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作者:维克多·雨果
今天我们要讲的书,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代表作《巴黎圣母院》。
2019年4月,巴黎圣母院意外起火,这座历来被视为法国甚至是欧洲文化地标建筑的损毁,让世界各地的人惋惜不已。不久后,巴黎圣母院的重建工作启动,有消息称,被烧毁的塔尖将会按照原样进行重建,这给了大众一些安慰。
人类社会的发展,几乎总是以新事物的兴起和旧事物的衰落为特征,现代往往战胜传统。然而,在文化和文明的领域,这种线性的进步观并不是总是适用的。
实际上,许多古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恰恰需要尽可能地保持原貌,以免被时代的洪流所冲刷、湮没。
早在19世纪,钟爱巴黎圣母院的大作家维克多·雨果就持有这样的观点,他多次强调保护历史遗产的重要性,在《巴黎圣母院》一书中,他特地辟出一卷,详尽地描述了十五世纪的圣母院与巴黎,他将圣母院视为“伟大的石头交响乐”,对古典建筑因时间、战争和人而遭破坏感到遗憾。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小说家之一,他善于将时代背景与浪漫的想象相结合,书写精彩的传奇故事。《巴黎圣母院》一书的创作灵感,就是来自于雨果在圣母院的墙壁上发现的一串希腊字母,而这串字母翻译过来就叫作“命运”。
《巴黎圣母院》代表了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故事以15世纪的巴黎为背景,通过描绘圣母院周围的众生相,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光明与黑暗,美与丑、善与恶的鲜明对比,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缩影。
好,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雨果一起进入十五世纪的巴黎,去见识那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狂人节的狂欢之夜
1482年1月6日,整个巴黎热闹非凡。这是基督教的主显节和狂人节合而为一的隆重日子,按照传统,要在河滩广场上点燃节日篝火,在司法宫大厅表演宗教戏剧。其中,河滩广场更为人声鼎沸,因为美丽的吉普赛女郎爱斯梅拉达正在这里卖艺。
爱斯梅拉达身姿轻盈,面容俏丽,她踩在一张破旧的波斯地毯上翩翩起舞,显得光彩夺目。围观的人都被她的舞姿打动,为她热烈喝彩。
在一众赞赏的态度中,只有两个人表现出了敌意。第一个是住在河滩广场上石屋里的隐修婆,她对吉普赛人深恶痛绝,因为她年幼的女儿就是被吉普赛人拐走的。绝望之下,她主动选择住进石屋苦修,一住就是十多年。
每次爱斯梅拉达经过,隐修婆都会大声咒骂,对于爱斯梅拉达的表演,她当然也说不出好话。
第二个对爱斯梅拉达有敌意的人,是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他的名字叫克洛德。克洛德出身贵族家庭,早早投身神学领域,并在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副主教。多年来,他埋首书本,恪守清规戒律,活得理性而正直。
不仅如此,克洛德还收养了一个名叫卡西莫多的孩子。卡西莫多天生残疾——独眼、驼背、罗圈腿,大概四五岁时被人丢弃在河滩广场。克洛德凑巧路过,对他产生了怜悯之心,将他带回了圣母院。卡西莫多长大后,成为了圣母院的敲钟人,唯一爱着的人就是养父克洛德。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品行端正、与人为善的副主教,却突然开始故意针对吉普赛女人。他要求主教颁布命令,禁止吉卜赛女人到河滩广场上跳舞。不过,狂人节的狂欢仪式上,这些表演并没有被禁绝,爱斯梅拉达跳舞时,克洛德也在现场。
克洛德对爱斯梅拉达,并不只是单纯的厌恶,实际上,他是因为爱上了爱斯梅拉达,不知该如何自处。
作为一个有着正常情感需求的人,克洛德无法做到永远清心寡欲,美丽灵动的爱斯梅拉达的出现,让他原本压抑的心,变得躁动起来。他曾多次躲在暗处,偷偷关注爱斯梅拉达。
