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寒假,我国旅游市场火热,其中,亲子家庭和学生群体成为出游主力军。文博游、冰雪游等地成为热门选择,呈现出“游中学、学中游”的鲜明特色。热潮背后,是文旅融合走深走实的具体体现,也是年轻人对文化认同的主动追寻。
寒假期间,全国各大博物馆、纪念馆迎来客流高峰。湖南博物院马王堆汉墓陈列展厅内人头攒动,家长带着孩子穿梭于展柜之间,边听讲解边记录笔记的场景随处可见。这种现象的背后,是学生的假期生活已从厚厚的书本中转向“参观博物馆”“出门旅行”等。一位家长表示:“孩子放假就应该出去开阔视野,而不是坐在书桌前写作业。”
位于辽宁省锦州市的辽沈战役纪念馆推出近20场主题社教活动,如“红色血脉 薪火相传”小小讲解员培训、“英雄故事我来讲”红领巾宣讲员培训等。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剧表演,深入理解辽沈战役的历史意义,并在活动中体验红色灯谜、战地花灯制作,将红色文化与民俗传统深度融合。此类活动注重体验感与参与感,如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旧址开展的“红色文化进大集”活动,将红色情景剧与当地年俗结合,观众不仅能观看演出,还能参与有奖答题等互动环节。
今年寒假,冰雪游尤为亮眼。黑龙江哈尔滨因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的举办,成为冰雪旅游的顶流,冰雪大世界等景点不仅吸引了滑雪爱好者,还通过冰雕非遗技艺展示,将极富特色的雪乡IP展现给游客。与此同时,非遗体验项目在寒假期间遍地开花,四川德阳的绵竹年画、辽宁锦州的糖画等,均在景区活动中成为游客热衷体验的项目。数据显示,非遗游相关目的地热度同比增幅超40%,亲子游客占比达65%。
事实上,这种现象的背后,是文旅项目从配套活动升级为研学产品的实践,如定制化研学路线、小小讲解员等。这也是亲子游从家长主导转向全家共学的趋势,年轻父母更关注孩子在旅行过程中的体验。从看风景到享体验的转变,不仅是旅行方式的改变,更是年轻人对生活质量与精神追求深度重视的体现,反映出他们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与情感共鸣的产生,旅行成为他们探索世界、理解多元文化、挑战自我极限和实现内心平和的重要途径。当文博场馆成为课堂、红色故事融入游戏、非遗技艺变成手工课,旅行便超越了休闲的范畴,成为塑造文化认同、传承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对学生而言,一趟旅行是一份免于形式的“寒假作业”,也是一次启迪心灵的主动探索。(记者 刘海红)
到革命老区触摸历史
王竹青
游客在瑞金一苏大旧址体验沉浸式场景 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供图
游客排队“打卡”红井 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供图
漫步江西这片镌刻着革命荣光的红土地,自然美景和红色文化相得益彰,丰富的旅游产品和多元体验让“红色旅游+”出圈又出彩。
寒假期间,瑞金市红井景区热闹非凡。景区推出的互动演绎、红色集市等体验活动,让游客在叶坪的非遗剧场里触摸历史、在凤岗村的游龙灯下见证传承,度过难忘的出游时光。数据显示,瑞金共和国摇篮旅游区以123.73万人次的优异成绩,成为江西春节假期全省闸机客流排名第一的景区。在萍乡,《风起安源》光影演艺以安源胜利广场、安源纪念馆和后山山体的自然风光为载体,为游客呈现了一场场承载着红色记忆和历史文化的视听盛宴,让红色文化以更具吸引力的方式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聆听“走进课本里的井冈山”互动讲解,沉浸式学习井冈山革命历史;吃一顿“红军餐”,品“红米饭南瓜汤”忆苦思甜;在黄洋界哨口挑粮,学唱红歌,体验红军战士的生活……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在会师纪念馆及各开放旧居旧址中开展系列活动,吸引游客热情参与,得到广泛好评。
在上饶,研学的团队一批接一批。上饶市博物馆馆长江进民介绍,博物馆着眼文物活化利用,深入挖掘馆藏文献资源,精心推出了一系列社会教育活动。例如,《不一样的“红票”》主题课程,带领观众深入了解上饶红色金融历史;《“币”定找到你》沉浸式情景剧,让大家身临其境感受土地革命时期上饶苏维埃银行的红色货币故事;“一枚特殊的手雷”主题活动,讲述铭文手雷背后的红色历史。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观众的红色文化体验,更成为研学旅游的亮点,让红色基因在传承中焕发光彩,受到亲子家庭和学生群体的欢迎。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在寒假期间推出齐唱红歌、非遗手作等活动,并安排讲解员、志愿者高频次为观众讲解,让观众参观体验更加丰富。
