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问赵朴初:你才40来岁,为何叫“赵朴老”?赵:这是我外号

史在没有弦 2024-11-09 01:47:49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 | 编辑:史在没有钱前言

赵朴初自幼研习文史哲学,后来在佛教哲学领域大放异彩。赵朴初和周总理的深厚关系是在抗战与建国的大潮中逐渐铸就的。那么是什么使得这两位来自不同背景的人物能够结下深厚的友谊呢?下面小史就带大家一起探索这段历史背后的故事。

赵朴初1907年出生在一个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家庭,他是清朝状元赵文楷的后裔。他的父亲赵恩彤曾是著名学者严复的学生,精通书法和诗词,而母亲陈仲瑄也具有深厚的文学修养。

自小受家庭熏陶,赵朴初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母亲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每日的香火不断,行善如流水般自然。家里设有供奉佛像的佛堂,还有一个水池,其中游弋着许多母亲救赎的生灵,如乌龟和鳖。这些生活细节深深影响了赵朴初,他从小就展现出了惊人的慈悲心肠。

一次赵朴初从蜘蛛网上救下一只挣扎的蜻蜓,母亲见此场景欣慰非常,便带他前往佛寺进一步学习佛教文化。寺中的一位老和尚对赵朴初的才智印象深刻,曾出题让他对仗,赵朴初不费吹灰之力便作对出佳句,令在场众人赞叹不已。

除了吟诗作对,赵朴初在父亲的熏陶下,自幼习得一手好书法。13岁时他前往文化底蕴深厚的苏州进一步深造。此后他以卓越的成绩进入东吴大学,书法在校内外享有盛誉。

1927年,赵朴初因患有肺病,搬至舅舅关絅之居住的觉园中疗养。觉园是他舅舅的家,也是一处佛教活动的中心,因为关絅之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曾创立全国第一个佛教居士林和净业社。这些都设在觉园内。

在觉园的日子里,赵朴初在净业社担任秘书,他的工作包括迎接访客、管理佛经和日常文书。他的生活方式也逐渐被佛教的教义和修行所影响,他开始每天念佛、诵经,通过这些实践,他的身心得到了极大的舒缓。

通过净业社的日常活动,赵朴初深入了解到佛教对生死观的独到解释,这些教义解除了他内心的恐惧与不安,他开始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精神安宁。他的表舅曾经审阅他为佛寺起草的文件后建议他,要想在佛教界立足,必须更深入地研究佛教知识。赵朴初接受了这一建议,开始了长达数年的佛经学习和修行之路。

在1937年淞沪会战的背景下,赵朴初积极响应国难,成立了上海僧侣救护队,直接投身于前线的救护工作中。在这段紧张且危险的日子里,赵朴初不仅关心伤员的身体康复,还努力为他们提供心理慰藉。

随着战争的持续,上海成千上万的市民在日军的持续轰炸中失去了家园。在这种情况下,赵朴初不等待救援,而是自发组织救助,建立了上海首个难民收容所,并成立了“救济战区难民居委会”,在社会上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力。

赵朴初在社会慈善事业中虽年轻,却因其成熟稳重,被人亲切称呼为“朴老”。对此,他总是以幽默回应,表示年龄不是衡量经验的标准。在难民救助工作中,赵朴初及其团队在几年内设立了五十多个难民所,救助了超过五十万人次的难民,这些难民主要是来自农村的农民和城市的工厂工人,其中不乏很多青壮年力量。

在得知共产党新四军的成立消息后,赵朴初立即看到了一个支援前线的机会,便开始从这些难民中选拔有潜力的青年和一些有能力的收容所干部,送往新四军,以此增强抗日的力量。这一行动获得了党中央的高度评价。

在1940年,赵朴初还创办了上海净业孤儿教养院,收养了100多名无家可归的孤儿。他为孤儿提供了避风港,还在孤儿院中暗中收留了许多身处危险的地下党人员,以教职工的身份保护他们。

皖南事变后,赵朴初更是把很多来自新四军的孩子安置在孤儿院中,一直到新中国成立,这些孩子中的不少人后来成为了新中国的高级干部或专业人才。为了让更多的进步青年能够接触到党的政策和革命理论,赵朴初和其他同志四处筹资,创建了大众出版社。尽管出版和发行书籍充满挑战,他们仍通过救亡团体等渠道,确保书籍能够迅速安全地传递给读者。

赵朴初的这些努力没有逃过国民政府便衣警察的注意,为了避免被迫停止这些救援和出版活动,他们不得不频繁改变策略和行动方式。抗战胜利后,赵朴初继续他的爱国活动,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积极参与创建“中国民主促进会”。他在华东地区负责生产和救灾工作,成功安置了60万流离失所的游民,为他们提供了衣食、医疗及职业教育。

在1949年,随着上海即将解放,中共地下党指派赵朴初负责组织并领导上海临时联合救济会,他担任该组织的总干事。该组织的主要任务包括安置战区难民、维护当地秩序,以及收容国民党留下的伤兵和散兵。

