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多年前,美国《国家地理》就曾发长文谈南京兴衰

飞绿聊国际 2023-07-21 14:23:01

在最新一期《南京学研究》中,刊登了一篇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汪晓茜、于梦涵共同翻译的文章《南京的兴衰》(The Rise and Fall of Nanking)。这篇文章由德国记者朱利叶斯·艾格纳(Julius Eigner)发表在美国《国家地理》1938年2月刊上。它记录下了南京沦陷前夕的自然、文化与社会生活场景,文中还配有大量珍贵图片,因此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献价值。

紫牛新闻·微史记有幸请到译者之一,南京民国建筑研究方面的知名学者: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汪晓茜教授,为我们讲述《南京的兴衰》一文发现过程,及它为我们保留下来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

▲美国《国家地理》(1938年2月)刊发《南京的兴衰》一文。

微史记:在月初“南京学”研究基地成立暨专家研讨会上,您介绍了《国家地理》杂志(1938年2月刊)上《南京的兴衰》一文。与会专家也对这篇译文的文献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作为它的翻译者和研究者,您认为它有怎样的历史价值?

汪晓茜:《南京的兴衰》一文发表于《国家地理》杂志1938年2月刊,但它的写作时间是在1937年底日军攻打南京之前。发表这篇文章时,《国家地理》就已经认识到了它的重要价值,特意加了一条编辑注,明确写到“日军占领南京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性事件”,“南京也是现代中国一座繁荣的大都市”,并说“《国家地理》杂志刊登记者去年11月人口外迁避难时所观察到的南京图景,为我们提供了一份有关当代历史地理的出色记录”。

这篇文章的作者朱利叶斯·艾格纳是当时一位用英文写作的德国记者,在中国和欧洲的重要英文报纸和杂志上曾发表了几十篇文章,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少数几篇更具政治意义的文章,尤其是这篇题为《南京的兴衰》的文章,至今该文仍经常在国际上被提及和引用。在当时,它让西方人了解到那个时代这个国家最重要城市的历史文化,反映了我们多样的、丰富的生活,这和这个城市后来发生的巨大灾难形成鲜明的对比。它为西方世界特别是尚未投入太平洋战争的美国人深度理解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残忍性提供了重要参考。

而从一个历史研究者的视角去回看,这篇文章记录下了南京沦陷前夕方方面面的社会图景,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图文资料。此外,它还对包括我自己研究的南京近代城市空间和建筑演化,以及其他有关民国史,城市管理制度,风俗史方面都大有帮助。

微史记:请汪教授详细介绍一下,这篇文章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历史信息?

汪晓茜:《南京的兴衰》一文涉及到南京的自然背景、历史文化,南京沦陷前夕城市现代风貌、基础设施等等,还详细描述了当时的文化娱乐生活,这可能是西方人士喜闻乐见的风土人情,例如在共20个文章小节中,夫子庙的歌女文化就占了其中3节;此外还提到了当时的税收、种疫苗等社会管理制度。

这篇文章在发表时还配了37张照片,其中有多张照片留下了南京沦陷前夕真实的社会影像。

比如有一幅俯拍的汽车,车顶被涂上了美国国旗。它的文字说明写到:为避免被日军轰炸和扫射,包括美国人在内的大部分外国人都在汽车和屋顶上涂上各国的标志。非中方建造和使用的大使馆、外交使团和其他建筑物也做了类似的标记。

在一幅“首都饭店”(今华江饭店“民国楼”)的照片中,我们能看到工人正在给饭店外立面涂上防护色,“使其白天和晚上都不那么显眼”;抗战爆发后,孙中山的“整个陵墓都被竹架覆盖,台阶和栏杆都刷上油漆伪装起来,以免日本飞行员认出来”。

为了与日军空军相抗衡,中国军人在灵谷寺的阵亡将士公墓周围“砍倒了许多古树,以为紫金山山坡上架设火力提供场地”,“中山陵和明孝陵周围的许多古树也都被斧头砍倒”。

在一张前湖城墙的文字说明中,这样写到:这位男孩吹出的笛声与去年12月轰鸣的机关枪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攻城的炮火在巨大城墙上炸出了许多大洞。

而在当时的南京第一公园内,有穿长衫的市民和士兵在观看被中国飞行员击落的日军轰炸机残骸和高射炮,“这像是无声地讲述了一个激烈的空战故事”。

除了和战争相关的历史信息外,这篇文章还用图文描述了南京沦陷前夕的市民生活日常。其中有市民扔石头到明孝陵石象背的场景,因为当地民间传说,谁能扔上去,“幸运就会降临”;好莱坞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大华电影院隆重上映并大受欢迎;午饭时间街头一家面馆正在制作炒面等等。