“寒假旅行,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江西。在这里,一场场红色文化盛宴别开生面,让我们穿越时空与革命先辈展开心灵对话,感受那份不灭的信仰与激情。浓厚的节日氛围和厚重的革命历史交相辉映,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很受启发。”来自广东广州的学生李世红说。
开启博物馆里的亲子时光
本报记者 王 慧
观众参与内蒙古博物院的体验活动 内蒙古博物院供图
寒假是学生放松身心、增长见识的好时光,也是家长陪伴孩子、老师引导学生实践的契机。今年寒假,内蒙古博物院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众多家庭和学生的热门“打卡”地。
走进内蒙古博物院,在“远古世界”展厅,家长牵着孩子的手,一同探索史前生物的奥秘。看着巨大的恐龙化石,孩子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不断地向家长提问。一位年轻妈妈耐心地给孩子讲解恐龙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她说:“平时工作忙,很少有时间陪孩子,这次趁寒假带他来内蒙古博物院开阔眼界。”
对家长来说,带孩子到内蒙古博物院参观是一次亲子互动的机会。参观过程中,家长不仅是孩子的陪伴者,更是他们的引导者。他们用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经验,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展品背后的历史文化。
寒假期间,不少学校组织学生到这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老师带领着学生,一边参观、一边讲解,将课本上的知识与实际展品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天骄蒙古”展厅,一位历史老师正在给学生讲解蒙古族的起源和发展。他指着一件件精美的蒙古族服饰和传统工艺品,详细地介绍着它们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学生边听边记笔记。老师说:“这样的实践活动比在教室里讲课更生动、更有效。”
在互动体验区,老师组织学生参与有趣的活动。比如,模拟蒙古族的传统礼仪和习俗,让学生体验蒙古族的生活方式。一位美术老师带着学生在展厅里写生,用画笔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展品。“内蒙古博物院对学生来说,是一座充满惊喜的宝库。一进入博物院,他们就像一群欢快的小鸟穿梭在各个展厅。”一位讲解员说。在“大辽契丹”展厅,学生被充满神秘气质的文物吸引。他们仔细地观察着每一件文物,一位学生兴奋地说:“这些文物太神奇了,我仿佛看到了他们的生活,真想穿越回去看看。”在“北疆桦歌”展厅,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传统民俗文化相关展品让他们频频拍照留念。
这个寒假,内蒙古博物院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家长、老师和学生的共同选择。
冰天雪地里的亲子同框瞬间
本报记者 程俣薇
亲子家庭在净月潭景区游玩 净月潭景区供图
冬日的吉林长春净月潭景区银装素裹,在皑皑白雪的映衬下,一场场充满趣味与文化气息的亲子冰雪游活动火热开展。近日,由净月潭联合交通之声开设的“奇妙的博物馆”净月潭亲子冰雪游活动,吸引了15组亲子家庭的热情参与,大家一同在冰雪世界中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共享亲子欢乐时光。
活动当天,冬日的暖阳洒在净月潭的大地上,给洁白的冰雪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亲子家庭到《人世间》的取景地,眼前冰封的湖面如同一面巨大的镜子,清晰地倒映着蓝天的深邃与纯净。孩子兴奋地在冰面上奔跑嬉戏,家长则忙着用相机定格这美好瞬间,欢声笑语回荡在景区。
