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实施过程中,面对新需求,评估判断时,并非YesorNo,也不要当作是单纯的技术动作

微操作 2025-02-15 09:58:36

先要确定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商业行为,而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行为,并且这跟需求大小是否简单没有关系;

通常我们会说,项目在交付的过程中,实施人员最贴近客户,最懂客户,是商业价值持续产生的最短半径;但很多时候,商务会发现,一个项目做完之后,客户短期内都没有二次经营的机会了,是因为在实施的过程中,技术不知不觉中就做了很多他们认为是顺手的事;

在项目交付过程中,新需求的产生几乎是必然的;必须要做好两件事:心中有数、引导客户;

心中有数:

判断需求可行性(技术实现重参数配置,轻客户化代码定制开发,会不会受其他外在因素影响,比如客户制度匹配);判断需求必要性(是公司需求还是个人需求,是否真实,是否有必要做,是当前要做的需求,还是对于将来的期望值,需求是否超出合同范围);是否有备用方案;

引导客户

引导客户接受需求变更与增加,本质上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商业价值增值行为,是需要通过一定利益互换,最终才能实现双赢:

对待项目中新需求的方法可以参考如下:

锁定项目边界,建设价值导向的沟通原则

核心逻辑:将需求变更从“技术讨论”升级到“商业价值共创”,让客户意识到新需求的本质是“追加投资”而非“免费服务”;通过快速展示阶段性成果,强化客户对原始目标的承诺。

操作步骤:

1、合同解读:做好项目合同解读,明确需求边界,制定项目初始目标,明确变更与新增的增值付费或二期建设;

2、敏捷交付:定期汇报成果,与客户确认前期成果内容,控制新需求或者返工带来的高成本投入(例如:按计划执行,截止本次汇报已完成XX内容,目标完成率70%),造成既定事实的返工压力;

3、量化价值:用数据证明新需求对客户业务的影响(例如:“增加XX功能可提升部分数据自动集成汇总效率,但需要异构集成,定制开发,延长工期2周,投入成本增加20%”);

4、对标ROI:设立需求优先级分析,将需求与客户战略目标挂钩,让客户权衡利弊,自行选择(例如:“您提到明年要建分公司,集团化管理,是否可以先做接口预留,分公司成立后根据根据具体业务形态再来设计,以适应变化”);

5、示例话术:“张总,这个需求确实能优化数据体验,但需要追加人员投入的预算和2周时间。我们可以一起评估:是按现有计划确保项目上线,还是调整优先级?”。

6、关键话术结构模板

通过这套组合拳,避免陷入“Yes or No”的被动局面,不仅能化解需求变更的冲突,更能将客户转化为共同创造价值的伙伴。最终目标不是“拒绝需求”,而是“让客户学会用商业思维提出需求”。

2 阅读:8
微操作

微操作

企业管理软件,职场故事,差旅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