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战国时的纵横家,首推张仪,其次苏秦,一个是连横的鼻祖,一个是合纵的祖师爷,二人在战国初期将天下搅得天翻地覆,诸侯为之侧目。
张仪两为秦相,多次出使山东六国,以连横之术破合纵之策,尤其是玩楚怀王于股掌,尽显大宗师风范。
而苏秦佩6国相印,游说六国合纵御秦,使秦兵15年不敢出函谷关,机谋权变为一时之魁首。
二人经常被世人认为是势均力敌的绝代双骄。
但实际上二人根本算不上同一时代的人,根据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一部名为《战国纵横家书》的记载,两者的年龄相差好几十岁,张仪死于公元前309年,苏秦则是25年后的前284年去世,二人根本不可能成为搞“合纵连横”的对手。
与张仪斗法的实际另有其人。l
他就是分别在秦、魏、韩三次为相的公孙衍。
公孙衍是魏国阴晋人,前340年在魏国为将,担任 “犀首”一职,曾建议魏惠王明与齐交好,实暗交楚国,后来齐楚爆发徐州之战,魏从中渔利,公孙衍一鸣惊人。
不过,后来公孙衍在魏国干得不爽,就跳槽跑秦国来了。
在此之前,秦惠王把卫鞅给抹了,但基本上是“对人不对事”:变法“领袖”被杀,变法的政策则继续执行,秦国也在一天天长大!
作为一个新君,秦惠王最大的梦想,就是继承先王遗志,收复河西失地、冲出函谷险关,与中原强国一争高下!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秦国当时面临的问题并不少。
秦国的西面和北面是少数民族的游牧区河西走廊,西面是戎,北面是狄,不仅有飞沙走石的戈壁、黄沙漫天的沙漠,还有一望无际的草原。
秦国的南面是巴国、黔中等蛮夷聚居地,此处崇山峻岭、易守难攻,“野人”多,野兽更多。
秦国的东面则是魏占领的河西、函谷关,魏国就是凭借黄河、崤山天险,关了秦国整整25年的“禁闭”。
面对这样的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立志一雪国耻、问鼎中原的明君,秦惠王求贤若渴,所以公孙衍一到秦国,便被任命为大良造,这也是当时秦国最高级别的武官,它的前任就是鼎鼎大名的商鞅,可见秦惠王对公孙衍多么的重视,这可能也是公孙衍弃魏归秦的根本原因(史书并未提及)。
对于秦国迫切的东进问题,新官上任的公孙衍经过认真细致的分析,很快就向秦惠王递交了一份可行性研究报告。
他在报告中指出,此时正是收拾魏国的大好时机,原因有四:
其一,从桂陵之战开始,魏国屡战屡败,现在就是一只“纸老虎”。
其二,魏国无精兵良将可用,在河西地区防守薄弱,秦军可以乘虚而入。
其三,“徐州相王”使魏国的政治地位跌入谷底,心理上不堪一击。
其四,楚、赵正忙着收拾齐国,不管西边的闲事。
“天赐不取,反祸其身”,秦惠王当机立断,任命公孙衍为将,兴兵伐魏。这是“徐州相王”后,秦对魏的第一仗,秦惠王、公孙衍万万没想到,魏国这只“纸老虎”,居然还是餐巾纸做的!秦军刚杀过来,阵势都没展开,魏就宣布停火、割地求和。而割的地方就是公孙衍的老家——阴晋。
对公孙衍而言,“光复”故里,是人生的一大辉煌。对于秦惠王而言,将阴晋收入囊中,实际上是扫除了东进的一大障碍。因此,喜形于色的秦惠王当即下令,将阴晋改为“宁秦”。
既然魏国这么好打,那就继续打!前331年,公孙衍再次出兵攻魏,这一次规模更大,大军横扫整个河西地区,“餐巾纸老虎”魏国根本招架不住。秦军俘虏了魏军主将龙贾,斩首8万人,魏国被迫将整个河西都“归还”给了秦国。献公、孝公两代君主都没能实现的宏愿,在惠王的手中实现了。
秦国越来越猛,魏惠王坐不住了。他必须想一个办法,扭转秦国咄咄逼人的攻势。
有人建议反攻过去——说得轻巧!要能打得过,还能被揍得这么惨?有人建议割地求和——鼠目寸光!秦国贪得无厌,总有一天会把魏的土地割完,那跟亡国有什么区别?
