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桑代克的猹
编辑 | 桑代克的猹
情题材剧情片概述亲情题材剧情片的界定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对“家”有着厚重的历史和民族情怀,关于“家”的文本叙事,深埋于艺术创作和观众接受的文化情结之中,成为人们观察中国文化和社会变迁的一个特定视角。随着社会的发展,后现代空间话语的凸显,通过家庭伦理关系的呈现可以透视我们的社会关系,建构人伦情感,作为电影话语空间生成的基本前提。
正如北京电影学院钟大丰教授所言,“电影是情感沟通的艺术”。亲情作为触及人类原生情感最深处的重要情绪因素,能够在爱情、友情等题材电影中凸显亮点并不是件奇怪的事情。比起爱情的酸甜苦辣和友情的真挚喧闹,国内外导演多将亲情剧情类电影放置在一种令人潸然泪下的调性之中。
亲情伦理作为一种天生的血缘关系,不需要太多的解释就能切入正题,而在亲情伦理上的犹豫和挣扎,涉及一种两难的道德处境,更能把观众代入其情、其境,进而引发共情和热议。
剧情片是电影类型中的一种,一般是根据人们现实中的生活和故事改编的,关于亲情的电影属于剧情片的一种,是影视艺术创作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亲情作为一种万物情感,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现代的亲情类剧情片在结构、语法、词汇方面已经成为一门比较成熟的“语言”。在这门语言下,人们创造了很多精品力作,这类题材的剧情片常常发人深思,引人入胜。
亲情题材剧情片的发展现状“我跟你说李焕英同志,你现在就得开始想了。”“想什么呀?”
“想你女儿挣完钱以后你要买什么呀?”
贾玲执导的电影《你好,李焕英》在当下电影界特效吸睛、爱情热谈和主旋律大行其道的时代下为亲情剧情片杀出了一条绝妙的生路,不少主打亲情路线的电影也在这几年亦如它般,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火花风采。
家庭题材剧情片的在近些年来一直受到较大关注,好的作品也是屡见不鲜,鲜活的人物形象以极具代表性的典型特征出现在观众视野,令人印象深刻。
事实上,几十年来,中国家庭伦理片的演变呈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情感表达方式和鲜明的东方美学特征,在影视创作领域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
例如剧情片《以爱之名》,借鉴梳理传统的中国式家庭人物的塑造方式,结合时代的特点,以及对剧本人物台词和形象的分析探讨,再到影像视听领域对人物形象的呈现,最终对家庭题材剧情片的人物塑造形成相对全面见解和观点,以期探索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人物荧屏形象塑造手法和多元化表达方式。
再看这类电影所呈现的东方美学特征,有研究者认为“电影主要画面来塑造形象、表达主题、抒发感情、阐述思维哲理,借助高科技并利用不同焦距镜头、色彩、线条、光影等物质手段合成可视而直观的物化形态一一画面形象,从视觉上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亲情剧情片并未多用特效技能,它们的情感基调和美学特征大多来自色彩和色调的使用上。
就看电影《你好,李焕英》中,无论是影片的开头还是结尾,所有闪回镜头都运用了暖色调,泛黄的画面,映射出贾晓玲跟妈妈在一起一直都是温馨幸福的,也喻示着关于妈妈的回忆都是美好的。
这种视觉处理方式比炫酷的冲击感更能激起人们的情绪,也是这种类型的影片总能在故事最后留下泪点和高光的重要时刻。
总体来讲,亲情题材的剧情片在国内还是有自己的电影风格和类型优势,与亲情联动的其他类型片也总是能积累亮点,引发影评热议。
但从多部文献中可以看出,它的故事内核还是过于老套,思想深度没有随着时代发展有进一步的突破提升。
当前电影市场的节奏还没有真正跟上短视频时代的步伐,但它们深耕高质量内容,影迷黏性依然可以做到极致。
如果亲情剧情片没有更好地提升内容质量,在固有的风格下还是容易陷入循环僵局,更难在新生代媒体的不速到来之际,让自己的缺陷裂缝拉扯得越来越明显,这点亟待优化发展。
导演可以尝试与其他题材进行联动,以跨界跨域的视野多尝试风格突破和内容打造,与时俱进应成为电影人的前瞻目光和发展视野,这样才能继续在亲情类型片中,在电影原野之上,再次呼喊表达出他们的思想境界。
亲情题材剧情片《功夫在诗外》剧本创作亲情题材剧情片《功夫在诗外》的创作理论研究
社会世界的认知—主人公内心和行为影响
心理学家研究表示人类的思维是会以先入之见来引导我们对信息的知觉和解释,我们的感知、解释、回忆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假设和预先判断的影响。在我们的认知里,旁人视角与主观视角往往有着很大的不同,一个简单的刺激就会引发两个人不同的反映。
亲情题材剧情片《功夫在诗外》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杜建在大学期间,沉迷于游戏和网络直播,他开始厌恶学习,并产生了退学的想法。
父亲的悉心教导更是加剧了他在工作中的厌烦情绪,杜建认为这些基本技能在学校已经学习,不需要日复一日的操练。但经过一系列风波和挫折后,杜建逐渐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和父亲的经验丰富。
他开始刻苦练习修车技术,虚心向父亲请教,直到最后领悟了人生的真谛。当社会信息可以做出多重解释时,杜建会先入为主地想到父亲没有读过书,即便在自己的领域小有成就,也可能全凭运气。
主人公的行为影响,有一部分是编剧可以操控的,也就是说编剧也在改变观众对于主人公的认知。
以上称之为”库勒乔夫效应“,这是以一位俄罗斯导演库勒乔夫的名字命名的,这位导演能够巧妙地通过操纵观众的假设来引导他们做出推论,主人公在受到外界影响不断变化的同时,观众对于主人公也会产生新的认知。
主人公的逻辑行为,也可以是社会影响所塑造的。亚里士多德很早就提出,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我们的所说所想都在向他人学习,我们渴望彼此之间建立联系,渴望归属感。
主人公杜建与父亲的本质冲突是他们在成长中所依靠的社会背景不同,有些时候,社会情景所具有的影响力会引发我们做出背离自己态度的行为。关于社会情景的力量我们可以从生活中找到很多证据:喜欢苗条还是丰满的身材,取决于生活的地方和生活的年代。
“侃侃而谈还是沉默寡言,不修边幅还是一板一眼,部分源于文化或种族。更关注自己一个人的需要、愿望和道德,还是更关注于家庭、宗教和公共团体,这取决于受西方个人主义影响的程度。”
社会心理学家黑兹尔·马库斯总结说:“最重要的是人们具有可塑性”,换句话说就是外部的社会力量塑造我们的态度和行为。《功夫在诗外》中父亲与儿子的冲突矛盾,作者并不想表现大众经常提到的“代沟”问题,更倾向于利用成长的社会背景不同,来塑造两个有行为差异的人物。
同时,个人态度和性格倾向塑造了行为,内在的影响力同样重要。“我们并非被动的墙头草,只会随社会风潮摇摆。
内在的态度影响我们的行为。我们对吸烟的态度会影响自己屈从同伴压力而吸烟的可能性;我们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会影响我们帮助他们的意愿。”在面对同样的情境,不同的人可能做出不同的反应,我们可以认为是性格倾向影响了行为。
在当今社会诱惑力较多的背景下,有些人可能会一直坚守自己的本心,《功夫在诗外》的主人公杜建就是被动摇的代表,他个人的内心变化也在推动整个剧情发展。
在一个故事的创作过程中,离不开社会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他完全是关乎生活的,他帮助我们如何了解人的内心,如何影响他人,如何化干戈为玉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