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色第一步,学会认识中医的常色、主色和客色

言身的记事本 2024-09-12 15:10:57

谢老师抬起头,眼里带着和蔼的笑意,“小王,早啊。今天又有什么问题来请教呢?”

小王快步走到谢老师的面前,打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手中的笔早已准备好记录。谢老师常常对小王的勤奋称赞有加,因为每次的教导,小王都记录得一字不漏,仿佛这些内容不仅仅是知识,而是宝贵的经验之传承。

小王皱了皱眉头,思索片刻后问道:“谢老师,您之前讲过望诊中面色的重要性,我记得常色是健康时的面部色泽,您能再详细讲讲这其中的常色、主色和客色的区别吗?”

常色

谢老师微微一笑,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好问题。望诊,尤其是面色的变化,在中医中非常关键。我们先从‘常色’说起吧。”

他站起身,轻轻走到诊所窗前,阳光洒在他的肩头,透过玻璃照在他深棕色的长袍上,让整个人显得精神饱满。“常色,就是健康时面部皮肤的自然色泽。在我们国家,正常人的常色特点是红黄隐隐,明润含蓄。红黄隐隐,意思是面部的红润之色隐现于皮肤之内,由内向外透发,这是一种胃气充足、精气内含的表现。”

小王点点头,迅速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来。他思索了一下,继续问:“那这种红黄隐隐和明润含蓄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谢老师回到桌前,轻轻敲了敲桌面以示强调,“很好,注意这个问题。红黄隐隐代表的是内在的精气充足,而明润含蓄,说明皮肤光明润泽,神采内含,这才是有神气的表现。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脏腑功能正常、精气充盛时,才会有这样的面色。”他翻开手中的《望诊遵经》,朗声道:“你看这里写道,‘光明者,神气之著;润泽者,精血之充’。”

小王细细品味这句话,嘴里念叨着“光明者,神气之著;润泽者,精血之充……”突然,他抬头问:“那为什么有时候我看到一些人,他们的面色并不是很红润,甚至显得有些苍白,却并没有病?”

主色

谢老师笑了笑,坐回椅子上,缓缓道:“这是个好观察。面色的差异确实存在,并不意味着每个人的常色都一样。这就涉及到了主色和客色的概念。所谓‘主色’,是指一个人从出生到老,一生中基本不变的肤色,这与种族、禀赋等因素相关。例如有些人天生肤色偏白或偏黑,这都是他们的主色,就像《医宗金鉴》中所说,‘五脏之色,随五形之人而见,百岁不变,故为主色也’。”

小王又赶紧记录下来,不时用笔轻轻敲打笔记本边缘以帮助自己思考。

客色

谢老师停顿片刻,见小王记下后继续说道:“而‘客色’呢,则是由季节、气候、昼夜等外界因素引起的肤色变化。例如,春季时面色可能稍显青色,夏季则略带红色,到了秋季可能略白,冬季又可能稍黑。这种变化是暂时的,就像《医宗金鉴》里说的‘四时之色,随四时加临,推迁不常,故为客色也。’”

小王在纸上快速地记下这些要点,思路渐渐清晰,但他依然有些疑问,“那么谢老师,这些常色、主色、客色具体在望诊中是如何应用的呢?我们又如何根据这些变化来判断一个人的健康状况?”

谢老师露出了赞赏的神情,“小王,你的思考很全面。你刚才提到的这些变化,正是我们中医在望诊中所要掌握的关键。健康时,常色应是明润含蓄的,而如果主色和客色有所偏离,比如面色黯淡无光、干枯无润,或者突现异常的青、赤、黄、白、黑,那就需要结合其他诊断方法,判断病情。”

谢老师站起身,走到诊所的一张古董铜镜前,指着自己的面庞说道:“比如说,如果一个人突然面色青紫,就可能是肝脏受到了影响,气滞血瘀;如果面色突然苍白,则可能与肺或者血虚相关。这时候,我们需要‘色与脉、症合参’,也就是结合病人的脉象、症状一起分析,才能得出结论。”

小王笔下飞速记录,但依然眉头紧锁。谢老师看出了他的困惑,语气放缓,“小王,你记住,望诊并不是单独使用的,它是四诊中的一部分。我们看色,也要注意病人是否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刚吃过饭、刚运动完,或者是情绪波动,这些都会影响肤色。所以,你在望色时,要学会分辨‘色’的真实含义,避免受到非疾病因素的干扰。”

谢老师见小王如此认真,语气温和地补充道:“你会越来越熟练的,记住,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我们望诊时,要结合病人的整体情况,包括他们的精神状态、体质,以及日常生活习惯,才能准确判断。”

这时,窗外的阳光慢慢转强,洒满整个诊室。小王握紧手中的笔,满怀感激地对谢老师说道:“谢谢您,谢老师,您的教导让我受益匪浅。”

谢老师微笑着拍拍小王的肩膀,“好好努力,望诊是基础,但也是一个细致入微的功夫,只有不断积累经验,你才能真正掌握它的奥秘。”

0 阅读:38
评论列表

言身的记事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