那天晚上,爱斯梅拉达表演完后往家里走去,两个人突然冲出来,劫持了她。
当时,巴黎街头上人烟稀少,只有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格兰古瓦见到了这一情景,并认出那两个抢劫的强盗,就是副主教克洛德和他的养子卡西莫多。
格兰古瓦试图站出来保护爱斯梅拉达,却被卡西莫多一把推倒在地,接着,卡西莫多抱着爱斯梅拉达,消失在黑暗中,克洛德紧随其后。
幸运的是,他们撞上了夜间巡逻队,队长弗比斯从卡西莫多手里救下爱斯梅拉达,并让士兵抓住了卡西莫多。卡西莫多大声咆哮,拼命反抗,克洛德则趁乱逃跑了。
次日,卡西莫多因为犯下的罪行,被捆在示众柱上受刑。他感到口渴难耐,艰难地张嘴,乞求围观的人给他喝点水。但是,众人都嘲笑他畸形的外貌,对他的痛苦无动于衷。就在他呼吸困难地喊了第三次时,爱斯梅拉达从人群中出现,慢慢走到了他面前。
卡西莫多认出来,那正是自己试图绑架的姑娘。他本来以为,爱斯梅拉达是为复仇而来。然而,爱斯梅拉达拿出水壶,默默送到了卡西莫多的嘴边。
爱斯梅拉达的善良和不计前嫌,让卡西莫多深受感动,眼里滚动着泪花。他喝完水后,试图亲吻爱斯梅拉达的手,以表示感谢。但爱斯梅拉达记得昨晚夜里的事情,对他心存戒备,吓得赶紧缩回了手。
在过去的这些年里,卡西莫多因为出身低贱而受尽侮辱,因为长相丑陋而遭人厌恶,只有克洛德给了他善意,于是,他就死心塌地地听命于克洛德。而现在,爱斯梅拉达的出现,让他再次感受到了温情,他牢记着这一水之恩,决心未来找机会报答。
爱斯梅拉达遭难
就在卡西莫多对爱斯梅拉达心怀感激和眷恋之时,爱斯梅拉达也坠入了爱河。她恋爱的对象,是侍卫队长弗比斯,也就是将她从卡西莫多手里救出来的人。
弗比斯长相英俊,举止高贵,又如同英雄一般出现,救爱斯梅拉达于危难,这让爱斯梅拉达对他一见钟情。
可是,弗比斯并非一个诚厚君子,他虽出身高贵,学过一些高雅的举止风度,却由于多年身处军营,沾染了许多坏毛病,为人轻浮,缺乏原则。并且,他早就跟自己的表妹——一个贵族小姐订了婚。他之所以和爱斯梅拉达约会,根本不是出于爱情,而是觊觎她的身体。
弗比斯跟爱斯梅拉达的会面地点,定在了一家旅馆。弗比斯在去赴约的路上,发现自己被人跟踪了。而那个人浑身包裹在一个黑斗篷里,完全无法辨认身份。
弗比斯本来满心戒备,但是,当神秘人提出,给他一枚金币,以换取观看他的约会现场时,弗比斯愉快地同意了。实际上,他正在为拿不出房钱而发愁,也根本不介意自己和爱斯梅拉达的约会被人观看。
神秘人跟随弗比斯进入破败的旅馆,躲进了房间里的一个小隔间,透过残破的门板,他能清楚地看到房间里的情形。
爱斯梅拉达如约而至,她对弗比斯满怀爱意,原本期待着两人互诉衷肠,结果,习惯于流连花丛的弗比斯,只想用花言巧语诱骗她。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的神秘人,忍不住从小隔间冲了出来,用匕首刺伤了弗比斯,随后跳河逃走了。
爱斯梅拉达被这一系列的变故吓得晕了过去,等她醒过来时,旅馆里已经来了不少巡夜的官兵。她被指控为杀害弗比斯的凶手,关进了监狱。
其实,那个身穿斗篷的神秘人,正是副主教克洛德。克洛德痴迷于爱斯梅拉达,在抢夺她失败之后,偶然得知了弗比斯与她的约会,特意去跟踪弗比斯,并出于忌妒,出手捅伤了弗比斯。
幸运的是,弗比斯伤得不重,在身体稍微恢复之后,他就悄悄离开了医院,以防被送上法庭作证,影响自己的前途。在整个过程中,他完全没考虑过爱斯梅拉达。
爱斯梅拉达对这一切一无所知,她被严刑逼供,承认自己是巫婆,故意伤害弗比斯。最终,爱斯梅拉达被判处绞刑。
在等待行刑期间,爱斯梅拉达被关在黑暗的地下监狱,终日又冷又饿,为自己和弗比斯的命运而悲伤。她以为,弗比斯真的已经死了。
然而某一天,克洛德突然出现在了监狱里。他向爱斯梅拉达表白,并许诺,只要爱斯梅拉达接受他,就能立刻离开监狱。但是,爱斯梅拉达对杀人凶手克洛德深恶痛绝,坚决拒绝了他。
到了行刑当天,爱斯梅拉达先是被关在囚车里游街示众,到了河滩广场后,副主教克洛德为她主持了忏悔仪式。
爱斯梅拉达对死亡毫无畏惧,期待快点结束这场折磨。然而,就在她即将被放上绞刑架时,有个人突然从圣母院的外墙上拉着绳子荡了下来,几拳打倒了刽子手,然后抱起爱斯梅拉达,冲进了圣母院。他跑到圣母院的高台上,高高举起爱斯梅拉达,并大声喊道:“避难!”
