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之前说过户籍政策的趋势肯定是要放开,但国内有两个地方放不开,一个是北京一个是上海。
因为户籍政策牵扯到了医疗,教育和养老等很多民生问题。
今天,我就以城乡居民医保为例给大家聊聊这事儿。
首先要给大家再明确一下,城乡居民医保是指2016年,整合了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两项医保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城镇职工医保是强制性缴纳,城乡居民医保是自愿缴纳。
居民医保的参保人多为农村老人、学生和儿童,以及其他没有工作的城市和农村居民。
参保人每年只需缴纳一部分,其余的由财政出钱补贴。
比如2024年国家标准,城乡居民医保的筹资是1070元。其中个人缴费是每人每年400元,财政补助为670元。
财政补助占比达到60%以上。
因为城乡居民医保目前的统筹主要在市一级,省级统筹还在进行中,所以各地的医保待遇大不同。
接下来,我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地方给大家对比分析一下:
首先,看看北京和上海。
北京和上海的城乡居民医保待遇,在国内是独一份,这也彰显了两个直辖市的户籍含金量。
北京和上海城乡居民医保把参保人划分为,老人,儿童和18到59岁的成人三个人群。
不同人群缴费标准不同。
以上海为例:

上海财政对60到69岁和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财政补贴分别达到了6701元和6871元,总筹资标准为7526元。
什么意思呢?
一个70岁的上海老人,每年缴纳655元的城乡居民医保就可以享受以下待遇:
门诊、住院的起付线最低是50块钱,最高300块。

报销标准最高分别可达80%和90%,同时可享受居民大病保险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为40万元。
这样的医保待遇可太诱人了。
这么高的待遇也使得上海居民医保基金出现了赤字。

2023年,上海居民医保基金收入为104亿,其中个人缴费仅有14.2亿,财政补贴高达89.1亿。
这100多个亿的医保基金还不够花,当年出现了14.3亿的赤字。
但这都不是事儿,人上海有钱啊,缺多少就补多少。
2024年上海迅速做出调整。
将居民医保的财政补贴从89亿增加到105.4亿,从而维持了当期的收支平衡。
真的是羡慕嫉妒,有点儿恨啊。
其次,咱们看看河南。
河南省2024年城乡居民医保总筹资标准是1070元,其中财政补贴670元,个人缴费是400元。
这个400块,不分老人,学生小孩和劳动年龄内居民,是统一价儿。
河南老年人的财政补贴是上海老年人财政补贴的十分之一,是北京老年人财政补贴的约7分之一。
这就是差距。
我们再看一看河南省十八地市中,居民医保待遇最高的郑州市,标准咋样。
郑州居民医保的门诊最高支付限额是300元,作为对比,北京的门诊封顶线是5000元,是郑州居民的将近17倍。
郑州居民医保住院起付线从150元到2000元不等,上海住院起付线是50元到300元。
郑州的报销比例在55%-90%,这个比例还行,跟上北京和上海了。
同样花了400块钱参加的城乡居民医保,我在郑州,和你在北京上海享受的待遇完全不一样。
最后我们看一看深圳和重庆。
在全国有钱的城市中,深圳和重庆的城乡居民医保对比明显。这两个城市的参保人数两极分化,兜底能力大不相同。
深圳是全国工作机会最多、年轻人最多的城市之一。
2023年,深圳居民医保参保人仅占17.1%,其中财政补贴占比仅34.5%,远低于其他城市。
2023年,深圳居民医保基金当期收支结余16.2亿,年末滚存余额高达95.3亿,未来几年可高枕无忧。

重庆则是全国居民医保参保人数最多的城市,没有之一。
重庆人口规模庞大、城镇化水平较低,大部分人无法享受城镇职工医保。
2023年,重庆居民医保参保人数占比高达到74.1%,是深圳的将近五倍。
同为直辖市,重庆居民享受的医保待遇没法和上海相比。
根据去年标准,重庆居民医保个人缴费分为两档,一档是400元、二档是775元;财政补助是每人每年670元,为国家最低标准。

以重庆最高的二档,每人缴纳775元为例,重庆参保人可享受最高60%、不超过500元/年的门诊报销,最高85%、不超过12万元的住院报销,以及最高20万元的大病保险限额。
事儿,就是这么个事儿。每个城市的含金量还是大不一样的。

具体来说城乡居民医保基金呈现出一种,“越富越亏,越穷越省”的动态调整结果。
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如贵州、吉林、青海和黑龙江,这些地方医保基金结余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甚至还高于上海、江苏、浙江、福建等经济发达地区。
经了解发现,原因是这些欠发达地区,医保基金的财政资源少,所以必须执行更苛刻的控费力度。
比如这些地方会严格控制各家医院的医保额度、严格执行超支部分由医院自负的原则。
而经济发达地区则没有这些问题。

经济发达地区的医保基金,使用相对宽松,控费压力很小。
他们对居民医保管理的重点,更倾向于提高居民福利待遇和公立医疗机构员工的收入上。
总之一句话,越穷的地方,看病越难。
病人难,医生难,医保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