在净月潭水库大坝,家长向孩子讲述着这里的故事,感受岁月沉淀下的历史韵味与诗情画意。
踏入中国瓦萨博物馆,仿佛跨进了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奇妙世界。馆内丰富多样的展品,配合讲解员绘声绘色的讲解,瑞典滑雪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徐徐展开。孩子的好奇心被点燃,问题一个接一个:“瑞典的雪和我们这儿的雪一样吗?”“他们滑雪的装备和我们的有什么不同?”家长和孩子在你来我往的互动中,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不断加深。邹尚轩小朋友兴奋地说:“今天在净月潭看到了冰封花,还了解了瑞典滑雪文化,我感觉很神奇。”
最让孩子欢呼雀跃的当属净月潭雪世界。形态各异的冰雕雪塑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光芒,宛如童话中的城堡。他们穿梭其中,欣赏着精美的冰雪艺术作品,不时发出阵阵惊叹。积极参与互动游戏之余,大家尤其喜欢从金山大滑梯上飞速滑下,体验速度带来的激情,欢笑声此起彼伏。
净月潭景区宣传和信息技术部副部长林云慧表示:“寒假期间举办亲子冰雪游活动,旨在让更多家庭在冬季走进净月潭,感受冰雪运动的乐趣。未来,净月潭将继续推出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冰雪之美、文化之韵。”
在红色景区追寻英雄足迹
本报记者 张建友
观众参观马玉祥纪念馆 马玉祥纪念馆供图
2月13日,来自河北省的吕爽与上初中二年级的女儿鞠佳欣来到3A级旅游景区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马玉祥纪念馆,在排队入馆的过程中,鞠佳欣感到很惊讶,原来这么多人喜欢参观红色类纪念馆。
走进纪念馆,映入眼帘的是序厅巨型主题雕塑《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抗美援朝志愿军英雄群像中手持轻机枪的志愿军战士便是马玉祥。讲解员说,主题雕塑诠释着抗美援朝战争中荡气回肠的热血军魂,英雄的故事始终在祖国的山川回荡。鞠佳欣从记事起,就经常听妈妈讲马玉祥的故事,这次参观,让马玉祥的高大形象在她心里扎了根。
马玉祥生于1931年,1947年参加革命,经历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著名作家魏巍将马玉祥深入火海勇救朝鲜孤儿的事迹写入《谁是最可爱的人》,马玉祥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展厅中,青少年占大多数,马玉祥冒着生命危险在烈火中勇救朝鲜孤儿的故事,让他们纷纷落泪,英雄马玉祥的伟岸形象在他们心中更加立体起来。
鞠佳欣说:“从马玉祥的故事里,我看到了他身上所体现的家国情怀、无畏品质、奉献精神,激励着年轻人以英雄为榜样,努力学习、勤奋上进。”
马玉祥纪念馆分为“黑土青冈 培育忠魂”“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热血英雄 再踏征程”“鞠躬尽瘁 光耀后人”“英雄故乡 魅力青冈”五大部分,生动地讲述了马玉祥从平凡到非凡的一生。
据该馆馆长王晓庆介绍,因近年青冈县在红色文化宣传和实践上持续发力,及黑龙江的冰雪热、举办哈尔滨亚冬会等综合因素,今年寒假期间走进马玉祥纪念馆的青少年特别多。
寒假期间,马玉祥纪念馆举办包括“生肖文化的源与流”“幽幽蛇影”“腾蛇乘雾”“蛇舞丰年”4个单元的“十二生肖文化系列主题展”,通过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双向奔赴,积极向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传扬红色文化,引导青少年读英雄、说英雄、学英雄、做英雄。
马玉祥纪念馆如今已成为当地的红色招牌,吸引大批青少年走进该馆,通过参观了解英雄感人事迹,激发起家国情怀和民族情感。青冈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史博华说,马玉祥纪念馆是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引导青少年树立科学人生观、正确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责编:武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