这一切发生在顷刻之间,士兵们还没来得及反应。而听到那个人的喊声,群众也高声吼着“避难”,并热烈地鼓起掌来。
这个突然出现的英雄,就是敲钟人卡西莫多。他之所以用这样的方式救走爱斯梅拉达,并非出于不顾后果的匹夫之勇,而是利用了当时的政策。
在中世纪,司法和刑法严峻,人们稍不留神,就会被判处极刑。为了减少残酷刑法带来的死亡,国王在许多城市设置了避难所,巴黎的避难所就是圣母院。
避难所凌驾于人间司法之上,只要罪犯待在里面,就能受到保护。也就是说,只要爱斯梅拉达一直待在圣母院,就可以避免被绞死的命运。
卡西莫多是个重情重义、知恩图报的人,他将爱斯梅拉达的恩情铭记在心,甘愿冒险救她。并且,他也情窦初开,爱上了爱斯梅拉达。
爱斯梅拉达就这样在圣母院里住下了,卡西莫多体贴备至,为她提供衣服和食物,但因为担心自己的相貌会吓到爱斯梅拉达,卡西莫多几乎不会出现在她面前。
爱斯梅拉达之前确实被卡西莫多的畸形长相吓到过,不过,在日常的相处中,她也发现,卡西莫多是个温柔善良的人,戒备心就降低了不少。
在这段时间,卡西莫多每天晚上睡在爱斯梅拉达的房间门口守护着她,还曾试图表白爱意,但爱斯梅拉达偶然发现,弗比斯没有死,为此高兴万分。卡西莫多清晰地意识到,丑陋的自己,根本不可能获得爱斯梅拉达的爱。
以死亡为终章
在行刑那天,克洛德主持了爱斯梅拉达的忏悔仪式后,迅速离开了河滩广场,在城里到处游荡。所以,他并不知道卡西莫多的行动,一心以为爱斯梅拉达已经死去,并因此获得了内心的平静。
然而,突然有一天,克洛德在圣母院看到了爱斯梅拉达的身影,受到了强烈的震动。他把自己关在后院的小屋里,不出席任何活动,只是整天把脸贴在玻璃窗户上,观察爱斯梅拉达的一举一动。他那被压抑下去的情感,再次复苏了。
一天晚上,克洛德受情欲的折磨,冲去了爱斯梅拉达居住的小屋,意图强暴她,幸好卡西莫多及时出现,抓住了克洛德。但是,卡西莫多不愿对养父克洛德动手,只是跪在爱斯梅拉达房间门口,把手里的刀递给克洛德,坚决地说:“您先把我杀死吧,杀了我以后随您做什么。”
不过,爱斯梅拉达比克洛德更快一步,她从卡西莫多手里夺过刀,指向克洛德,表示如果克洛德再敢上前一步,自己会毫不犹豫地割破他的喉咙。
克洛德犹豫不决,他清楚,爱斯梅拉达不会对自己手软。在爱斯梅拉达的嘲笑中,他最终选择妥协,一脚把卡西莫多踢翻在地,怒气冲冲地离开了。
这场激烈的斗争,让爱斯梅拉达筋疲力尽,她扑在床上痛哭,对未来忧心忡忡。她的担忧完全有理由,因为满腹怨恨的克洛德发誓,除了他,谁也别想得到爱斯梅拉达。
在此后一段时间里,克洛德时常折磨卡西莫多,对他动辄打骂,卡西莫多则出于忠诚和爱戴,一直忍气吞声,只有在看到克洛德上钟楼时,会时刻保持警惕。
克洛德知道,只要自己靠近爱斯梅拉达,卡西莫多就不会坐视不管。因此,他竭力克制着自己,没有再出现在爱斯梅拉达面前。但他也在筹谋,怎么将爱斯梅拉达从卡西莫多的身边带走。
克洛德找到爱斯梅拉达的朋友、流浪汉格兰古瓦,骗他说,法庭要动用军队去圣母院抓捕爱斯梅拉达,将她绞死。格兰古瓦将这个消息带回了流浪者的营地,流浪汉者们将爱斯梅拉达视为亲人,决定去营救她。他们趁着夜色聚集起来,前往圣母院。
卡西莫多是个聋子,又与外界不通消息,一看到黑压压的大部队到来,以为他们要加害爱斯梅拉达,尽全力抵抗。他从教堂上方丢下横梁、石块,甚至倒下熔化的铅水,造成流浪汉们死伤无数。
最终,国王的军队赶来,镇压了流浪汉的队伍,并在圣母院里四处搜捕爱斯梅拉达,要执行对她的惩罚。然而,无论是军队还是卡西莫多,都没有找到爱斯梅拉达。
其实,正当卡西莫多应对流浪汉们的进攻时,克洛德指使格兰古瓦去了避难小屋,要带走爱斯梅拉达。听到外面喊声震天,爱斯梅拉达相信自己处境危险,只好随格兰古瓦离开,但是,她对全程跟在旁边、全身笼罩在黑衣服中的陌生人感到害怕。
他们一行人从圣母院的后门离开,坐上了一艘小船,格兰古瓦滔滔不绝地说话,黑衣人则全程沉默。
