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没有发现身边的科研圈有点热闹?不是因为又有谁发了篇超牛的论文,也不是谁又拿了诺贝尔奖。而是越来越多的日本科学家,正悄咪咪地往中国跑!
从2018年开始,在中国的高校实验室和科研单位里,总能看到日本面孔在显微镜前专注工作的身影。根据科技部最新数据显示,近5年来,选择到中国工作的日本科学家数量增长了整整3倍!
这可不是几个“野生科学家”一时兴起,而是实打实的“日本顶流”扎堆来华。
比方说,日本科学家,“光催化”之父----藤岛昭,人家可是日本化学界的泰斗级人物。结果倒好,一转身就跑到了上海理工大学,还自带团队。这下可让日本学术圈炸开了锅!
藤岛昭院士加入上海理工大学
可别以为就这一个例子。2022年,日本筑波大学的高能物理学家桥本省二,也高调宣布加入中国科学院。这位可是在日本国内年薪上千万日元的科研大牛,为啥也要“下海”来中国?
有人说,还不是为了钱?
可问题是,这帮日本科学家在国内也不差钱啊。况且,咱中国虽说科研经费不少,但给老外的薪水也不至于高到天上去吧?那到底是为啥?
想知道这些日本科学家为什么集体“叛逃”,他们在中国实验室里到底经历了什么,以及这股“赴华潮”背后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数据来告诉你真相过去提到科学家“跳槽”,大家想到的都是人才“外流”。
20年前,要是说有人想跳槽,那肯定是打包行李往欧美跑。就连大名鼎鼎的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当年不也是从国内去了美国才出名的嘛!
可现在呢?风水轮流转,日本的科学家反倒开始往中国挤。这让人不禁想起那句老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过这回,可能连日本人自己都没想到,他们也有今天!
来看看这组让人瞠目结舌的数字,2018年,在中国工作的日本科研人员还不到1000人。到了2023年,这个数字直接翻了三倍,蹦到了3000多。
而且,这些日本科学家还都不是普通选手。根据《日经新闻》的调查,有超过60%的人都是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大牛”。他们主要分布在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集成电路这些领域。
等等!你发现了吗?这些领域,好像都是现在最火的高科技赛道……
经过对100位在华日本科研人员的采访,原因大概有这么几条。
科研经费太香了,中国的科研投入,从2018年的1.97万亿到2022年的3.09万亿,年年创新高!
2016-2022我国科研经费占比
而日本那边呢?科研经费年年缩水,连买个显微镜都得精打细算。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日本教授说:“在日本申请个项目,得准备一摞比我博士论文还厚的材料。在中国?一个PPT就搞定了!”
中国的实验室太“豪华”了,有个日本教授第一次参观中国的实验室时,看到一水儿的进口设备,激动得差点当场去领结婚证。
但这事儿,也不是所有人都叫好。
确实,也有人提出了担忧。有日本网友怀疑这些科学家是不是“被高薪利诱”,也有中国网友担心会不会有“技术外流”的风险。
但是啊,现在是什么年代了?科技创新早就不是闭门造车的时代了!科技创新需要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科学家一起合作,才能擦出新的火花。这些日本科学家的选择,与其说是日本的“衰落”,不如说是中国科技环境改善的一个缩影。
30年,风水轮流转还记得90年代那会儿吗?那时候的中国科技圈,可以说是“孔雀东南飞”的盛况空前,大批的中国科学家,拎着简单的行李,怀揣着对科学的梦想,踏上了飞往海外的航班。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一去就是好几年,有些人甚至再也没回来。
那时候的中国,是个什么样?
实验室里,显微镜跟古董似的,放着不敢用,用了就坏。申请个项目,全靠领导心情。今天领导心情不好,项目就黄了。发篇论文?《Science》、《Nature》?做梦呢!连杂志订阅费都成问题。
90年代中国实验室
那时候出国的科学家,就像是饿了很久的人,突然看到了一桌子山珍海味。不跑过去吃,那不是傻吗?
要说90年代最让中国科学家羡慕的地方,日本绝对能排前三。
1987年,日本实现了世界第一台超导磁悬浮列车的试运行;1990年,日本成功发射了首颗月球探测器“飞龙”;1994年,日本科学家根岸英一成功拿下诺贝尔化学奖。
中国的年轻人挤破头都想去日本留学。为啥?因为那里有最先进的实验室,有取之不尽的科研经费!
谁能想到,30年后的今天,日本的科研环境经历了一场“寒冬”。
科研经费年年减少,从2000年的3.6万亿日元,降到了2020年的2.8万亿日元。这下可好,连个PCR仪都得省着用了。
日本科研经费变化趋势
终身教职越来越少,年轻科学家想找个稳定工作?对不起,请先当15年“博士后”。
实验室设备老化,不少日本大学的实验室,设备都快赶上我们的某些博物馆了。
一位日本教授吐槽说:“现在的日本实验室,连个扫地机器人都买不起,只能自己扫地……”
日本九州大学生物实验室
而趁着日本“打盹”的这30年,中国可没闲着。
科研投入暴增,2022年,中国的研发经费支出达到了3.09万亿元人民币。这是个什么概念?大概能买下3090万个扫地机器人!
