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6年,朱瞻基前去探视,被软禁的二叔朱高煦。哪料,朱高煦故意伸脚将他绊倒,还哈哈大笑。朱瞻基恼羞成怒,命人用300斤重的铜缸,将朱高煦扣住,并在铜缸周围点燃木炭。
朱棣年轻时能征善战,而朱高煦在这一点上完全继承了父亲。在靖难之役中朱高煦多次救朱棣于危难之中,可以说是靖难最大的功臣之一。
1400年,建文帝命李景隆率领60万大军直扑朱棣的老巢北京,朱棣得知后亲率10万士兵迎战。但双方兵力悬殊,朱棣被打得丢盔弃甲,还差点被活捉,幸亏朱高煦及时赶到,救了朱棣。
朱棣对这个儿子越看越喜欢,拍着他的肩膀说:“你大哥身体不好,你要加油啊!”朱高煦听了心里乐开了花,觉得老爹这话是在暗示什么。
朱棣登基后要立太子,询问群臣意见,武将们都支持立朱高煦,因为在靖难之役中他们是战友。文官们却理直气壮说要立嫡立长,而且老大朱高炽宽厚仁慈。
朱棣一下子犯难了,大臣解缙说:“陛下,您往长远看看。”随即说出“好圣孙”三字,朱棣果断立朱高炽为太子,因为解缙口中的“好圣孙”,正是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
朱高煦则被立为汉王,当他收到去云南就藩的圣旨时,满心不甘,想不明白老爹之前说的话怎么不算数了。他仗着之前的战功赖在南京不走,朱棣也没有逼他去藩地。
1416年,朱高煦趁着朱棣北伐,私下招兵买马,准备造反。朱棣得知后气得要将他贬为庶人,幸亏朱高炽拼命求情才保住他,于是朱棣将他改封到山东乐安州就藩。
可是,朱高煦到了封地并没有夹起尾巴做人,他让人打造了一把龙椅,私下铸造兵器,蓄谋下一次起兵。
1424年,朱棣在最后一次亲征途中病逝,太子朱高炽继位,但他只做了短短10个月皇帝,也相继去世。眼见老爹和大哥都去世,朱高煦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朱高煦左等右等,最后收到朱瞻基已经登基为新皇的圣旨,他顿时傻眼了。一计不成,朱高煦决定直接起兵造反,他觉得朱瞻基初登大宝,根基不稳,肯定不是自己的对手。
谁知,朱瞻基带着10万大军御驾亲征,他来到乐安城下让人在箭头绑上赦令,上面写着“凡出城投降者既往不咎,凡活捉朱高煦者必有重赏”,箭不断射入城内,守军自乱阵脚。
1426年,朱瞻基去探望朱高煦,哪料,朱高煦故意伸脚将他绊倒,还哈哈大笑。朱瞻基恼羞成怒,命人用300斤重的铜缸,将朱高煦扣住,并在铜缸周围点燃木炭,将他活活烤死,他的9个儿子也被处死。
朱高煦空有野心,却缺乏智谋,在一次次的作妖中把自己作死,还连累了家人,实在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