打也不行,和也不妥,那怎么办?思来想去,魏惠王拿出了一个解决方案——用钱砸!砸谁?——公孙衍。
收到贿赂,“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公孙衍还是很讲职业道德的,立即向秦惠王建议:魏国已经是只死耗子,榨不出什么油水了,没必要浪费秦国的时间和精力,现在大秦的西面不稳当,有必要先把后院打扫干净。
秦惠王想了想,好像也对,老盯着一只死耗子干吗,于是准备收拾西戎。
魏惠王用钱换来了喘息机会,但还没来得及高兴,一个叫张仪的人出现了。张仪一来,公孙衍惨了,魏惠王更惨。
张仪一来,就向秦惠王提出:魏四面受敌,正是“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之时,公孙衍让您跑野地里练长跑,是别有用心。
秦惠王本来还有点踌躇难定,张仪又加上一剂猛药,说,公孙衍这家伙是魏人,表面上给秦服务,实际上心向魏国,这是“顾私利而忘公义”。
秦惠王如梦方醒,当即命张仪为客卿,收为“心腹智囊团”,并逐渐疏远了公孙衍。前328年,张仪随公子华伐魏,取得蒲阳大捷,逼着魏割让上郡15县。同年,秦惠王设宰相一职,由张仪担任。曾经备受信任的公孙衍更受排挤,只能拍屁股走人,灰溜溜地回到了自己发家的地方——魏国。
魏惠王连吃几顿 “铁板烧”,先后丢失了阴晋、河西、上地等军事要地,西面完全暴露在秦军的威胁之下。苦不堪言的他深感无人可用,因此求贤若渴。如今,做“铁板烧”的大厨主动投魏,魏惠王不记前仇,任公孙衍为将,准备还几份“铁板烧”给秦国。
拜公孙衍这位“大厨”所赐,如今的魏国已经是千疮百孔、危在旦夕。公孙衍亲手造成这样的悲惨局面,又亲手来收拾这个残局,真是“造物弄人”!
但是,公孙衍来不及感慨这么多,秦惠王重用张仪,必然会进一步打压魏国,他必须采取果断措施,快速扭转魏国的被动局面。
公孙衍考虑再三,认为:如今的魏国只有一条路可走——“傍大款”,首选当然就是号称“第一强国”的齐国。公孙衍相信,有齐在背后撑腰,秦国就不敢轻易对魏动武了。
想法虽好,但现实的问题却是:没有实在的好处,齐国凭什么要给你撑腰?因此,为了让齐国感到有利可图,公孙衍必须找一个牺牲品。找来找去,最终把目标指向了倒霉的赵国。
前327年,公孙衍联络了齐国的将领田盼,就是当初跟着孙膑出兵,取得马陵大捷的副将之一。他动员田盼一起去赵国“打贫农分田地”,并信誓旦旦地保证:以赵国那点家底,咱们各出5万军队,5个月就可以完事儿!
