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官渡之战
4.相拒连月
曹军退还官渡后,渡河后的袁军主力向南推进到阳武。
沮授对袁绍说:“北军人多,但英勇善战不如南军;南军粮少,物资储备不如北军。南军利于速战,北军利于缓兵。所以应打持久战,拖延时日。”袁绍仍然不从,他命令部队逐渐逼近官渡,紧靠曹军扎营,军营东西绵延数十里。
《三国·志袁绍传》前后记载有异,此处记载“沮授建议持久战,袁绍不从”,但后文记载双方“相持日久”,同时《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双方“相拒连月”,《后汉书》记载“相持百余日”,多处记载表明实际上袁绍的做法与沮授主张一致。
八月,两军主力在官渡会战。曹军失利,十个人之中就有两、三个人受伤,前线能战的兵将不足万人,于是躲进营垒中坚守不出。袁绍修筑壁楼,堆起土山,从高处发箭射击曹营。箭如雨下,曹军大为恐惧,将士只得蒙着盾牌走路。但是,壁楼、土山不久就被曹军制造的“霹雳车”轰毁了。袁绍又暗凿通往曹营的地道,曹军则在营中挖掘长沟进行防御。同时,
袁绍先后派刘备、韩荀袭击许都,但是皆被曹仁击败,因此不再分兵复出。
这是一场持久战,两军相持了一百多天,河南老百姓困苦不堪,纷纷背叛曹军,响应袁军。袁绍派遣使臣招降豫州诸郡,曹操统治的豫州在袁绍的外交攻势下四方瓦解、远近顾望,纷纷受命,唯有颍川郡、阳安郡仍坚持不动。
因为粮食将要耗尽、局面无法支撑,曹操写信给荀彧,想要撤回许昌,被荀彧劝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