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迎帝都许
3.矛盾滋生
曹操在得到献帝之后,迅速将其由洛阳转移到了许县,这使得袁绍对曹操的目的产生了怀疑。
要知道就在献帝到达洛阳之后,袁绍还派出手下的从事中郎徐勋修缮郊祀的庙堂、保护献帝的安全。曹操未经商量就擅自将献帝迁至许县,自然让袁绍觉得这有着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
就在袁绍狐疑之际,曹操连续做出了两个错误的举动,更是让袁绍大为光火,二人的关系濒于破裂。
《后汉书·袁绍传》记载:“建安元年,曹操迎天子都许,乃下诏书于绍,责以地广兵多而专自树党,不闻勤王之师而但擅相讨伐”。曹操这一招弄得袁绍非常狼狈,不过更让袁绍不平的事情不久又再次发生。这个较为详细的记载也出现在《后汉书·袁绍传》里:“以绍为太尉,封邺侯。时曹操自为大将军,绍耻为之下,伪表辞不受。操大惧,乃让位于绍。二年,使将作大匠孔融持节拜绍大将军,锡弓矢节钺,虎贲百人,兼督冀、青、幽、并四州,然后受之。”
这两个事件的发生,对袁绍而言是一种耻辱,而对于曹操而言也不见得就是什么得意之作,这是曹操得意忘形的一种表现。在充州之战时期,曹操就是由于得意忘形而差一点丢掉了兖州,幸好面对的是吕布,在袁绍的帮助下他才勉强夺回了自己的第一块根据地。
而现在,曹操又重蹈覆辙,把当时实力最为强大的袁绍给得罪了,其结果还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经过这几次事件,袁绍终于意识到曹操已经崛起,而且下一步的目标很可能就是自己。但是由于当时他们还面临着共同的敌人——袁术及其战略同盟,所以双方都只能是引而不发,不敢过早的暴露自己消灭对方的战略意图。
不过没过几年,当袁术及其盟友公孙瓒被消灭,吕布被杀、张绣被招安,中原大地上只剩下了袁绍与曹操。这时候双方均无后顾之忧,一场决定汉末中国北方走向的大决战终于在官渡爆发,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战。
对于曹操与自己的分裂,应该说是袁绍始料未及的事情。在袁绍的心中,曹操无论在声望、影响力、实力上都不是自己的对手,他根本就没有在意曹操这个未来的对手,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把曹操作为对手,这不能不说是袁绍发展中最大的失误。
官渡之战的失败,就是袁绍为自己的失误所吞下的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