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个名叫清平村的地方,村长孙富贵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清平村是个不大不小的村子,四周是一望无际的田野,田野里种满了金黄的麦子和翠绿的蔬菜。村子里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一排排砖瓦房,村中央有一棵古老的大榕树,那是村民们休憩聊天的好去处。
孙富贵是个身材魁梧的中年男人,皮肤黝黑,脸上总是带着憨厚的笑容。他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蓝色布衫,一双黑色布鞋总是沾满了泥土,那是他经常在田间地头奔走的印记。
一天,村里的刘二嫂急匆匆地跑到村委会找孙富贵。“村长啊,你可得给我做主啊!”刘二嫂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说道。
孙富贵放下手中的文件,赶忙迎上去:“刘二嫂,你这是咋啦?有啥委屈慢慢说。”
刘二嫂哭诉着说:“村长啊,我家那几亩地和隔壁老赵家的地挨着,这老赵他家的牛老是跑到我家地里去糟蹋庄稼,我跟他说了好多次了,他就是不管。这眼看就要收成了,再这么下去,我这一年可就白干了啊。”
孙富贵皱了皱眉头,安慰刘二嫂说:“刘二嫂,你先别着急,我这就去找老赵谈谈。”
孙富贵来到老赵家,老赵正在院子里编竹筐。看到村长来了,老赵赶忙站起来:“村长,你咋来啦?”
孙富贵笑着说:“老赵啊,我来是为了你家牛的事儿。你家牛老是跑到刘二嫂家地里去,这可不好啊。大家都是邻里乡亲的,要互相照顾。”
老赵有些不以为然:“村长,那牛又不是我故意放过去的,它自己跑的,我也没办法。”
孙富贵严肃起来:“老赵,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可以把牛圈修得更牢固些嘛。你想啊,如果刘二嫂家的鸡老是跑到你家院子里啄粮食,你心里会好受吗?”
老赵听了村长的话,低下头想了想:“村长,你说得对,是我疏忽了。我这就去把牛圈加固,再给刘二嫂赔个不是。”
孙富贵满意地点点头:“这就对了嘛,咱们村啊,就是要大家和睦相处,这样才能发展得好。”
过了些日子,村里要修一条通往外面的水泥路。这可是个大工程,资金有些紧张。孙富贵就召集村民们在大榕树下开会。
“乡亲们,大家都知道,咱们村要想富,就得先修路。现在资金有点缺口,我想大家能不能凑一凑啊?”孙富贵站在树下,大声地对村民们说。
村民们开始议论纷纷。
“村长,这修路由村里出就行了,为啥要我们凑钱啊?”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提出了疑问。
孙富贵耐心地解释:“小伙子啊,村里的钱有限,如果大家都出一点,路就能早点修好。等路修好了,外面的车子能进来,咱们的农产品就能卖出去,大家的收入都会增加的。”
村里的老教师王大爷站出来说:“村长说得对,这是为了咱们村的长远利益着想。我愿意出一份钱。”
在王大爷的带动下,村民们纷纷响应,你一百我五十地开始凑钱。
孙富贵看着积极的村民们,眼眶有些湿润了:“谢谢大家啊,咱们清平村一定能越来越好的。”
修路的工程开始了,孙富贵每天都在工地上监工。他戴着一顶草帽,拿着一个本子,记录着工程的进度和遇到的问题。
有一天,工地上的老张对孙富贵说:“村长,这水泥不够用了,得赶紧再进一批。”
孙富贵立刻打电话联系供应商,可供应商说最近水泥价格上涨,而且货源紧张。
孙富贵没有放弃,他四处打听,最后跑到邻村的一个朋友那里,终于解决了水泥的问题。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水泥路终于修好了。通车的那天,村民们在村口放起了鞭炮,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孙富贵站在路边,看着来来往往的车辆,心中充满了自豪。他知道,清平村的未来充满了希望,而他这个村长,要继续带领村民们走向更加富裕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