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1年5月,英军侵入广州。
抗英的广东民众,在《尽忠报国全粤义民谕英夷檄》中,直接发出质问!
汝已称厉害,何以不敢在林公任内攻打广东?——《尽忠报国全粤义民谕英夷谕》
看来,当时的人们,都认为英国侵略者畏惧林则徐,不敢与林则徐开仗!
为何当时的群众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呢?英军又是不是真的畏惧林公呢?
英军“完美避开”了林则徐1840年6月下旬,英国“东方远征军”舰船陆续抵达广东海面,与先期抵达的舰船会合,共又各种舰船48艘,陆军约4000人。
按道理,此时的英军自然是要先打广东的。
首先,烧鸦片,正是林则徐带着广东人一起干的。如此,一出手就对付林则徐,不正是宣扬大英帝国国威的最佳方式吗?
好吧,不谈国威,就说从经济上考虑,也该是先打广东呀!
广东地区,是英国商人,尤其鸦片商人利益最重的地方呀!
何况,就算什么都不考虑,英军不远万里而来,这都已经到广东海面了,怎么也得先干一下吧。
然而···并没有。
英军沿海岸北上,到了浙江,先攻打了定海。
打下定海后,英军又直接上到渤海湾,并在大沽口与大清进行了一次谈判。
到了1841年1月,英军才开始对对虎门、广州等地发动进攻。
然而,当时,林则徐已经被调走了。
所以,看起来,英军是“完美避开”了林则徐呀!
那么,英军为何要避开林则徐呢?他是不是真的畏惧林则徐呢?
多种观点:皆认为英军是忌惮林则徐当时,就有许多人认为,英国佬就是忌惮林则徐。
首先持此观点者,正是林则徐本人。
在得知定海失陷的消息后,林则徐就指责,这是浙江方面没有像广东那样做好准备!
“又岂粤省所能代防耶”?我管广东的,实在没有办法帮你代防浙江呀!
而当时一些大清官员,也认可这样的看法。
1841年1月,闽浙总督和浙江巡抚,要求重新启用林则徐,认为“该夷有所畏忌”。
同时,如咱们文章开头提到的,当时的广东抗英群众,也认为英国人只敢挑林则徐离任的机会来攻!
而在鸦片战争之后的几部著作中,也都称是因为林则徐在广东防备严密,英军无隙可乘,只好北犯。
咱们后来的许多历史书, 也称是林公调离后,琦善等投降派组织不力才给了英军进攻广东机会的。
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
英军为何不先攻广东英军不先攻广东,乃是他们早已确立的作战方针。
1840年2月,由巴麦尊咨送海军部的公文以及懿律和义律的训令中,就全盘托出了侵华的战略部署。
1、抵达广东海面后,立即封锁珠江口,扣留附近的中国船只。但是,由于广州距离北京太远,因此先不在此进行陆上军事活动;
2、封锁珠江口之后,立即率主力舰队北上,途中,应采取措施切断台湾和厦门之间的运输,封锁钱塘江口、长江口和黄河口,占领舟山群岛中最适合司令站以便长期占领的岛屿,并扣押一切可能找到的中国船只;
3、前往直隶,以武力为后盾与大清进行谈判,逼迫大清道歉、赔款、割地和通商···
4、如果清政府拒绝谈判,或谈判破裂,海军司令部就根据情况来进行敌对活动。“应给海军司令留有最充分的自行决断的余地”。
如此,英军不先攻广东,原因也就非常清楚了!
在英国人原先的计划中,直接进攻的目标只有舟山群岛,至于其他地方,皆是以封锁为任务。
他们认为,只要封锁了大清的出海口,然后跟大清谈判,就必然能够逼迫大清接受不平等的条件了。
所以,英国不先攻广东,乃是伦敦方面的战略决策,与其林则徐没有什么太大关系。
为何在林则徐被罢后又来攻广东英国佬为何又要在林则徐被罢免后“杀回广东”呢?
因为:原计划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英国侵略者的计划是比较周密的,执行起来也比较顺利,很快就打下了定海,并且还陈兵渤海湾,开始了大清的谈判。
但是,他们忘了两件事情。
首先,大清最不怕的就是封锁。
英国人用这招,对付荷兰人、美国人都是很爽的,唯独大清对此是免疫的。
大清乃是典型的自给自足之国,对海外贸易并不依赖。
当时在厦门,英国人要送信给大清,被清军反击,遂退出封锁。当地大清官员根本不理解英国人在封锁,只是上奏说击败了英军···
你在外面辛辛苦苦地封锁,大清还以为英国人是畏惧大清···
同时,大英帝国还低估了与大清官僚打交道的难度。
英军陈兵渤海湾后,终于开始与大清进行谈判了。
谈就谈吧,谈得好就谈,谈不好就打。
可是,大清的琦善是个老油条。
谈判中,大英首先表示:一切责任在林则徐,是林则徐禁烟损害了大英帝国的威严和利益。随即,英国又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琦善只是传达了英国人对林则徐的指控,至于英国人提出的要求,他根本没有汇报!