田盼闲着也是闲着,就爽快的答应了,两家合兵一处,浩浩荡荡杀向赵国。结果,无辜的赵国被揍得鼻青脸肿,大将韩举战死桑丘,平邑、新城也陷落。齐国尝到甜头,兴趣更浓,做起了魏国的后台,公孙衍主导的第一次“合纵”有了眉目。
然而,齐、魏联手很快便引起了张仪的警觉。秦国倒不是替赵国打抱不平,而是担心得了便宜的齐、魏“得陇望蜀”,如果再拉楚国入伙,说不定哪天也会阴秦国一把。
为了破除公孙衍“合纵抗秦”的诡计,张仪开始对魏采取行动。前327年,张仪向惠王建议笼络魏国。张仪认为,焦、曲沃两座城池在黄河以东,秦防守不便,不如索性物归原主,让魏放松警惕。
秦惠王采纳了张仪的建议,秦、魏的关系有所缓和。前326年,赵肃侯去世,各国国君前往邯郸参加葬礼,接着又在龙门会盟,期间,魏惠王小动作不断,先后秘密与韩、赵结盟,做好两手准备。
魏国的小动作没能瞒过张仪,他建议秦惠王先在上郡修筑要塞,又在前324年,突然出兵攻魏,夺取了通往中原的门户——陕(今河南三门峡),次年,又拉拢齐、楚在啮桑会盟,孤立魏国。
魏惠王害怕了,只能服软,依附于秦。魏、齐、楚尚未完全形成的第一次“合纵”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公孙衍不得已,只得退而求其次——拉拢韩、赵、燕等二等强国“抱团取暖”。
小国结盟以求自保,应该不会引起秦国的强烈反应。公孙衍没想到,虽然张仪这次确实没鸟他,但“合纵”还是以失败告终。
前323年,公孙衍成功联络韩、赵、燕三国参与“相王”,自不量力的中山国也跟着瞎起哄,这就是著名的“五国相王”。
五国之中,只有魏早在前344年就称王了,因此“五国相王”实际上是提升了韩、赵、燕、中山的政治地位。韩是魏的传统盟国,而赵、燕、中山得到了名誉上的好处,自然也乐意跟着魏国混。于是,由一群二等小国组成的同盟形成了,这是公孙衍谋划的第二次“合纵”,也是战国时期第一次有多国参与的大规模“合纵”。
但这次合纵,最大的问题还是中山国的参与,魏国就不用说了,战国初期的第一强国,韩、赵、燕的实力也不弱,称王也勉强说得过去,但中山国这样的货色都称王,一下子就降低了“王”的身价。
《战国策》记载了当时齐王的反应:“寡人羞与中山并为王。”也就是说,中山国“小屁孩”一个,也敢跟老子平起平坐!是可忍孰不可忍!
大国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齐国把矛头指向了不知天高地厚的中山国,准备发兵收拾这个“小屁孩”。最后还是中山国一个叫张登的谋臣贿赂田婴,巧施妙计,让齐国的计划流产,保住了中山国的命。
南面的楚国也按捺不住怒火,要收拾魏国这个始作俑者。就在“五国相王”之后不久,楚怀王发兵北上,在襄陵大败魏军,横扫魏国的八个城池。
最终,由于楚国的武装干预,公孙衍策划的“合纵”再一次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魏国两次组织“合纵”都以失败告终,魏惠王对力主“合纵”的公孙衍也失去了耐心和信任。张仪很清楚,诸侯频繁“合纵”的根源,在于秦对魏的军事压力过大,让魏“病急乱投医”。如果这个压力不解除,就算没有公孙衍,搞“合纵”的也会大有人在。因此,张仪决定亲自出马,给“合纵”来一个“釜底抽薪”——搞“连横”,拉魏国入秦国的伙。
前322年,秦惠王对外宣布免去张仪的职务,张仪来到魏国,游说魏惠王跟着秦国混,搞“连横”。
张仪通过分析魏国所处的地理位置、政治环境,向魏惠王“讲事实、摆道理”,让魏国依附秦国。
从地理环境看,魏处于中原腹地,又无天险可守,无论魏愿不愿意,这里必然是各大国较量的“战场”。
从政治环境看,魏国力衰颓,只有依附大国才能生存。但魏无论倾向于哪一家,都会遭到其他诸侯的攻伐。
基于这样的形势,张仪恐吓魏惠王,说秦国只要出兵,立马就能断绝魏与齐、楚、赵等“合纵”国的联系。如果再拉上韩国一起打,便能把魏国一口吃掉。
恐吓完了就是拉拢,张仪又替魏惠王分析,说魏如果依附秦,楚、韩两国绝对不敢乱动。秦国真正要对付的是楚国,如果魏国背靠大树,帮助秦收拾楚,实际上也是为魏国自己打江山,何乐而不为?
张仪说得很诱人,但魏惠王对秦国的底细再清楚不过,所以打死也不同意,说你秦国夺了我魏国这么多土地,现在想打楚国了,就来拉我入伙,给你打头阵。要入伙也行,先把土地还回来。
魏国软硬不吃,秦惠王怒了:拉你入伙是看得起你,别不识抬举!想要土地是吧?有本事来抢!
