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以前都没有棉被,那么大冬天古人是怎么扛过去的?

张郃历史文化 2025-01-10 03:17:37

宋朝以前都没有棉被,那么大冬天古人是怎么扛过去的?

寒风凛冽的冬日,我们裹着暖和的棉被,开着温暖的暖气,还时不时喊着"好冷"。然而在古代,特别是宋朝以前,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棉被都还未曾问世。那个时候的人们,是如何在寒冷的冬天里保暖的呢?更令人惊讶的是,在北方,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古人又是用什么方法来抵御的?而在寒冷的冬夜,没有棉被的古人,又是怎样安然入睦的呢?

一、皇室贵族的奢华保暖之道

唐朝开元年间,一位宫女在寒冬腊月里被冻得瑟瑟发抖。太监见状,急忙取来一件貂皮大氅给她披上。这件貂皮大氅可不是寻常物件,据说是从北方少数民族进贡而来,用整整十只貂皮精心缝制而成。

宫女披上貂皮大氅后,顿时感觉暖和了许多。这件事很快传到了唐玄宗耳中,他立即下令,从此以后宫中各处都要储备足够的皮草御寒之物。

贞观年间就有记载,突厥人每年都要向唐朝进贡数千张貂皮。这些珍贵的皮毛被宫中能工巧匠们制成华丽的冬衣,不仅保暖,更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除了貂皮,狐皮也是皇室贵族钟爱的御寒之物。相传武则天特别喜欢白狐皮,她认为白狐皮不仅保暖效果好,更能衬托她的容貌。于是下令各地进贡白狐皮,一时间白狐皮成为宫中最受欢迎的皮草。

除了皮草,丝绸裌衣也是皇室贵族的专属。在唐代,宫中设有专门的"裌衣局",负责为皇族制作这种夹层衣服。工匠们先用上等丝绸裁剪出里外两层,中间填充丝织绵,然后用金线细密缝制。这种裌衣不仅保暖,还轻盈舒适。

宫中的被褥也是极尽奢华。据《旧唐书》记载,唐朝皇宫里的被褥都是用丝织绵填充,外层则用锦缎包裹。一床被子往往要用掉数十斤丝织绵,价值连城。

最让人称奇的是宫中的取暖设施。唐朝宫殿中就有独特的火墙系统,墙体内设有暗道,可以放置炭火。这种火墙不仅能保持室内恒温,还不会产生烟气。考古发掘显示,唐长安城的贵族府邸中也发现了类似的取暖设施。

宫中的地龙系统更是精妙。地面下设有错综复杂的暖气道,将各个宫殿连成一体。只要在地龙的起火处点燃木炭,暖气就会通过地下管道传遍整个宫殿群。据说,即便是数九寒天,宫女们穿着单薄的绫罗绸缎在殿内走动也不会觉得寒冷。

有一年冬天,太监们发现皇帝寝宫的地龙温度不够。经过检查发现,是地龙暖气道中有一段堵塞了。工匠们连夜抢修,直到天明才修复完毕。从此以后,宫中规定每年入冬前都要对地龙系统进行全面检修。

这些奢华的保暖方式在当时可谓是独一无二,但也仅限于皇室贵族才能享用。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他们的御寒方式就要简单许多了。

二、寻常百姓的创新取暖方式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个寒冬,洛阳城里出现了一位特别的商贩。他不卖布匹,不卖皮草,却专门售卖一种用纸做成的衣服。这种纸衣被称为"纸裘",由几层楮皮纸叠压而成,外表看起来洁白如雪。

起初,城里的人们都对这种纸衣不以为然。直到有一天,一位贫苦书生实在抵御不住寒冬,便买了一件纸裘。没想到这纸裘不仅轻便,保暖效果竟然出奇的好。这位书生将此事告诉了周围的邻居,纸裘的名声很快在民间传开。

据《南齐书》记载,当时一件普通的纸裘价格只有几百文钱,而一件丝绸大衣却要上千文。这样的价格差距使得纸裘迅速成为平民百姓的首选御寒之物。

制作纸裘的工艺也在不断改进。工匠们发现,将楮皮纸经过特殊处理后压制成衣,不仅结实耐用,还能防风挡雨。有的匠人甚至在纸裘中间加入一层细麻,这样制成的衣服更加保暖。

到了隋唐时期,连一些文人雅士也开始穿起纸裘。他们认为这种清素的装束更能体现文人的风骨。著名诗人王维就曾写诗赞美纸裘:"素缕纸裘轻似云,岂将红紫夺春华。"

