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桑代克的猹
编辑 | 桑代克的猹
格里菲斯的叙事—非线性叙事的主要特征
由于人类长期进化的结果,我们更倾向于“线性”思维的方式理解世界,电影史上的非线性叙事最早可以追溯到格里菲斯的《党同伐异》,这部电影的叙事是四个完全不相关的故事交叉剪。
格里菲斯在电影叙事形式、叙事时空和叙事语言等方面的实验与探索,使电影叙事与荷马史诗、莎士比亚戏剧、狄更斯小说等传统叙事形式明显地区别开来。
他强调以情节结构作为影片叙事的基础,以电影分解时空的方式,以交替蒙太奇的剪辑技巧,让电影与传统艺术的叙事形式有了明显的界限。
这种叙事方式在初期的接受度并不是很高,但随着观众理解力的逐渐提高,这种类型的叙事方式逐渐被广泛利用。
非线性叙事的主要特征即:“非现实的心理结构”代替“现实性的事理结构”、“偶然性”代替“因果性”、“开放结局”代替“闭合结局”、“时空混乱”代替“时空统一”。
《功夫在诗外》以整个事件中后期的情节爆发点为开始,向观众展示了主人公杜建的失败经历,为后文的前因与后果做出了铺垫,打乱了时空排序。
除了整体运用倒叙之外,在非线性叙事中的时间省略和倒退,主要运用创作手段为“闪回”。非线性叙事的主要出发点是非现实的事理,本片中的部分情节也是随着杜建父亲的回忆随意在时间线上跳跃的。
亲情题材剧情片《功夫在诗外》的整体构思故事梗概
22岁的杜建在大学学习的是汽车相关专业,他的父亲经营着一家汽车修理厂。当时大学填报这个专业是为了以后的工作中,父子二人可以多点照应。
刚开始工作的杜建认为父亲即便没有读过书和上过什么学,工作也可以完成得很好,所以就对学习和工作产生了懈怠,在欲望的漩涡中萌生了投机取巧的心思。
杜建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喜欢打游戏,刷视频,逐渐产生以此为主业的想法。几天后,杜建便收到了孵化公司的合作意向,也正是因为这次被骗钱的经历,让杜建开始有了脚踏实地工作的决心。
一次碰瓷事件之后,杜建也看到了自己与父亲之间的差距,理解了父亲那个年代探索知识的不易,从而慢慢成长起来。
片名的隐喻意义本片命名为“功夫在诗外”,出自于《建南诗稿》卷七十八—诗为六艺一,岂用资狡狯?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此句诗为宋朝诗人陆游在逝世前一年,给他的一个儿子传授写诗经验时所作。诗句意为他在最初写诗时,只知道在词藻、技巧、形式上下功夫,人到中年才领悟到写诗应该注重内容、意境、反映人的喜怒哀乐。
学习做诗,不能就诗学诗,而是应该把功夫下在掌握渊博的知识,参加社会实践上。陆游认为:一个作家,所写作品的好坏高下,是其经历、其阅历、其见解、其识悟所决定的。引申到本片中,作者是想通过此诗句来体现《功夫在诗外》中主人公的成长历程,高度概括影片的中心与主旨。
陆游以此诗句来为儿子指引方向,在本部影片中也是父亲与儿子两个角色的成长故事,父亲在生活中不断教导儿子要脚踏实地学习和工作,他认为只有经过砥砺的磨练,才可以获得成长,明白生活的真谛。作者也希望观众可以受到启发,“写诗”不光获得“诗”,更要获得诗外的真功夫。
主题内容表达电影的主题内容表达是创作者想要传递的思想内涵,本片的主题内容即片名“功夫在诗外”。在当今社会我们会发现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行业竞争的加剧,想要成就一番事业不能只顾眼前的工作,而是要修炼诗外的功夫。片名虽然是陆游对写诗的总结,但是古诗的遣词造句是这些诗人在万千世界的孜孜以求。
陆游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但他并不是以写诗为一生的事业,他在政治上也有着伟大的抱负。“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整部影片其实都在探讨磨练的重要性。
主人中在不切实际的梦想与世俗间的不断转换,让他明白脚踏实地才是立足于社会的关键。对于父亲来说,其实他也在不断做着自我反省。“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当孩子们误解父母时,其实父母何尝不在试图走进儿女的世界,正是有了父子的双向成长,作者才得以构建圆满美好的结局。
人是要不断学习和成长的,一部影片的成功也需要其内容的多重意义。本片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融合了青春、成长、家庭等多种元素,希望观众从主人公的蜕变经历中得到共鸣和启发,想要在任何领域中获得成功,都需要身体力行的实践和潜心静气的磨炼。
亲情题材剧情片《功夫在诗外》的人物塑造人物简介
杜建:22岁汽车维修专业毕业,性格开朗,但比较粗心懒惰,日常喜欢打游戏,前期害怕吃苦,后期经过历练变得勤勉。
杜父:45岁汽车维修店铺老板,杜建的父亲,因为喜欢汽车进入行业,认真负责。在生活中,父亲的言传身教时刻对杜建产生积极的影响,但由于二人缺少沟通,关系出现了短暂的裂缝。
人物定位
社会身份定位:在影片创作中,主人公的选择通常没有什么难度。故事需要一个主人公,我们为故事选择一个具体的主人公,这是创作者的共识,主人公的选择阶段,需要尽量回避无法明确讨论清楚的人物类型和与生活环境相隔遥远的陌生人物。在《功夫在诗外》中,作者曾设想为主人公杜建选择铁路维修的职业,但是由于在生活中没有办法寻找相似的人,以及对铁路领域的不熟悉,最终选择以汽车修理为主要工作。
影片中杜父这一角色也占据了大部分比重,为了在影片中创造更多的父子关联,作者将杜建父亲的角色设定为修车店老板,为后面杜建父亲指导杜建修车做出铺垫。
短片相对于长片而言,在很短的时间内,想让观众跟一个人物发生共情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在短片中,有两个甚至多个主人公,可能会分散每个人物身上的表达时间,从而削减观众对人物共情的可能。所以在权衡之下,其他人物所分配的比重较少,主要作用为推动情节。
例如客人2,正是因为他的“无赖”行为,将整部影片的故事情节推到了最高点。
(二)性格定位:《功夫在诗外》中人物性格的塑造主要体现有三个维度,一维是人物处世的外在表现。
杜建在影片初期时,作者将他设定为一个懒惰,不思进取的青年形象,这时他多为逃学,沉迷网络游戏等行为。二维是内心的起伏波。一部影片的主人公不会一直意志消沉,他想要努力工作和学习的决心就是他性格矛盾的关键点。
同时在看到父亲日渐苍老后,留在修车店帮助父亲的举动,也将他的人物性格塑造得更加丰满,每一个人物角色都有着独有的闪光点。
三维是指人物在痛苦和压力下的抉择。杜建的人物性格是处于动态之中的,他的性格变化是可以起到推动情节发展的,他与父亲的关系从平淡到争吵到敬佩一方面制造了冲突,但是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杜建内在的人物性格。
塑造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作者认为是多角度和多方面的,我们可以认为杜建浮躁、幼稚、固执,但也可以看到他积极、孝顺、开朗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