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云劝宝玉,其实不是劝读书,而是“你就不愿读书,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常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了将来应酬世务,日后也有个朋友。没见你成年家只在我们队里搅些什么!”
宝玉不喜读书,这是大家,包括书中人和读者,所有人全都知道的。湘云当然也知道。既然知道,再劝也是无益,湘云又不像宝钗那样执着于劝谏,弄得“停机德”都上了她的判词。
不劝读书,那就退而求其次,劝劝别的。仕途经济、应酬世务,这是那个时代贵族男子的必修课,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社交”,谁也躲不开的。
仕途经济、应酬世务,虽然不是读书,其实和读书一样,深为宝玉所厌恶。所以一听湘云这话,宝玉马上发作:“姑娘请别的姊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作为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这话是相当严重,严重到袭人马上插进来解围——如果没有袭人缓颊,宝玉湘云完全有可能就此翻脸。
宝玉为什么这样无情?因为“宝玉恶劝,此是第一大病也”。上次跟袭人也是这样:“待要赶了他们去,又怕他们得了意,以后越发来劝。”为了避免“以后越发来劝”,宝玉冷落袭人,两天不跟她说话。这次为了避免湘云“以后越发来劝”,也不惜冷言无情,以消其念。
当然,湘云不像宝钗那样执着,我前面已经说过了。所以袭人插话劝解,湘云也就坡下驴,调侃了一句“这原是混帐话”,也就不再多说,总算是过去了,没有翻脸,更没闹到不可开交。
问题是,湘云为什么平白会劝宝玉这些事?虽然这是那个时代的主流观念,就像今天“好好学习”一定是上进一样,可湘云早不劝、晚不劝,怎么偏偏这时候就劝?
当然是因为贾雨村来访、宝玉抱怨,引起了湘云的话题。可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在湘云的话里:“如今大了……”
湘云怎么会突然想到“如今大了”?当然是前面贾母的提醒:“你们如今大了,别提小名儿了。”从小熟不拘礼,长大到一定年纪,长辈是有义务提醒他们的。不管古今中外,都是一样的道理。
这不过是生活中小得不能再小的一件小事,却折射出宝玉成长的重大转变:当他年幼时,他只需要承欢于祖母膝下,撒娇撒痴。在那样的富贵人家,即使不努力,长大后也可坐享富贵。但是贾珠早逝,家族的责任落到宝玉身上,他成为未来的“继业”人才,就必须培养“继业”的能力了。
小时候“不喜读书”是可以允许的,长大了还不理会“仕途经济”就不能原谅了。然而宝玉,却偏偏是个拒绝长大的孩子。
家族责任落到长不大的孩子身上,这就是贾府悲剧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