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只有3-4米高,这么矮能拦住什么?为何它保护中原2000多千年

说宇宙寻真理 2024-10-20 02:19:38

中国古代的长城高不过3-4米,比一般的城池矮很多,历史上还曾经一直被攻破,为什么我们却一直觉得长城非常厉害,它到底有什么作用?

长城的起源

长城最早的起源还要从西周说起,当时武王伐纣,文王辅佐周成王平定了内部的商朝贵族叛乱,中原大地迎来了长达40年的和平与发展。

但到了周成王的孙子周昭王继位的时候,就有了被北方游牧民族劫掠的困扰。

这支游牧民族被称为犬戎,他们经常越过泾水和渭水,威胁国都镐京。

周昭王和其子周穆王在位时,一直在出兵攻打北方的这些少数民族部落,曾一度将其赶到河套地区。

但为了征讨游牧民族,西周也耗费了巨大的国力。

周宣王为了抵御卷土重来的犬戎,在泾阳一带修筑了连续排列的城堡。

这种城堡被称为“列城”,也就是我国早期长城的雏形了。

临潼宋家村烽燧遗址

列城修建起来以后,犬戎想要再攻打国都就很难了,因为周天子遇到外族入侵就会点燃烽火,附近封地上的诸侯看到就可以带兵前来,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就来源于此。

因为周幽王随意发号施令,诸侯王们平白无故浪费了大量资源和军力,于是心怀不满。

申侯(封地在河南信阳)的女儿曾是周幽王的王后,结果在褒姒来到时被纣王废掉。

申侯因此更加不满,便勾结犬戎和西戎,让他们攻打国都,杀死了周幽王和褒姒,还允许犬戎掠走了大量国都中的金银财宝、物资人口。

从这段历史可以看出,早期的长城里并没有太多的驻军,一般只有在烽火台附近的戍堡里留下一队士兵用于放哨侦察。

抵抗少数民族的军队来自于比较遥远的诸侯国,诸侯国只有在得到烽火号令后才能起兵支援。

所以,列城的作用并不像高大的城墙那样抵挡外敌进攻,它更大的作用还是体现在通过烽火来集结士兵。

长城为什么不能重兵防守?

无论是西周,还是后世诸侯国,乃至秦汉和明长城,他们几乎都是不安排重兵守卫的,其抵御外敌的模式也都是靠着烽火传递信号。

比如北宋的《武经总要》烽火篇中对于长城烽火台系统的运行有着详细的记载:

“凡烟火,一昼夜须行二千里。”

