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枫最近因为他对毛泽东《沁园春·雪》的评价,着实让人吃了一惊。这个人本身背景还挺丰富,不仅是湖南安化人,还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头上挂着不少“学会会员”的头衔。
按理说,一个在文艺圈混迹多年的人,发表点个人见解也很正常。然而,他这次却对毛主席的经典诗词来了个极不客气的批评,直接说《沁园春·雪》算不上什么好诗,甚至称其为“下品”,这可不是一句小小的评价。
他之所以这样评价,主要是因为他觉得像“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样的词句,太俗气了,在他看来根本没有名家大手笔的感觉。如果放在宋代的诗词里,最多也就算下下品了。
这话一出,自然引起了不少争议。要知道,毛主席的这首诗可是几代人心目中的经典,大家读起来感受到的是北方冰雪的磅礴气势,哪能说是“下品”呢?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网友们很快挖出了李楠枫自己的几首诗作,分别是《挂青》和《蚂蚁与墓碑》。于是,事情变得有意思了。既然李楠枫敢评论毛主席的诗,那大家就要看看他的作品水平如何。这一看,大家可是大跌眼镜。这两首诗的质量,引来了大量的吐槽。
先说《挂青》吧,这首诗描述的是清明节扫墓的场景。清明节本是个缅怀先人的日子,照理说应该有点诗意或者情感上的表达,结果他的诗却给人一种莫名的阴森感。语言看上去也没什么美感,读完让人觉得挺压抑的。很多人批评他的诗像是“口水诗”,既没情感也没深度,感觉就是硬凑出来的。
再看《蚂蚁与墓碑》这首诗,它讲的是蚂蚁在墓碑前无法越过,最后死了,结果第二节里又复活了,还带着一大群蚂蚁。这种前后矛盾的情节,让人很难理解到底想表达什么。有人批评这首诗缺乏逻辑,完全是为了“深刻”而写深刻,读起来特别生硬。
李楠枫的这几首诗公开后,大家自然对他的文学水平提出了质疑。有人觉得他就是典型的“官员作家”,写出来的东西缺乏真情实感,更多是为了互相吹捧。这让我想到了另一个官员作家张本才,尽管一度被莫言称赞,最后还是因为腐败问题落马。看来,“官员作家”这个标签多少带有一些讽刺意味,特别是当他们的作品真没什么水平的时候。
毛主席的诗词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绝不仅仅是因为语言上的技巧,而是他通过这些作品,传递了对人民、对国家的深厚情感。这种家国情怀、这种大气魄,正是现代许多诗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而李楠枫的诗作,看上去更像是玩弄文字的把戏,根本没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相比之下,李楠枫对《沁园春·雪》的批评显得有点“自不量力”。他说毛主席的诗“下品”,结果自己的诗却遭到了广泛的质疑和嘲讽。这不禁让人觉得,他或许是在试图通过贬低经典,来突出自己的与众不同,但最终却适得其反。这样的做法,只能让人觉得他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如果李楠枫想要在文学创作上有所建树,也许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写作方向。毕竟,真正的好作品,不仅仅是语言上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情感和思想上的深度。
如果只靠堆砌华丽的词藻,终究难以流传下去。正如我们常说的那样,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能跨越时代,与人心产生共鸣。而那些缺乏内涵的作品,或许只能昙花一现,最终被人遗忘。
希望李楠枫能意识到这一点,真正去思考如何在自己的诗作中融入更深刻的情感,而不是继续停留在表面。毕竟,文学创作需要的不仅仅是文字游戏,更需要真情实感。这样的作品,才真正能打动人心,也才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