在这个过程中赵朴初还负责接管由美国提供的援助物资,这些物资对缓解救济委员会的物资短缺至关重要。他以高效和透明的方式管理这些任务,得到了上级的高度评价。

赵朴初的管理能力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反”运动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经过详细的审查,他管理的所有经济账目和物资收支都十分清晰,没有任何贪污浪费的迹象。

中共上海地下党的负责人张执一在后来的回忆中提到,当他向周恩来总理报告赵朴初的表现时,周恩来对赵朴初的评价极为正面,认为他是一个极为难得的人才,应当在新政府中重用。

1949年秋,赵朴初前往北京,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首次全体会议,并有幸首次见到发表开幕词的毛主席。这次会议是政治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这次会议上,赵朴初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及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的委员。

1952年,为整合和提升国内佛教界的影响力,中国佛教协会的筹备会议在北京召开。赵朴初不仅是会议的主要发起人之一,还投入了大量精力进行筹备工作。在他的努力下,会议成功聚集了来自全国的佛教界知名人士,如虚云、喜饶嘉措等。这次会议最终通过了《中国佛教协会发起书》,并决定成立一个筹备处,由赵朴初担任主任,以推动中国佛教协会的正式成立。

在1976年初,当周恩来逝世的消息传来时,赵朴初深感哀痛,无法抑制自己的悲伤,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面对这位伟大领袖的离去,赵朴初感到了巨大的心灵空缺。在这段困难的时期,他通过创作诗歌来表达对周恩来深深的敬仰和怀念,这些诗作流露出他对这位国家领导人深厚的情感。

这些充满情感的诗作引起了“四人帮”的注意,他们试图利用赵朴初的诗歌来发起政治攻击,指控他传播“政治谣言”。在一次政治压力山大的座谈会上,赵朴初毅然发言,

“我必须坦诚地说,自从总理去世以来,我亲自撰写了多首悼念总理的诗歌,还帮助编辑和完善了许多其他人的作品。我们这么做是因为我们心中有一种共同的感情,这种感情让我们与总理产生了深深的共鸣。这里头没有什么隐秘的动机,也不存在什么需要调查或指责的问题。”赵朴初的这番话语表明了他的坚定立场和对周恩来的深刻尊敬。尽管面对政治风波,他依然表达了自己的真挚情感和对正义的坚持。

在1983年,赵朴初出版了一部名为《佛教常识答问》的书籍,赵朴初在编写此书时,致力于将复杂的佛学概念简化,以确保任何初学者都能够理解。他采用了问答形式来构建书的结构,使得查阅特定问题和答案变得更为便捷,同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深度。

为了保证内容的质量和通俗性,赵朴初聚集了一支团队,包括佛学专家、文化学者以及实际修行者,共同参与问答的设计和审校。他们通过频繁的会议,探讨如何将佛教的专业术语通俗化,如何以实际例子阐释佛教教义,并考虑如何将这些教义应用到现代生活中。

《佛教常识答问》一书发布后迅速受到欢迎,成为热门的佛教入门书籍。为了扩大其影响力,赵朴初和团队没有停歇,他们通过与多家书店合作,组织签名售书活动,同时邀请赵朴初参与读者见面会,与佛教爱好者进行交流和互动,进一步提升了书籍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赵朴初还有志于将《佛教常识答问》推向国际市场,他主动与多个海外佛教团体和出版机构接洽,探讨书籍的翻译和国际发行事宜。这本书最终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包括英语、日语、韩语和泰语。在翻译过程中,特别注意保留原作的核心精髓,同时确保翻译质量能够符合目标语言国家的文化和语言习惯,使之成为跨文化的桥梁,帮助更多国际读者理解和欣赏佛教文化。

在1993年,86岁高龄的赵朴初担任西泠印社的社长,一职持续至2000年他生命的终点。赵朴初的书法艺术扎根于中国古典书法传统,他的书法启蒙始于学习唐代柳公权的《玄秘塔碑》,这为他后来的书法风格奠定了基础。

随后他进一步研习了颜真卿和李邕的笔法,从唐代书风过渡到晋代,特别是对“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的法帖进行了深入研究。赵朴初的书法以晋唐的技法为基础,展现了其对古代书法的深厚理解和娴熟运用。

赵朴初的书法作品在行书和楷书方面尤为出色,其笔法中既有柳公权书法的方正严谨,也有李邕笔法的厚重简朴,他的书法还受到了孙过庭、米芾、赵子昂、董其昌等人的影响,使得他的作品既古雅又不失秀逸。佛教思想的影响使他的作品更显得空灵超脱,远离尘嚣。

赵朴初在书法上的创新不断演进。他的早期作品以秀美流畅为特点,笔画细腻,结构紧凑,横画偏向右上,造型既圆润又含方正之美。他在晚年时期的书法则转向了更为刚健与苍朴的风格,频繁临摹《张猛龙碑》和孙过庭的《书谱》,这两种风格的融合体现了他书法艺术的深度与广度。

赵朴初晚年在书法表现上更注重结构的稳重与笔画的力度,他曾自述:“老年作书用退笔,不求妍润存骨力”,强调以简洁明快、宽绰而开阔的结构为主。他的笔画在开合之间自如转换,墨色则保持了润泽而带有些许涩感,展现了一种质朴无华的美学理念。

0 阅读:22

史在没有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