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牛人,把眼镜价格打下来!

大力道历史 2024-08-12 04:20:55

最近有个热搜,说“一副眼镜动辄上千,谁在收割近视眼”。新闻中说,配一副眼镜要上千元,但是镜架镜片采购单价都是几十块钱,接近一千块的差价,都被谁赚了?

身边戴眼镜的朋友确实也都在抱怨,现在的眼镜太贵了,配一次钱包大幅度缩水。全家若是三个人都戴眼镜,集中换一次,一个月工资全没了。还不敢配便宜的,怕给眼睛带坏了。

其实这种情况,古代也有,因为近视眼戴眼镜这件事,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早在北宋,大家就知道用放大镜看东西。到了南宋,外形与现代很接近的眼镜就出现了。南宋文人赵希鹄在《洞天清录》中写道:“叆叇,老人不辨细书,以此掩目则明。”这里的叆叇,就是眼镜。

而叆叇这个词在西晋就有了,“朝云叆叇,晨露未唏”就是西晋文学家潘尼写的。潘尼这个名字听着像外国人,但是他确实是咱们土生土长的祖先。

叆叇本意是指云彩很厚,形容浓云蔽日。用这个词来代指眼镜,大概是因为冬天从外面回来,眼镜上都是雾气,啥也看不清吧。也可能是因为带上叆叇,近视眼眼前的一团迷雾就烟消云散,什么东西都能看清了。

眼镜虽然说在南宋就出现了,但是那时它绝对是普通人高攀不起的存在。从南宋到明朝末年,几百年过去了,眼镜依然高大上。

明朝万历年间一个叫田艺蘅的文人在作品中写道:“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细书,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笔画信明。中用绫绢联之,缚于脑后,人皆不识,举以问余。余曰:此叆叇也。”

田艺蘅说自己读书视力疲劳就戴眼镜,身边人竟然不知道他戴的是什么,从来没看过。他还要解释,说这是叆叇。这证明在明朝万历年间,眼镜不仅是奢侈品,更是稀有物。普通人不要说拥有了,连看都没看过。

到了明末清初,这种情况稍有好转,但是眼镜依然是上层士大夫的专属物品。柳如是的绯闻男友钱谦益官至礼部尚书,还是当时诗坛盟主之一。可就是这样的身份,送给好朋友的礼物竟然也就是一副眼镜,由此可见眼镜在当年的稀有程度。

让眼镜由贵族专属品走向寻常百姓家的,是一个叫孙云球的人。

说起来,孙云球也不是普通百姓。他的父亲孙志儒,曾做过福州、漳州知府,母亲董如兰也是识文断字的知识女性。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他从小就能接触到非常好的教育。再加上天资聪颖,以后参加科举顺利上岸,大概率会和父亲一样成为国家公务员。

但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孙志儒去世后,十几岁的孙云球只能和母亲相依为命,生活条件一落千丈。不久清军南下,整个国家都乱了,他们孤儿寡母更加艰难。迫于无奈,孙云球开始以出售中草药为生。

不过,学霸是不会被困难打倒的。攒下一点钱后,孙云球就开始发展兴趣爱好。他精通器械制造,还特别喜欢数学,没事就自己练习测量。当地县志说他“精于测量,凡有所制造,时人服其奇巧。”而这些特长,都为他日后制作眼镜打下基础。

前面说过,孙云球的母亲识文断字,没事就喜欢看书。但是人上岁数之后眼力就跟不上来,眼镜又太贵了他们买不起,孙云球就想给母亲做一副眼镜。

当时杭州已经有了我国最早的眼镜制作中心,孙云球就去杭州拜师学艺。在学习的过程中,他把几何、算数、测量的知识融入到眼镜制作中,又通过娴熟的机器制作方法,没几年时间就青出于蓝,不仅牢牢掌握了“磨片对光”技术,还创造性的用水晶材料磨制成镜片,又制作出了磨制镜片的牵陀车。

后来,他看到来配眼镜的人年龄、度数、近视远视都不一样,又对症下药,逐渐研究出存目镜、万花镜、鸳鸯镜、放大镜、幻容镜、夜明镜、千里镜等不同功能的眼镜,让眼疾患者有了更多选择。

最重要的是,他把眼镜的价格打了下来。

他把自己的经验写成一本书叫《镜史》, 在这本书中,他毫不吝惜的分享了各种制作眼镜的方法,其它商家用这些方法制作眼镜,又快又好。产品多了,价格自然也就下来了。

明末清初的时候,眼镜还是达官贵人间的奢侈品。可是到清朝顺治年间,每副眼镜竟然五六钱就能买到。最便宜的,二三分就能买一副。普通人完全能买得起,并且不用像咱们今天这样,配一副眼镜要心疼好久。

0 阅读:0

大力道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