除了纸裘,寻常百姓还发明了多种填充物来御寒。在江南地区,人们会收集芦花和柳絮,将其制成絮团填充在衣服里。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效果却不错。每到秋天,江南的妇女们都会结伴去采集芦花,储存起来以备冬天使用。

北方的百姓则更喜欢用麻絮御寒。他们将麻杆搓成细丝,然后揉成团状填在衣服里。这种麻絮虽然没有丝绵柔软,但胜在价格低廉,普通人家都用得起。

最令人称奇的是沙子取暖法。这是北方贫苦百姓无奈之下想出的办法。他们会在衣服上缝制几个大口袋,将沙子烤热后装进去。这些热沙子能持续散发热量,虽然笨重了些,但也能熬过寒夜。

这些民间的取暖方式虽然比不上皇室贵族的奢华,但也体现出了古人的智慧。而更为重要的是,古人还在住房建筑上动了不少脑筋,这就要说到古代特别的建筑智慧了。

三、建筑智慧与取暖设计

唐朝年间,洛阳城有位老匠人叫张四,他以建造暖房闻名。一次,当地一位富商请他建造新宅。张四先用罗盘测定了宅基地的方位,然后将房子的座向定在坐北朝南。

富商不解其意,张四解释说:"冬天的太阳从东南方升起,从西南方落下,朝南的房子能获得最充足的阳光。"不仅如此,张四还在房子的西面开了一扇窗,这样下午的阳光也能照进屋内。

这座房子建成后,果然冬暖夏凉。张四的名声更大了,他的这套建房法子也在民间广为流传。这便是古人总结出的"坐北朝南"建筑法则。

除了房屋朝向,墙体的建造也有讲究。在北方,一些富户的墙体里会掺入花椒粉。据《齐民要术》记载,花椒具有温热之性,将其磨成粉末掺入墙体,能增强房屋的保温效果。

寻常百姓用不起花椒,就用麦秸和稻草。他们将这些作物秸秆切碎,掺入泥土中筑墙。这种墙不仅保暖,还特别结实。考古发现,许多保存至今的古代民居就是用这种方法建造的。

最神奇的要数火炕的设计了。在河北易县,出土了一座汉代的火炕遗址。这座火炕的设计十分精巧,炕体下方有多条烟道,互相交错连通。工匠们在烟道的转弯处还特意加宽了通道,这样热气流动得更加顺畅。

到了唐朝,火炕的设计更加完善。一位叫李德的工匠发明了"连体火炕"。他将厨房的灶台和卧室的火炕连在一起,做饭的时候烟气通过地下烟道流向火炕,一次生火就能温暖整个房间。

这种设计很快在民间推广开来。人们发现,如果在火道里放几块石头,等石头被烤热后,即使火灭了,热量还能持续散发很久。于是,大家开始在火道中专门摆放一些导热性好的石块。

古人在瓦片的使用上也很有讲究。他们发现,将瓦片像鱼鳞一样层层叠铺,不仅能防雨,还能减少热量散失。特别是在大雪天,这种鱼鳞瓦能防止积雪渗入房内。

在江南水乡,人们还发明了一种特殊的墙体结构。他们在两层砖墙之间填充细沙,这样的"夹沙墙"既防潮又保暖。到了清朝,苏州一带的许多园林建筑都采用了这种工艺。

这些建筑上的智慧让人们即使在严寒的冬季也能住得舒适。但古人的智慧不止于此,他们在饮食方面也有独特的取暖之道。

四、冬季饮食与取暖器具

战国时期的一个寒夜,齐国宫廷里举办了一场特别的宴会。席间,一口青铜鼎中煮着热气腾腾的汤羹,这便是最早的"古董羹"。据《齐民要术》记载,古董羹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古人御寒的妙招。

在秦汉时期,这种围炉而食的习俗逐渐从宫廷传入民间。人们用陶制的鼎炉煮食,既可以暖身,又能享受美食。考古发现的汉代陶鼎上,还刻有"长乐未央"的字样,可见当时人们对这种取暖方式的喜爱。

