给你拉满喽。
于总为什么没有扩大产能增加市场投放,没有扩大线上销售,缓解线下的人流量压力,原因很多。
我说一说其中的两个:
一个原因是胖东来不仅仅是一家超市,胖东来是商业综合体,需要从线上引流到线下。

一份内部报告显示,胖东来自有品牌产品在2023年合计销售额达到2.5亿元,占门店自营总销售只有6.1%,但平均毛利率高达24.1%。
上述内部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胖东来云鼎店在2019年后开业的新店中投资回报率最高,超过60%。
北海店投资回报率约12%,金三角店投资回报率不足5%,而金汇店则仍处于亏损状态。
综上数据所述,胖东来要靠自营品牌来引流到线下。

为此,胖东来长期奉行大生鲜战略,而且生鲜在三大品类中处于净亏损状态,就是为了引流。
当然,到了2024年,胖东来全网爆红后立马不一样了。
于东来本人在直播中说:“胖东来原本计划挣2000万,没想到年底挣了1.4个亿”。
另一个原因是胖东来产品研发缺乏后劲儿,需要通过限购来控价。
胖东来自有品牌如大月饼、啤酒、DL果汁等网红产品,一直是网上的畅销货供不应求,也是代购们的最爱。
但精酿啤酒是2023年上线,网红大月饼是2022年上架的,在最近两年多里,市场上依然是这几款自由品牌在支撑。
没有新品爆品出现,这一点儿和山姆相比,产品研发显得孱弱。
说明其对供应链和内部管理,仍不够体系化。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通过限购来控价,为产品研发争取时间。
事儿,就是这么个事儿。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胖东来的爆火是踩中时代情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