爱斯梅拉达出于恐惧,一直紧挨着格兰古瓦,可是,在小船靠岸后,格兰古瓦就丢下了爱斯梅拉达,自己偷偷地离开了。其实,他对拯救爱斯梅拉达根本不上心,只是被克洛德逼迫,才加入到这个计划中。
黑衣人拉着爱斯梅拉达一路前行,走到了河滩广场,在绞刑架旁边停住了。接着,他取下帽子,露出了让爱斯梅拉达畏惧的那张脸——他就是副主教克洛德。
克洛德再次向爱斯梅拉达倾诉心意,让她在绞刑架和自己之间做出选择。爱斯梅拉达恨极了虚伪狠毒的克洛德,宁肯被绞死,也不愿委身于他。
克洛德气急败坏,决定将爱斯梅拉达交给正在搜寻她的士兵。他让河滩广场上石屋里的隐修婆抓着爱随梅拉达,自己去找士兵报信。
隐修婆一直对吉普赛人恨之入骨,她非常乐意看着爱斯梅拉达被送上绞刑架,便愉快地同意了克洛德的要求。
在隐修婆时而正常时而疯癫的喃喃自语中,爱斯梅拉达猛然意识到,她就是自己正在寻找的亲生母亲。母女俩拿出各自的信物,终于相认了。但是,抓捕爱斯梅拉达的士兵也要到了。
隐修婆将爱斯梅拉达藏在石屋的角落里,试图蒙混过关,并且几乎要成功了。然而,爱斯梅拉达听到广场上传来弗比斯的声音时,突然冲到了石屋的窗口,喊道:“弗比斯!快来救我,我的弗比斯!”
可惜,弗比斯已经策马飞奔,离开了河滩广场,没听到她的呼唤。并且,遇事只顾自保的弗比斯,根本不可能出面庇护她。
广场上的其他士兵冲进石屋,抓走了爱斯梅拉达,隐修婆无法阻止,只好紧紧抱住爱斯梅拉达的腰,随着她一起被拖向绞刑架。
在这段时间里,卡西莫多已经彻底绝望了。他在圣母院里跑了无数趟,把能找的地方都找遍了,也没有看到爱斯梅拉达的踪迹。他怀疑是克洛德带走了爱斯梅拉达,却突然在圣母院的楼顶,看到了正在向远处眺望、一动不动的克洛德。
卡西莫多悄悄走近,猛然发现,克洛德的目光看向的是河滩广场,那里正在行刑,当穿着白裙子的爱斯梅拉达被放上绞刑架时,克洛德发出了魔鬼般的狞笑。
卡西莫多悲愤至极,猛地扑上去,将克洛德推下了楼。不过,他没有一下子摔死,而是抓住了边缘的水槽,挣扎着想要爬上来。
卡西莫多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挽救克洛德的性命,可是,他只顾盯着河滩广场,看着爱斯梅拉达在绞刑架上逐渐没了动静,一串串眼泪从那只独眼里流了出来。克洛德终于体力不支,从圣母院的楼顶摔了下去,当场丧命。
按照惯例,爱斯梅拉达的尸体被送到了隼山的墓窖里,与其他因犯罪而死的人安置在一起。而在那天之后,卡西莫多就从圣母院销声匿迹了。
过了一两年,人们在隼山的墓窖里,偶然发现了两具尸骨,其中男性的尸骨紧搂着女性的尸骨。
男尸骨脊柱弯曲,头缩在肩胛间,两条腿长短不一,这让人猜测,他就是卡西莫多。他的脊柱上没有伤痕,说明他不是被绞死的,而是自己跑来死在这里的。人们想把他搂着的尸骨分开,他顿时化作了尘埃。
悲剧中的人性之光
好,《巴黎圣母院》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这本书以中世纪的法国为背景,以圣母院为舞台,讲述了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故事。
在雨果笔下,无法处理欲望与理性冲突的副主教克洛德,轻浮浅薄、自私自利的侍卫队长弗比斯,美丽善良、坚贞不渝却总是被辜负、被伤害的吉普赛女郎爱斯梅拉达,丑陋无比却诚挚热烈、勇气十足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呈现出了人性的黑暗与光明,也映射出一个混乱无序、疯狂残暴的时代印象。
最终,这个美与丑、善与恶相对照,爱情、欲望、信仰和命运相交织而谱写出的传奇故事,以死亡的悲剧收场。
但是,故事中所蕴含的对人性的思考、对个体道德责任的反思、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让我们看到即使在最黑暗的时代,人性的光辉也能穿透重重阴霾,撒下希望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