那时代的加油站也让人眼前一亮。汽油售卖处是一座现代仿造的古式六角亭,亭前竖着一根加油柱,上写“SHELL”,即英国著名的壳牌石油。

当然,它也提到了随着城市人口的迅速膨胀,当时南京水电供给不足的问题。

总而言之,这篇文章透露出的微观层面的生动细节,为历史的宏大叙事添加了真实的血肉,让我们更能直观地感受到南京沦陷前夕那段历史的温度。

微史记:记得您在介绍《南京的兴衰》时,多次提到文中的统计数据。

汪晓茜:这些统计数据散落在全文,应是作者通过官方公文或其它渠道获得的数据。通过这一组组数据可以大体拼接出当时南京社会的运转情况:

“十年前的南京只有约30万居民,而到去年11月市民大批撤离前,已超过100万人在这座中国的首都安家落户”;

“1927年,在方圆约20英里城墙封闭起来的巨大范围内,只有不到5%的土地上建有房屋,剩下的是大片广阔的荒草地和田野,大部分如今依旧如此”;

“与不到十年前的普遍价格相比,如今商业板块的土地价值飙升了700%”;

“这座城市的交通工具包括300辆公交车、3000多辆汽车、约15000辆黄包车、约800辆马车、无数的摩托车和自行车,以及由马、水牛或公车拉的推车。此外,约百万人步行穿过城墙内外的大街小巷”

……

这些为后人从宏观层面观察和研究当时的南京提供了很好的数据支撑。

当然,西方人看南京、写南京,里面或多或少存在有偏见或了解有误的地方,翻译过程中我们已经对其中明显错误的地方进行了备注。它毕竟提供了一个他者视角下的南京社会图景,这本身就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微史记:作为近现代建筑的研究者,您怎么会留意到这篇文章并决定翻译它的?

汪晓茜:这是非常意外的一个巧合。我是做中国近现代建筑研究的。我的导师刘先觉是东南大学资深教授,他是梁思成第一批研究生。他于1956年撰写的硕士论文是新中国第一本研究1949年前近代建筑的文献。跟随刘教授做研究后,我一直关注南京近代建筑文献,生活中也养成习惯,非常注意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和图像。

2019年3月,我在微博上发现有南京网友收藏了一本《国家地理》,他将封面、目录和《南京的兴衰》一文的其中几页发到微博上。

我们知道,美国《国家地理》杂志1888年11月创刊,面向全世界发行,1986年底的发行量接近1100万份,会员遍布170个国家和地区(当时全球有174个国家和地区)。这么受欢迎的杂志刊发有关南京的文章,写的还是1938年之前的南京,这让我非常感兴趣。于是,我请我一个当时在纽约的学生,去美国国家图书馆将这篇文章下载了下来。

拿到全文后,我开始评估这篇文章的历史价值和文献价值。

当时国内有人曾把《国家地理》自1888年创刊到2000年底的所有文章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100多年来,涉及中国(包括港澳台)的报道共有238篇,是除美国外报道最多的地区。杂志对中国的报道是全方位的,基本上中国所有的地区都被报道过。在杂志最为关注的地区中,中国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排首位,和这个地区具有极为丰富的地理、生物、民族、文化资源相关;其次是东三省、北京、香港、中国西北地区(包括新疆,甘肃、陕西)。但是,杂志对南京的报道不多,主要是三篇:

1938年2月期《南京的兴衰》(The Rise and Fall of Nanking);1948年3月期《长江沿岸的中国街道》(Along the Yangtze,Main Street of China);1949年9月期《权力重回北平》(Power Comes Back to Peiping)。

这三篇文章,只有第一篇专文介绍南京。而这篇文章当时还没有人翻译成中文,也没有人对它进行研究。在明确了这些信息后,我和我的团队决定将其翻译过来。

▲汪晓茜、于梦涵翻译的《南京的兴衰》刊发在最新一期《南京学研究》上。右图为译者之一汪晓茜。

微史记:112年间,《国家地理》专门写南京的文章仅有这一篇。那么,就全球国外文献来说,关于“南京”的文献又有多少?

汪晓茜:就全球图书馆馆藏来说,关于南京的书籍数量依然偏少。

WorldCat是世界最大的联机书目数据库,目前可以搜索112个国家的图书馆,包括近9000家图书馆的书目数据。到目前为止,能搜索到的跟南京相关的文献仅有900多本,除40多本中文,个别德语、日语、泰语文献外,绝大多数为英文著作。这900多本文献中,128本与南京大屠杀相关,此外最多的就是各国外交使馆的文件报告。由此可以看出,南京大屠杀是目前国际文献中最受关注的南京主题。

在这些国外文献中,经典中文文献的外译文献极少,也缺乏当代南京城市发展状况等海外文献,这也提醒有关方面能够重视起来,将“南京”打造成叫得响的品牌,提升南京的国际影响力。(完)(原标题:汪晓茜:从美国《国家地理》谈西方文献中的近现代南京)

0 阅读:0

飞绿聊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