到了魏晋时期,火锅的器具更加精致。南京出土的一件三国青瓷鼎,分为内外两层。外层可以盛放炭火,内层则用来煮食。这种设计不仅安全,还能保持食物持续的温度。

暖手宝的发明也很有趣。相传东汉年间,一位铜匠受到酒壶启发,制作了第一个暖手炉。这种暖手炉形似酒壶,上部有镂空的盖子,可以放入炭火取暖。后来,这种暖手炉在文人雅士中十分流行。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就特别喜欢暖手炉,他在诗中写道:"寒夜携炉坐,清诗对月吟。"可见当时文人常常手捧暖炉,在月下吟诗作对。

不过,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炭火太过昂贵。于是,民间发明了汤婆子。这种器具用铜或锡制成,注入热水就能保暖。最早的汤婆子出现在南北朝时期,一直流传到近代。

汤婆子的使用方法很有讲究。傍晚时分,人们会将水烧开,注入汤婆子中。一个汤婆子能保温到第二天早晨,第二天还能用里面的温水洗脸。这种一物多用的特点,使得汤婆子在民间广受欢迎。

火盆则是另一种常见的取暖器具。最初的火盆是用泥土制作的,后来才改用铜铁。有趣的是,火盆不仅用来取暖,还衍生出了"薰笼"文化。人们在火盆上方架设竹制的罩子,不仅能烘烤衣物,还能熏香。

唐代大诗人杜甫就写过一首诗:"寒轻今夜fires,更看重衣薰。"描绘了用薰笼烘烤衣物的场景。这种取暖方式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在江南一带尤为普及。

这些饮食和取暖器具虽然各有特色,但在寒冷的冬季,人们还需要一些随身携带的保暖小物件来抵御严寒。

五、独特保暖小物件

唐朝年间,长安城里出现了一位独特的商贩,专门售卖各种新奇的保暖小物件。其中最受欢迎的是一种特制的毡帽,这种帽子采用羊毛毡制成,帽檐向下延伸能够护住耳朵和后颈。据《新唐书》记载,这种帽子很快在长安城内流行开来。

这位商贩还发明了一种改良版的抹额。传统的抹额只是一条缠在头上的布带,而他制作的抹额在布带内层加入了一层细密的羊毛,既美观又保暖。这种创新的抹额特别受到长安城里贵妇人们的青睐。

在靴子的制作上,古人也颇费心思。在河南安阳出土的一座北魏墓葬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双保存完好的布靴。这双靴子的设计十分巧妙,鞋面是双层布料,中间填充了一层细密的麻絮。更特别的是,靴底还镶嵌了一块薄木板,能够有效隔绝地面的寒气。

这种填充式布靴的工艺在民间广为流传。工匠们会根据不同的季节调整填充物的厚度。到了深冬,他们会在靴子里多加一层干草或者碎布,以增强保暖效果。有的匠人还在靴底特意做出凹凸纹路,这样走在冰雪路面上就不容易滑倒。

热水瓦罐则是另一个有趣的发明。在陕西一带出土的唐代瓦罐中,有一种形状独特的器皿。这种瓦罐呈扁圆形,一面略微凹陷,正好贴合人的腹部。人们会在里面灌入热水,然后贴身携带取暖。

有意思的是,这种瓦罐还衍生出了一种取暖方式。商人们在赶路时会带上几个这样的瓦罐,到了休息的驿站,就让店家将瓦罐装满热水。有些机灵的驿站老板专门准备了这种瓦罐,供过往商旅取暖之用。

在江南水乡,人们则发明了一种特制的暖脚筒。这是一种由细竹编制而成的圆筒,里面可以放入热水瓦罐或者热炭。坐在船上时,将双脚放进暖脚筒里,既能取暖又不用担心打翻热水。渔民们经常使用这种暖脚筒,一直延续到近代。

除了这些随身携带的小物件,古人还发明了各种保暖的小玩意。比如温酒壶,这种壶的设计很特别,壶身有双层,中间可以放入热水或热沙。这样既能保持酒的温度,壶身摸起来还是暖和的。

在宋朝以前,虽然没有现代那样便利的保暖方式,但古人通过这些独特的发明,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御寒之道。从精致的皮草裘服到普通百姓的纸裘,从宫廷的地龙火墙到寻常人家的火炕,从围炉煮食到随身携带的暖手宝,每一种方式都展现了古人的智慧。

1 阅读:33
张郃历史文化

张郃历史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