所以,在道光看来,英国人不过是来投诉的。
那就好办了,道光让琦善传达意见:英国“所诉之冤(指林则徐禁烟一事),已奉旨准为昭雪”,劝说英军尽快“返掉南返,听候办理”。
当时,北季风将来,而且英军也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英军认为“春季之前,采取任何积极的敌对行动,是不聪明的”,便答应了大清的要求,掉头南返了。
此后,在浙江,英军签订了地方性“停战协定”,规定双方在舟山岛及附近小岛划界为守,完成了在舟山群岛建立小片基地的初步任务。
而大清,认为英军不过是因为林则徐禁烟而来,为了息事宁人,派琦善前往广东,将林则徐、邓廷祯革职。
而在琦善到广东接替林则徐后,英国又接着来找他,给他施加压力,要求大清接受英方的条件。
这下,纸包不住火了,琦善才把英国要求割地赔款、开放口岸等要求汇报给了道光。
道光震怒,当然不答应!
于是,英军认识到:“交战后尚可再商”,还是要打一打才能达到自己的侵略目的。
于是,英国遂开始了新阶段的作战。也就是原计划中的最后一步,由远征军指挥官自行决定军事行动!
于是,英军遂展开了对广东的进攻!
所以,英军进攻广东,与其说是因为林则徐走了,不如说是因为琦善来了···毕竟,当时,琦善是谈判的直接代表,直接给他施加压力,是最有效的!
兵力集结英国未先对广东直接进攻,还在于:兵力问题。
如前所说,英国的侵略方略,原本是立足于封锁的。
虽然他们计划攻占定海这样的地方,但是,要登陆进攻防御相对较多的广东地区,兵力是不足的。
所以,在“加略普”号、“萨马兰”号、“路易莎”号等战舰,及陆军马德拉步兵第37团抵达后,兵力相对充实,英国才有把握对虎门等地展开攻势!
林则徐若在,会打得好一些当时的官员、群众,都认为:林则徐若在,确实能打得好一些。
这自然是有原因的。
备战上,林则徐确实是组织得比较充分。
林则徐购买了200门射程较远的西洋火炮,并完善各炮台防御体系;同时,林则徐还认为民气可用,招募、训练了大量的水手,组织了民众,使广东的海防得到过了很大的提升。
而琦善来后,为了“和谈”,“于一切防守事宜,并不预为设备”,解散了民勇,自我削弱。
所以,当时的官员、群众认为林则徐若在,必能击败英军,甚至认为英军是因为忌惮林则徐才不敢进攻广州。
然而···林则徐纵在,其实也是无力回天的。
林则徐并无回天之力林则徐,并无回天之力。
虽然英军攻来时,林则徐已经卸任,但是,从林则徐当时的一系列意见就能看出:林则徐,在当时并无改命之能。
1839年9月,他提出了抗英方略:以逸待劳。
他认为,英国的船只只是在外洋厉害,一旦靠近就运转不灵了。咱们只要守住要害,就能挫败之!
1840年6月,英国军舰已经陆续抵达。
林则徐在汇报中,仍然称这些都只是运输鸦片的货船,“实无能为”,没有认识到敌人发动战争的风险。
而在定海陷落后,林则徐献策悬赏激励军民杀敌时,竟说英国人脚不能弯,“一仆不能复起”···
因此,林则徐又认为:洋人只敢在海洋嚣张,如果登陆作战绝非我对手···
显然,如果是林则徐继续主持抗英,大清仍然会“一味死守炮台”,炮台防守也仍然是没有做好抵抗敌登陆部队包抄的···
显然,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清军的惨败,仍然是不可避免的!
当时,大清与大英在装备上有了差距,但更致命的差距在思想上···
纵然是“开眼看世界”的林则徐,其思想仍然有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仍然远远落后于侵略者···
落后就要挨打。
大清落后到这样的程度,用不用林则徐,都是要挨上一顿揍的。
当时的官员、百姓,在挨打后,仍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全方位差距,仍然认为大清只是因为不用林则徐才失败,这是悲哀的。
如今,歌颂英雄的气节是应该的,但是,如果仍然认为一个英雄人物就能如何逆转结局,那又是错误、危险的历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