人才政策超豪华,“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各种人才计划,名字越来越大,福利越来越好。
实验室设备全球领先,从显微镜到超算中心,样样齐全。甚至有些设备,连说明书都是中文原版的!
看到这儿,别急着下结论说“中国赢了”或者“日本完了”。
日本科学家扎堆来华,是来“偷师”还是来“交流”?最近在某社交平台上,看到这么一条热门评论:“日本人突然跑来中国搞科研,没点儿小心思谁信啊!”
底下高赞回复是:“就是来偷技术的吧?当年我们去日本学习,现在轮到他们来了?”
嚯!这话说的,怎么听着像在拍谍战片?
先别急着下定论,让我们来看点儿实在的。
中科院物理所的山田教授(化名)来华已经三年了。按照网友的“阴谋论”,他早该偷走一箩筐技术了吧?
但事实是,他的实验室门儿常年敞开,学生随时可以进去讨论问题。他的研究数据都放在共享服务器上,组里人人都能查看。他还经常组织组会,手把手教学生做实验。
根据科技部的统计,2022年中日联合发表的科研论文超过6000篇,比2018年增长了80%。
这些论文大多发表在顶级期刊上,比如《自然》、《科学》等。而且,这些论文的第一作者,中日科学家基本五五开。
如果真是来“偷技术”的,论文怎么可能是共同署名?这不是偷,这是明晃晃的“合作”好吗!
那为什么还会有人担心呢?说实话,这种担心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人类历史上,确实存在过不少著名的“技术窃取”案例。但是!现在可是2024年啊!
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想完全藏着掖着已经不可能了,论文都是公开发表的,专利也可以随时查询,实验方法也都有视频教程。真要“偷”技术,还用得着千里迢迢跑到对方实验室去吗?
那他们到底为啥来?
日本科学家有经验和创新思维,而中国有设备和经费,这不就是标准的“强强联合”吗?有个日本教授说:“在日本,很多实验想都不敢想。在中国,只要想法靠谱,基本都能试试。”
防人之心不可无,但也别太紧张。
那我们就真的一点都不用担心吗?当然不是。任何国际合作,都需要有适当的监管和防范。
与其担心日本科学家来“偷师”,不如想想怎么把自己的科研能力提升上去,学会更好地跟国际同行合作,努力创新,让别人都想来“偷”我们的技术!
中国的应对:理性与开放面对这股“日本科学家赴华潮”,中国的态度可以用四个字概括:欢迎但不依赖。
大国科技自信不是说说而已。
现在的中国,早已不是30年前那个“求知若渴”的学生仔了。2022年,中国的国际专利申请量达到了7万件,连续4年排名世界第一!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已经从“跟跑者”变成了“领跑者”,在很多领域都开始引领全球创新。
国际专利申请量全球对比
比如中国的高铁技术,再比如咱们的超级计算机。这些都不是靠“偷”来的,而是实打实靠自主创新搞出来的。
“神威”超级计算机
一位在华工作的日本教授感叹,“来中国之前,我以为能教中国人很多东西。来了之后才发现,是我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既然是“自信”,那就不怕开放。但开放不等于不设防。
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科技安全审查制度。比如,对关键核心技术设立“隔离带”,对重要科研数据实行分级管理,建立科研诚信档案等。
我国知识产权对外转让安全审查机制
简单来说就是,该管的管住,该放的放开。
就像跟日本学者合作,我们欢迎你来做实验,但是某些实验室,对不起,闲人免进!这不是不信任,这是大国之间的“潜规则”。
留住人才,光靠高薪可不行现在中国的科研环境,可以说是“想干就能干”。只要你有好的想法,经费、设备、人手,基本都不是问题。这种能让科学家专注于研究的环境,比高薪更有吸引力。
中国环境科技探究实验室
说实话,在这个“科技全球化”的时代,光靠一个国家闭门造车是不行的。
有意思的是,现在有不少中国留学生选择去日本学习传统工艺,比如动漫制作、精密机械等。这不正说明了优势互补的重要性吗?
面对这股“赴华潮”,我们既不必沾沾自喜,也不用过分担忧。该学的学,该防的防,该创新的创新。保持开放和自信的心态,这才是大国应有的样子!
正如一位科学家所说:“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真正的竞争,不是看谁‘偷’得多,而是看谁能为人类文明贡献更多!”
信息来源:
知乎2021-10-21 日本顶级科学家出走中国:中日科研环境,现在谁更好?中国日报网 2022-10-20日媒:中国不断优化的科研环境正吸引日本年轻一代人才澎湃新闻 2021-09-08 上海理工大学成功挖角诺奖级日本教授,他曾为中国培养出三名院士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2024-03-12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统计报告 中国仍是国际专利申请最大来源国
小心间谍
刺探行业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