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个男子很爱鸽子,他的鸽子都舍不得送人。一个长辈问他饲养了多少鸽子,男子以为长辈也是爱鸽之人,就忍痛送了他两只。几天后,男子再见到长辈,他关心鸽子怎么样了,长辈却说:“味道挺好的。”
喜爱鸽子的人叫张生,他在家中养了很多品种的鸽子,而且还分着不同的季节喂养不同的饲料。
有一天,有一个白衣少年来找他。他说:“我从远方而来,听说先生是喜好鸽子的人,您养的鸽子也最为齐全,可以带我去看看吗?”
张生听说这个白衣少年也是爱鸽之人,就带着他去看自己的鸽子。
张生养的鸽子品种确实丰富,一眼望去,五彩缤纷,好像灿烂的云霞。白衣少年说:“你养的鸽子确实特别,我也养了几只鸽子,不知先生有没有兴趣去看一看。”张生心向往之。
张生跟着白衣少年出门,他们来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张生有些害怕,但是此时白衣少年学着鸽子的叫声唤来了两只白鸽。
张生看到鸽子并无特别之处,有点失望。白衣少年变化鸣叫的声音,两只白鸽居然随着他口中的声音翩翩起舞。张生觉得有些神奇。
白衣少年变换不同的音乐,就飞出不同的白鸽,还会表演不同的舞蹈,张生看如痴如醉。后来,白衣少年却突然停下了音乐。白鸽陆续飞走。
张生求白衣少年,送他一些神奇的白鸽,少年没有答应。看着白鸽都要飞走了,张生停下了请求,他先看白鸽们飞走,直到再也看不见为止。
张生继续请求,白衣少年送给了他两只鸽子,让他好好照顾。白衣少年也化作白鸽,飞走了。不久之后,张生的家人就打着火把在这里找到他。
回到家中后,张生精心地饲养鸽子,大家都知道张生得到两只名贵的鸽子,都想来看看,但是张生不给看。好不容易,两只白鸽生下了6只小鸽子,正好3公3母。不管谁来讨要,张生都不给。
有一日,父亲的高官朋友到张生家拜访。看到他养的鸽子,就问他:“你养了多少鸽子啊?”张生以为伯父也是爱好鸽子的人,但他舍不得把鸽子送给他,就敷衍了两句。
后来他一想伯父毕竟是长辈,自己不该怠慢,就用最好的鸽笼装了两只最好的鸽子送他。
几天后,张生在街上遇到了伯父,他很关心鸽子就问:“鸽子怎么样了?”高官说:“味道非常肥美。”
张生愣住了,他说:“您把它给红烧了?”高官说:“是啊。”
张生气极了,他说:“这可是极其珍贵,千金都换不来的鸽子”高官说:“哦,它的味道和一般鸽子也没有什么差别。”张生被气到无语了。
后来,白衣少年来了,他对张生说:“我念你是爱鸽之人,所以才把孙儿托付给你照顾,但你却把它们送进锅里,现在我就要带走它们。”
于是张生家的白鸽都消失了,张生心中懊悔。后来,张生把自己所有的鸽子送给了知己,自己再也不养鸽子了。
这个故事来自《聊斋志异》——鸽异,主要讲述了看到张生照顾鸽子很好,鸽子的祖父就化作白衣少年来找他,还送给了他两只珍贵的鸽子,但是张生碍于人情送给了伯父两只,结果伯父却把人家给红烧了的故事。
鸽子在不同的人手里,有着不同的意义。对张生来说,鸽子是无价之宝;但是对伯父来说,再名贵的鸽子也不过就是盘中餐。张生把鸽子送给他,就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这就告诉我们,好的东西一定要送给懂它和珍惜它的人,对于不懂欣赏的人来说,再好再珍贵的东西都没有意义。他们发现不了东西的好处,就不会好好收藏它们。那么珍宝也展示不出它的珍贵之处。
不怪白衣少年要生气,张生送掉的是鸽子,但是它失去的却是家人。张生并不是故意的,但是这样碍于人情犯错,他以后一定还会有不少,所以,为了避免更多的鸽子受到伤害,白衣少年就带走了自己所有的家人。
张生心中也在懊恼,可是他没有反思该如何照料好它们,却把剩下的鸽子都给了朋友。他这做法也太不负责了。论照顾鸽子没有人比他更擅长了,朋友得到了鸽子不可能像他这样爱惜和照顾,那么鸽子们的命运说不定照旧成了盘中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