于是,为了配合张仪在魏国的行动,秦惠王出兵讨伐魏国,一举夺取了曲沃、平周两座城池。旧的失地没要回来,反而又丢了更多的地盘,魏惠王这才乖乖就范,拜张仪为相,公孙衍再次出走。
此时,张仪名义上是魏相,暗地里却与秦国联络,实际上是同时执掌两国相印,秦、魏第一次“连横”正式形成。秦国拉拢了魏以后,暂时扫除了“合纵”的心腹大患,又将目标转向最东边的齐国。
前322年,秦向魏、韩借道,进攻齐国。刚刚继位一年的齐闵王任命匡章为将,组织齐军抵抗。
这仗打得也有趣,由于实力相当,谁都不敢贸然进攻。于是,两军就在前线安营扎寨搞“静坐”,你盯着我、我盯着你,就是不动手,只派使者频繁来往其间。
匡章让一些人穿着秦军的衣服,混入对方军营“潜伏”,有些人不明就里,怎么能在秦国的营地里看到一些老面孔呢?以为匡章率领齐军准备投降,于是就告到了齐闵王那里。
告状的人一个接一个,但慧眼识人的齐闵王一概不理。很快,匡章见时机成熟,趁乱进攻,一举打败了劳师以远的秦军,秦国这次长距离攻齐没有得逞。
“连横”的第一炮打成了哑炮,极大鼓舞了魏国内部的“合纵派”,亲齐势力再次抬头。受到威胁的齐、楚两国也强烈要求魏惠王驱逐张仪。张仪随即被驱逐回秦,公孙衍也回到了魏国,官复原职。
公孙衍继续游说诸国,争取第三次“合纵”。由于齐、楚已经感受到了秦的威胁,这一次游说相当顺利,“合纵”之势很快形成。
前319年,魏惠王去世,襄王继位,秦国趁魏国新丧,出兵夺取鄢陵,促使襄王更加坚定地执行“合纵”路线。
前318年,为了体现“合纵”的力量,公孙衍纠集三晋、燕、楚5国联兵,准备攻秦。
秦惠王曾说这些国家搞“合纵”是“连鸡”,还真是一针见血、一语中的!当年的“五国相王”成了一场闹剧,如今的“五国攻秦”也好不到哪里去。
楚、燕两国先掉链子,刚一出兵就甩下一句:“家里有事,先走了”。只剩下毗邻秦国的韩、赵、魏三兄弟执行了原定的作战计划。
但是,三晋联军气势汹汹的到了函谷关,刚见到秦军,就竞相换成倒挡——油门一轰,比谁逃得都快。
秦国正愁找不到机会打架,送上门的鸭子当然不会轻易放走。三晋联军一触即溃,秦军乘胜出关追击,把这窝“连鸡”打得抱头鼠窜。魏国被打得最惨,机灵的魏襄王眼看形势不对,立即放弃“合纵”,转而向秦国求和。
“五国攻秦”,当头的是魏国,如今老大都降了,还抵抗个什么劲?于是韩国宣布停火,收摊回国。楚、燕虽然没出兵,但毕竟挂了号,也跟着与秦讲和。声势浩大的“五国攻秦”就这样被打成了“树倒猢狲散”。
秦国一直都在找机会出兵中原,但这一次却爽快地答应了求和,原来
公孙衍在秦国后院放的一颗“定时炸弹”响了。这颗“炸弹”就是秦国西面的小国义渠。
有一年,义渠君到魏国访问。公孙衍认为这是一次给秦国上眼药的机会,于是就对义渠君说:“中原各国不打秦国的时候,秦王就要收拾你们义渠,一旦中原对秦国开战,秦王又会用重金来贿赂你。”
前327年,秦惠王曾以武力迫使义渠君臣服,这种倚强凌弱的强盗行为,始终让义渠君耿耿于怀。
五国攻秦时,公孙衍的预言应验了,秦惠王果然赠送给义渠君一份厚礼。义渠君对公孙衍的判断力佩服得五体投地,也对秦国的反复无常深有感触。于是,趁着秦国出兵抗敌、国内空虚之机,率兵偷袭秦国,并在李伯(今甘肃天水)取得胜利。
面临两线作战的秦国一下子慌了手脚,正值四国求和,也就顺着台阶下来了,抽出一部分兵力回国收拾义渠。
秦国为什么还在函谷关留下一部分部队呢?除了收拾小小的义渠用不了这么多人以外,更重要的是因为五国之中,只有四国服了软,“一根筋”的赵国还在死扛。秦国抬头一看,别人都退后一步,你赵国还在那儿傻站着,这不是找打吗?
