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首推商鞅,其次吴起,其实在他们之前还有一位变法牛人,他就是李悝。
李悝之所以不如商鞅出名,在于大秦的一统,商鞅变法使秦国变强,但大秦的统一更在于明君辈出,孝公、惠文王、昭襄王、秦始皇,圣主明君几乎没有断档过,从这一点上来说,商鞅有点沾了秦国的光。
而李悝就没有那么幸运了,魏文侯之后的武侯、惠王、襄王、昭王,虽然不能说一泻千里,但也是一代不如一代。
所以李悝变法在延续性上就远远不如商鞅变法了。
但是,在变法的内容以及成就上,前者并不次于后者。
李悝变法有三个开创:
其一,废除了存在上千年的井田制,将土地统一分配给农民,并鼓励自由开荒。在此之前,土地国有,农民在公田上劳作,都是无偿的,而荒地更是不允许私自开垦。
其二,实行“平籴法”。平籴法相当于我们熟知的“常平仓”,在丰年,政府按平价收购余粮作为储备,防止粮价暴跌。荒年,国家按平价出售,防止粮价暴涨,“取有余以补不足”。这样一来就解决了“谷贵扰民,谷贱伤民”的难题。
这两项政策,极大的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魏国粮食产量得到极大幅度的提升,司马迁在史记中就总结说:“魏用李克(李悝)尽地力,为强君。”
李悝的这项新农业政策甚至一直翻版到了今天,你说牛不牛?不过还有更牛的。
其三,编纂了《法经》,有史以来第一次搭建了系统的法律体系。
在李悝之前不是没有法,比如《礼经》就是法,但是,这些法要么是以道德标准、礼制规范来代替,要么就是零零散散,不成系统,几乎没有几个官吏能搞清楚明白,更不用说普通百姓了。
在这种情况下,李悝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封建法典——《法经》。
后来,李悝的学生商鞅(此时应该叫卫鞅),将《法经》带到了秦国,进一步补充完善成为《秦律》,一直实行到秦国统一、灭亡,汉承秦制,刘邦建汉后又承继《秦律》编成《汉律》……
其后几千年的封建法制,都是在李悝奠定的基础上进行修补完善的,所以世人都尊称李悝为法家始祖。
李悝既然是依法治国,法治精神应该在他脑中根深蒂固才对,然而史料中却记载了他以射箭射的准为判案依据的事例,而且还持续了好几年,这是怎么回事?
事情的起因还要从他出任上地郡守说起。
李悝,又名李克,公元前455年出生,濮阳人,师从儒家学者曾申(儒家先贤曾参次子)。
前407年,魏国攻取中山后,上大夫翟璜举荐李悝出任“中山特区”(中山是一块飞地,隔着赵国)的行政长官,几年后又迁任地处河西的上地郡守。
古代的地方长官,大到农商军事,小到鸡毛蒜皮,什么都要管,李悝自然也不例外,他一上任,可以说是百废待兴,偏偏每天还要接好几个诉状。
这也难怪,整个河西地区只有李悝这一个法官,不找他找谁?
李悝刚开始或许还能理清事实,公正判决,后来就烦了,事情多如牛毛,不能让这些琐事拴住手脚。于是他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对于一些无关痛痒的案子,或者毫无头绪可寻的陈年积案,不管谁告谁,只比射箭,谁射得准就判谁赢。
哪有这样判案子的?但要说李悝是非不分、玩忽职守,那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李悝的办法既是不得已而为之,也是考虑到上地的实际情况而采取的一种改革创新。
人性是复杂的,既有本善,亦有本恶。环境是复杂的,既有清明,亦有污浊。诉求是复杂的,既有贪婪,亦有淡泊。
所谓社会,就是复杂的人在复杂的环境中,为了满足复杂的诉求,在一起玩游戏。其中公平是最重要的,而要想公平,只有通过制定游戏规则,然后保证每个人能够遵守,至于是否合理反而并不是太关键。
一位大人物就曾经说过:“公平正义比太阳更加光辉”,法的核心就是公平,游戏规则面前人人平等,众目睽睽之下比赛射箭,这事儿很难走后门、玩猫腻。
保证了公平,那么就是愿赌服输,当事人和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是能够坦然接受的,这对于解决一些难以厘清事实的案件相当有效。
除此之外,李悝还有更深层次的考虑。上地属于河西,河西是魏国对抗秦国的前线。虽然此时的秦国还不算强大,但偶尔偷袭一下魏国也是家常便饭,所以河西地区的军事任务比较繁忙。
通过比赛射箭来判断是非曲直,一方面可能会造成冤假错案,但另一方面却能引导民众苦练射箭技术,提高该地区的军事防御能力。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李性的创新做法,非但没有受到民众的责难,引起上地的混乱,还赢得了一片赞誉,魏文侯在听说了他的事迹以后,很快就把他召回了京城,并让他从一个普通的地方长官一跃成为一国总理(宰相),主持变法。
魏文侯之所以赏识李悝,越级提拔,除了源自他在担任上地郡守期间的不同凡响以外,还在于魏国当时的处境。
三家分晋后的魏国是地理位置最差的,魏家占据的地盘,被赵、韩两家夹在中间,西面是强秦,东面是强齐,南面还有楚国,相当于被六大国“画地为牢”。另外,在内部经济上,魏国本就是晋国中相对落后的地区,在富庶程度上,不如韩国,在军力的强悍程度上,又不如赵国。而三家分晋之后,诸侯之间的征战日烈,动不动就开始动刀子灭国。
生于忧患,笨鸟先飞,魏国要想在战国中立足,只有变法图强一条路。
而对于当时的魏文侯魏斯来说,更加迫切,因为他是当过老大的人。
在三家分晋之前,确切的说是周威烈王下达诸侯任命诏书之前,魏家已经位列三家之首,掌晋国大权,因此分晋后,魏斯一直自诩为晋国的正统承继者。现在自己与韩、赵平级,自然心里不舒服,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下,魏斯始终抱着“一统三晋”的大志,希望将来有一天,魏国可以完全取代晋国,成为北方强国。
所以在发现李悝这个创新人才之后,就迫不及待的越级提拔,上马“新项目”了。
而他无疑是选对了。
李悝变法后没有几年,魏国的国力就上升到三晋第一,赵韩唯魏马首是瞻,魏国一举夺得河西之地,将秦国牢牢压制在洛水以西;又联合赵韩出击楚国,楚被连续击败,中原土地连丧,魏国占领了大梁和襄陵,彻底在中原站稳了脚跟。
武侯时期,魏国的武力达到了鼎盛,它不仅能两线作战,同时攻打郑与秦,而且还能大败之。武侯3年,魏败郑于酸枣,破秦于注城;武侯5年,联合韩、赵大败楚军于大梁,轻取襄陵,差点亡楚;武侯7年,阴晋之战吴起大败秦军,势如破竹攻入关中,横扫河西;武侯9年,吴起再次大败秦军于武下,若非武侯听信公叔痤谗言,导致吴起投楚,咸阳怕是都要沦陷。
战国初期,七国中最强的就是魏和齐,有些史家就将战国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魏齐争霸,第二阶段是齐秦争霸,第三阶段是赵抗强秦。
可惜武侯继位以后,改变了文侯时期的对外策略,将联合三晋的力量先解决秦、齐、楚的威胁,变为先统一三晋,结果三晋军事同盟瓦解,魏赵连年开战,魏武侯又毫无章法的四处乱撞,四面树敌,促使其他诸侯国更多的联合起来对付魏国。
到了武侯末年,魏国因为李悝变法获得的领先优势已经不再,导致秦国趁势而起,并一发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