这段话包含的信息很多,它是说烽火台燃烧的烟火一昼夜就能传递一两千里。

这是因为古代烽火台多用狼粪焚烧,会生成浓郁的黑烟,远处的烽火台看到后也开始燃烧,就可以把紧急军情从边境线上,一下子传到遥远的国都里去。

这种传播速度比骑兵传信快多了,自然也就会比游牧民族的军队入侵速度快。

要获得敌人入侵的方位,只要不同方向上修建的烽火台就行。

而如果要获得敌人的数量,则可以用不同的信号来对敌人数量进行“编码”。

在唐代的《唐六典》中有记载:其放烽有一炬、二炬、三炬、四炬者,随贼多少而为差焉。

意思是,烽火火炬的多少代表着敌人的大致数量,敌人越多,烽火台的火炬越多。

汉代居延简《塞上烽火品约》中记载,匈奴入侵的规模主要分为三等。

第一等级为小股军队的侵袭,人数在1-10人,举二烽,大概就是2把火。

第二等级是中型部队攻击,人数10-500人不等,要举二烽加上举信号旗。

第三等级为大股部队,人数在500-2000人之间,要举起三烽。

有了这样的烽火传讯,可以让中央军队获得非常宝贵的军情信息,便于统治者调兵遣将,从而可以在持久战中减轻军力和民力的损耗。

如果没有长城和烽火台,大量部队长期驻军在边境上,这对于国力的消耗非常大。

毕竟游牧民族全是骑兵,出来劫掠还不需要后勤补给,你要跟他对峙是很吃亏的。

骑兵部队非常擅长的就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战术。

而且,如果没有高处观察敌军的人数,凭借骑兵的高机动性,你根本不知道在哪一个地方还隐藏着大股部队,一旦陷入敌人给出的假情报,就很难遭遇灭顶之灾。

有了长城以后,虽然长城的城墙不是很高,但3-4米已经足以拦截地方的骑兵部队,迫使敌军使用并不擅长的步兵方式攻城,这能够有效阻止敌军入侵和劫掠的速度。

当敌人抢劫完以后准备撤退的时候,长城也可以完成二次拦截,这给了附近军队支援争取了大量时间。

别小看这些低矮的城墙,当初曹操征讨西凉马超,被打得割须弃袍,躲到渭水后面。

直到冬天,娄子伯劝他筑沙为城,用水浇灌,在一夜冰冻之后筑城了一座坚城,这才得以击败羌兵。

可见,如果重兵防守长城,游牧民族根本难以南下,骑兵优势也将荡然无存。

汉长城与明长城

汉武帝时期,汉家军队不仅将匈奴人赶出了渭水,还赶出了河套平原。

随后汉朝在河套地区沿着阴山和贺兰山设立河西长城,连着西部的新疆沙漠,形成了一条长长的边境线。

平时,边境军队就在当地的平原上练兵屯田,减少军力消耗。

一旦匈奴来犯,看到烽火之后就能立刻集结起来抵御敌军。

河西长城不仅完美地克制住了匈奴,而且有效地保护了河西走廊上的贸易,为中国和西域互通有无,加强民族交流融合创造了条件。

匈奴人十分憋屈,只好沿着长城一线一路往东,最终只找到了辽西走廊这个突破口,想要通过这里劫掠物资。

可以说,这一整条漠北长城的建立,大大缩小了匈奴可以进攻的范围和路线。

连匈奴最有可能进攻的方位都清楚了,这仗打起来可不就简单了吗?

你比方说这张图就生动地诠释了长城在确定地方进攻路线上的作用,长城附近的山峦成为了天然的屏障,山峦附近又有连绵不绝的高大树林和悬崖峭壁,严重阻碍了游牧骑兵。

于是,游牧骑兵只能从已经确定的平坦路线发动攻击,没有其他的选择。

历史上我国的大王朝基本上也都是以这条长城为北部边界,缔造了一个个辉煌的时代。

最显著的就是明长城,它的整个界限和汉长城差不多,但其加固的措施更为完善。

为了抵抗蒙古贵族后裔及东北的女真族,明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工程最大、防御体系和结构最为完善的长城。

东北女真族的兴起让中国长城的防御重点,从一直以来的河套地区转移到了辽西走廊。

墙身外层由整齐的大型条状石砖砌成,内部则填满了泥土和石块,这使得城墙极为坚固。

城墙的高度根据地形的不同而有所变化,陡峭的山冈上较低,而平地上则较高,平均高度约为7.8米。

明军在这里强化了居庸关、古北口、慕田峪、娘子关等重要关口的防御。

尽管如此,长城整体的防御能力依然比不上城墙,因为位于山岭之上,虽然游牧民族不容易翻山越岭,我们的军队和物资也很难及时上山支援。

长城一直以来都只能防范小股部队的袭击,超过万人的大部队来袭就很难及时防范。

如从1629年到1642 年的13 年里,皇太极就曾率领数万后金军队四次攻入长城之内,掠走了数以万计的金银财宝、绫罗绸缎、各种物资,掳走的人口更是高达几十万。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游牧民族要组织这样庞大的军队进攻需要组织和策划好几年。

长城促进民族贸易与融合

尽管满清找到了突破长城的办法,但不得不说在几千年来,长城都为汉族广大地区的人民休养生息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也为我国长期以来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繁荣提供了相对和平的环境。

长城的存在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让游牧民族心怀畏惧,不敢轻易侵犯中原地区。

这大概就是《孙子兵法》中所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吧!

于是,为了存活下来,部分游牧民族只好通过贸易来获取汉族生产的粮食和茶叶等物资。

久而久之,汉民族与游牧民族也慢慢建立起了利益关系,多民族的融合以一种缓慢而和睦的方式开始演进。

为此,中原王朝特意在长城内部划出了一块块小城用于汉胡贸易,也就是图中的“马市”,古代称之为互市贸易。

明朝万历年间《宣府镇志》记载的张家口一带边境贸易更为繁荣: 南京的罗缎铺、苏杭绸缎铺、潞州绸铺、泽州帕铺、临清的布帛铺、绒线铺、杂货铺,各行交易,铺沿长四五里许。

连南方的丝绸都能够通过长城拓展贸易渠道,为国家提供了客观的关税收入。

这些马市被划归在长城里面,游牧民族入内就必须脱掉军械铠甲,这对于边疆的长期稳定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0 阅读:7

说宇宙寻真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