于是,秦军马不停蹄地杀奔赵国,坐一旁看热闹的齐国这时候也来劲了,跟着秦国去打太平拳。在秦、齐两大国的联合蹂躏下,做事慢半拍的赵国损失了八万多军队,将领阵亡殆尽,为魏国背了一个大黑锅,第三次“合纵”再次瓦解。
攻秦失败,公孙衍彻底失去了魏襄王的信任,在魏国的日子又不好过了。大臣田需趁机向公孙衍发难,夺了他的大权。公孙衍坐上了冷板凳,没法再混下去,就去投了韩国。
前317年,公孙衍被韩宣惠王拜为宰相。
此时,魏国的新任宰相是田文,齐国的宰相是田婴,俩人是父子关系,公孙衍认为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便开始谋划第四次“合纵”。
公孙衍的一举一动,始终被张仪注视着。
前几个回合,都是公孙衍先出手,张仪再应对,这一次,张仪决定“先下手为强”,他的招数很简单:枪打出头鸟、杀鸡给猴看。
秦国打韩国,就跟捏死一只蚂蚁一样,如果其他国家不帮忙,韩国想临死叫一声的机会都没有。秦军所向披靡,在修鱼歼灭韩军八万多人,生擒韩军主将申差,韩国危在旦夕,秦惠王“连鸡”的论断再次被证实——诸侯振恐,没有一个诸侯敢站出来帮韩国的忙。
韩宣惠王急了,公孙衍只能先解决燃眉之急,他建议祸水南引,拉楚国下水。他求和割地加联秦伐楚。
公孙衍看得很准,秦国一直都把楚视作主要竞争对手,但苦于隔着巴和黔中两大蛮夷,始终下不了手。现在秦军在韩,韩又与楚接壤,伐楚一下子变得简单了。
于是,秦韩很快达成了和谈的初步意向。楚怀王得到消息,立马就傻了:秦国不是搞韩国吗,怎么搞来搞去,俩人手牵手冲我来了?
怀王虽然有点傻,但手下的谋臣陈轸却很精明,他建议怀王立即在楚、韩边境集结重兵,摆出一副救韩于水火的架势。
为了搅韩、秦的局,楚怀王采纳了陈轸的建议。
按照陈轸的说法,楚国要摆出的架势不是收拾韩国,而是“拯救”韩国。
道理很简单,如果楚国想趁火打劫,等于是逼着韩国尽快出兵伐楚。韩国本来是迫不得已才投靠秦国的,如果楚国能站出来撑腰,韩国的态度很可能会发生变化。
陈珍算计得没错,韩宣惠王见楚国来撑腰了,不顾公孙衍的劝阻,执意撕毁了和谈意向书,回敬秦国:有能耐继续打!
秦惠王怒了,你胆子肥啊,居然敢玩我!于是,秦军加大了对韩的攻势,韩国被打得苦不堪言,但楚军却始终按兵不动,坐在国境线上看3D真人版战争大片。孤立无援的韩军再次遭遇惨败,壮志未酬的公孙衍只能逃走,回到魏国。
从“徐州相王”以来,魏国始终摇摆于“合纵”、“连横”之间,搞得国弱家贫、鸡飞狗跳。魏襄王不仅没有检讨自己的外交政策,反而把所有的罪名都扣到公孙衍的头上。公孙衍的宿敌田需趁机报复,杀死了与公孙衍有积怨的大臣张寿,并嫁祸给公孙衍。公孙衍因此获罪,为魏襄王所杀。
一代枭雄的激荡人生,就此悲情谢幕!
公元前327年到公元前317年,公孙衍先后策划了四次“合纵”,但都以失败告终。魏、韩在历次“合纵”中,非但没有得到任何实惠,反而成了秦国大发淫威的对象,国力更加衰弱。而反观秦国,经过10年的征伐,地盘扩张,国力增强,大发了一笔战争横财,令东面诸侯刮目相看,特别是让曾经不可一世的三晋噤若寒蝉。
随着公孙衍退出历史舞台,“合纵”与“连横”的初次交锋结束了。但是,公孙衍死了,张仪还在。三晋不想打了,秦国却意犹未尽,继续东出南下,直到苏秦的出现,东方六国才觅到了一丝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