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个男子找寻失散多年的妹妹。有一天,他在青楼外看到一个女子很像妹妹,他花了很多钱,终于单独见她一面。女子看到他,就开始宽衣解带,接下来的举动更让男子羞得满脸通红。后来,男子获罪,女子跟他一起走。
这个男子叫做姚乙,他的妹妹叫做姚滴珠。妹妹嫁给了隔壁村的潘大郎,可是新婚之后不久,妹妹离开潘家不知去向了。
潘大郎家过去也是贵族,可是现在却落魄了,他们家只有靠他挣钱养家,所以他才新婚两月就出门做生意。
姚滴珠从小娇生惯养,不太会做家务。潘大郎在家时,公婆不太让她做家务,可是等他一离开家,家里的伙计都交给了姚滴珠。有一日,姚滴珠倒晚了洗脸水,就被公婆一阵数落。
姚滴珠从来都没有受过这种闲气,她就想回家找父母帮忙。有一日,趁着公婆还在睡觉,她就偷偷跑到渡口去了。
姚滴珠想要坐船回家,可是船夫却告诉她,她一个女子不便出行,不如等他去禀告她的父母前来接她。姚滴珠不懂世事,就跟着船夫去了。
这船夫不是好人,他是一个人贩子。他把姚滴珠带回家,还找来一个老婆子给她说道理,姚滴珠就同意他们把她另外嫁给一户人家做小妾。大户人家的不敢把她带回家,于是就养在船夫家,他三五不时过来小住。
话分两头,姚滴珠的公婆起床后,才发现媳妇不见了。他们想着她可能回娘家去了,就写信召回潘大郎,一起去姚家要一个说法。
可来到姚家,才知道姚滴珠没回家。潘家把姚家告上公堂,县令大人责令姚家找回姚滴珠,不然就要受到惩罚。
没有办法,姚滴珠的哥哥姚乙,就贴出布告悬赏找妹妹。可两年过去了,都没有音讯。
有一次,路过一个青楼,姚乙看到一个和妹妹很像的人。他花了很多钱,才有机会单独见这个女子一面。
姚乙在房间等她,可女子一来到房间就宽衣解带,姚乙害羞地脸通红,赶忙阻止了她。
姚乙说明来意,才知道女子叫郑月娥,她只是相貌同妹妹一样,声音和名字都不同。
姚乙要是在找不到妹妹,就要吃官司了。于是他请求郑月娥帮忙扮演他的妹妹,作为回报他可以为她赎身。
郑月娥被姚乙感动,而且也能得到自由身,就答应了。
姚乙带着郑月娥到衙门销案,郑月娥假扮姚滴珠去了潘家。才过了两天,潘大郎就察觉到郑月娥不是姚滴珠,于是他重新去找县令。
县令确认他所说为真,但是要让不要声张,对外就说人找到了,然后他们在暗中在布告栏张贴告示。
渔夫不放心悄悄去查看布告,他奇怪的举动暴露了自己,于是县令顺藤摸瓜就找了姚滴珠。
后来,姚滴珠回到了潘家,可是姚乙因为欺骗县令,就被判流放。郑月娥感念他救了她,于是就跟随他一同前去。
这个故事来自《初刻拍案惊奇》,主要讲述了姚滴珠因为在婆家受气,就离家出走,后被船夫卖给别人做小妾;丈夫把哥哥告上衙门,哥哥就到处找她。哥哥看到一个青楼女子很像妹妹,就让她假扮妹妹回潘家的故事。
在故事里,姚滴珠真是一个很傻的姑娘,她从小被家里保护得太好了,所以都不知道这个世界的险恶,她就属于被别人卖了还替人家数钱的人。幸好,丈夫潘大郎和县令大人查出真相,找回了她,不然她这辈子就遭殃了。
所以,对于孩子的教育,还是要全面。不仅仅要保护他们平安长大,还要教会他们如何保护自己,知道世事险恶,知道不要轻信他人,都是很有必要的事。女孩子在外受到危险比男孩子多,所以一定要教会她们防范坏人。
哥哥姚乙也是一个自私的人,他为了不受官司,就找来同妹妹一模一样的郑月娥代替她。他和郑月娥之间算是交易,他给她赎身找回自由,她帮他演一出戏。
有了这个假妹妹,姚乙就不再找寻自己的妹妹了,他也是一个狠心的哥哥。不过,话说回来,他找了两年都没有找到妹妹,估计也想恐怕找不到了,所以他才会出此下策。
不过他为郑月娥赎身,也给他自己带来的幸运。他被县令判流放,郑月娥感念他救了他,还跟着他一起去,他也算是有人陪他同甘共苦了,这也是他不幸中的万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