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为清廷皇家发祥地,也是清朝发源的地方。清末的时候,清廷气数将近,他们苟延残喘,力图挽回颓势,重新振兴,而振兴点就选到了东北。可是,要想振兴东北,必须要有一个能力挽狂澜的人,他们便想到了徐世昌。
徐世昌说起来,徐世昌算是晚清及民国时期名人,他学识广博,推行新政,热爱国家,具备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优良精神风貌,在官场打拼数十年,其政绩和口碑也非一般官僚政客可比。清廷经过仔细挑选,认为徐世昌目前去经营东北是最合适人选,便一纸命令,宣布徐世昌为钦差大臣、东三省总督兼管东三省军务,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此时徐世昌踌躇满志,但他并没有急于上任,而是向朝廷建议,先行到东北考察几个月,待全面摸清情况向朝廷禀报,再拿出具体对策后上任。朝廷批准了他这一建议,徐世昌即赴东北。
徐世昌到达东北后,一天没有休息,即日便往县乡视察,了解土地耕种、工商市井以及农民疾苦等,经两个多月数千里跋涉,基本掌握了东北的情况,并向朝廷上疏万言报告后正式上任。
东三省攻略一次,徐世昌到一村庄,见农民赋闲在家,便问为何不耕种。老农一笑,对他说:“东北寒冷,粮食只种一茬。”“为何不种小麦?”徐世昌问。农民哈哈大笑,对他说:“东北世代未见小麦种植。”徐世昌回去后认真翻阅相关资料,对小麦生长环境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小麦在此可以批量种植。此时,他又发挥了先实践的特点,先选择了一块地进行试验,结果,小麦丰收。徐世昌大喜,当即向东北推广种植,三年后,东北已是小麦遍地,不仅吃不完,而且还源源不断输送到关内。
东北小麦他在东北两年,东北几乎发生了让人不可思议的变化,城内路灯、道路笔直,市井繁忙,乡下粮食有余,生活富足,而这都与徐世昌重实践是分不开的。
徐世昌有着独特的时代眼光,他在翰林院多年任闲职,但从来没有放弃对清朝未来的思考。他认为,清朝要想长远,必须追寻世界潮流,必须先强国防。于是,当袁世凯在小站练兵的时候,他欣然前往投奔,并把西方先进的练兵方式,军营管理,激发战斗精神等方式方法,力所能及地灌输给身边左右,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他也认为,时代在发展,大清朝在陈腐的体制下灭亡也是大势所趋。所以,当他看出袁世凯密谋恢复帝制后,激流勇退,离开了袁世凯,无论袁承诺给他任何高官,他都坚决反对称帝这件事。
袁世凯小站练兵一九一六年六月五日,长江巡阅使兼安徽军务督理张勋策动复辟,也曾多次亲临徐家请他出山,参与此举。徐世昌坚持不同意张勋复辟,并严厉斥责他在倒退历史。不久,复辟闹剧在全国一片反对声中失败,徐世昌反对张勋复辟一事,也得以迅速流传。
张勋徐世昌经营东北,靠的是实地考察摸清情况,而他积极参与小站练兵,抵制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则是他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深刻思考,他的这种实践和眼光真的值得今天的我们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