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抑郁症的人1000万,他会变好吗?

鸵鸟心理 2025-01-23 18:35:14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个问题:给抑郁症的人1000万,他会变好吗?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们这篇文章就来简单讨论一下。

如果从抑郁症的发病因素上来考虑的话,很多原因都会增加个体患重度抑郁症的风险,比如一个人被诊断出有严重慢性疾病,比如糖尿病、癌症,那么他罹患抑郁症的风险就会变高。

遭受过身体上的创伤、性虐待等,或者是在婚姻关系不和谐的关系中长大的人,也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

不管是个人因素还是环境因素,都会对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所影响,但上面所举的这些例子,都是从个人角度出发,来谈抑郁症的。

而关于抑郁症的另一个比较大的社会环境因素,却很少被提起,或者说总是被忽略,比如我们每个人所在地区整体的生活状况,都能对身心健康产生影响。

曾经就有研究发现,生活在贫困地区可能会导致男性患上重度抑郁症,但是对女性则没有影响。不过研究者无法对这种性别上的差异做出合理解释,这大概和男性在家庭中承担的责任有关系,毕竟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男性,都要承担养家糊口的首要责任。

抑郁症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被认为是“富贵病”,因为相对于那些吃不起饭的人来说,吃饱了撑着的人,好像更容易“想多了”,也更“矫情”,也就更容易得抑郁症。

而那些因为抑郁症而出名的人中,似乎多数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这无形当中就“佐证”了大众认知中的预设——穷人没时间也没钱得抑郁症。

但是后来有研究表明,在一个给定的地区中,贫穷人口相比相对富裕的人口来讲,更容易受到疾病的困扰,抑郁、焦虑和自杀率与收入和就业率呈负相关。

也就是说,收入越高,抑郁、焦虑和自杀率越低,反之亦然。

这也不难理解,如果就拿吃不饱饭的人和吃饱了撑着的人来对比,吃不饱饭的人势必要为了钱和生存而担忧,如果受困于资源一直赚不到钱的话,那么就很可能影响身心健康,进而抑郁;而吃饱了撑着的人,则不是每个人都会“想太多”,他们没有生存危机,至少在钱和生活上不必太担忧,抑郁症的风险因素自然就少了一个。

有一些自然实验,可以证明精神疾病与失业和收入减少的关系。在印度尼西亚的乡村,因为极端降水量而带来的农产品收成、收入不佳,会导致抑郁症和自杀率的增加。

和这个现象类似的还有奥地利,因为工厂关闭而导致失业以后,抗抑郁药物的使用会变多,而因为精神疾病而住院的治疗数也会大幅攀升。

虽说失业直接导致的是收入减少,是不是会导致心理问题我们并不清楚,但通常都会被认为,两者都参与到了“致郁”的过程中。

那么,贫穷究竟是如何导致了心理问题的呢?

首先是贫穷带来的忧虑和不确定感。

当前的贫穷和拮据肯定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冲击,因为贫穷而产生的预想,也会对心理健康产生火上浇油的作用。贫穷人口会长期面对不确定性和收入的不稳定,长期应对这种不稳定性就会产生很大压力,而这些压力就会威胁到心理健康。

其次是环境因素。

贫困人口所在的生存环境往往比较恶劣,比如卫生条件、噪音、极端天气等等,这些因素会成为环境应激源。

第三是身体健康水平。

有研究表明,贫困或者低收入会让人的身体健康水平降低,同时还会让他们难以获得很好的就医资源,也增加了急性和慢性健康问题所带来的困扰,而身体上的各种疾病,都会影响到人的心理健康。

所以,有一些躯体疾病往往和抑郁、焦虑共病。

第四是早年间的生活条件。

如果一个人在年幼时生活在贫困当中,则可能会影响其一生的心理健康,这种影响甚至能追溯到他还在母亲子宫里的时候。如果母亲在怀孕时营养不良或者经常遭受应激事件,那么这种“贫困”就是很早发生的。

如果母亲在怀孕期间经历重大应激事件,就会导致婴儿在出生后有更高机会罹患抑郁或者焦虑,而由于儿童大脑的可塑性更高,那么贫穷就会对这类婴儿产生更大的影响。

第五是创伤、暴力和犯罪。

中国有句老话:穷山恶水出刁民。

生活在贫穷的环境中,会增加个体暴露于犯罪的环境中,这其中也包括暴力犯罪。而在那些普遍文化程度较低、观念相对落后的贫困地区,家庭暴力也是更为常见的,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人,不管是抑郁症还是其他精神问题,都是他们更容易患上的。

当然,随着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在富裕国家并不低,但是如果只是从个体角度看的话,高收入就是可以促进精神健康。

那么回到文章最初的问题,给一个抑郁症的人1000万,他究竟会不会变好?我想这就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要看他原本有多少钱,原本是处于贫困还是相对富足当中。

我是鸵鸟,写心理学,也写抑郁症,感谢关注。

0 阅读:88

评论列表

四仰化三铁

四仰化三铁

2
2025-01-24 10:16

不会,给血糖高的人一亿会好吗?同样是不会,抑郁症是血清素分泌不足,大脑功能衰退了。

鸵鸟心理

鸵鸟心理

心理咨询师,心理学践行者,分享心理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