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兵时,一位战友特别精明,但退伍后愿意和他来往的战友却很少

寇子淳晨想 2025-04-03 16:25:43

文‖原创,图来自网络。

那年,我跟老李当兵那会儿是一块儿入伍的。

那时候部队在个小县城,团部有个小灶,专门给领导做饭。老李刚进新兵连没多久,就被连长看上了眼。

这家伙太会来事儿了,眼里有活,手脚还麻利。新兵训练完,他就被调到小灶帮忙,先是给老兵打下手,洗菜刷碗啥都干。

没过俩月,老兵退伍,他顺理成章接了手。那会儿我还在连队站岗放哨,天天啃大锅饭,看他整天围着灶台转,心里还有点羡慕。

可慢慢地,我发现老李这人有点不一样。他干活是真卖力,小灶收拾得干干净净,饭菜做得也好吃,领导一尝就夸。

可他跟我们这些普通战友说话,总有点敷衍。有回我去找他聊天,他正忙着给领导家送菜,见我就笑笑,说:“老王啊,我忙着呢,回头聊。”

回头?我等了半个月也没见他找我。

战友们私下聊起来,有人说他“眼里只有领导”,我还不信,可后来有件事让我心里咯噔一下。

有次部队发福利,每人分两条鱼。老李管着小灶,顺手多拿了几条,说是给领导加个菜。我们也没多想,毕竟他那位置油水多。

可没两天,我听人说,他把多拿的鱼悄悄卖给了菜市场的小贩,赚了点外快。这事儿传开,大家伙儿嘴上不说,心里都犯嘀咕:这人咋这么精明,连战友的份儿都算计?

那会儿我就感觉,他跟我们的距离好像拉开了。领导喜欢他,可我们这些当兵的,慢慢就不爱往他跟前凑了。

谁愿意跟个心里全是小算盘的人掏心掏肺呢?

那时候我们是好兄弟,可退伍后,日子一长,我跟他也生分了。

老李退伍后回了老家,开了个小饭馆,靠着在部队学的厨艺,生意做得还挺红火。刚开始,他常给我打电话,喊我去捧场,说:“老王,咱们战友一场,你得来帮衬帮衬我!”

我这人实诚,寻思着老战友开张不容易,就带了几个朋友去吃。那顿饭他招呼得挺热情,还给我们打了折,我心里挺感动,觉得他还是念旧情的。

可没过多久,我就发现不对劲。他隔三差五给我打电话,不是让我介绍人去吃饭,就是问我能不能借点钱周转,说是饭馆资金紧。

我借过一次,500块,他倒是还了,可第二次又开口,我心里就有点堵。他找我帮忙从没空手,次次都带点小礼,可我总觉得这礼后面藏着算计。

有回他请我吃饭,聊着聊着就让我帮他联系个老战友,说那人现在混得不错,能拉生意。我一听就明白了,他不是想叙旧,是想攀关系。我没吭声,饭后就找理由走了。

家里的事儿也不消停。他媳妇小翠跟我老婆熟,有次串门时忍不住抱怨:“老李这人,连我娘家人都算计!上次我弟借了点钱,他非要算利息,搞得一家人脸红脖子粗。”

我听完心里一沉,咋连自家人都不放过呢?战友们也差不多,大家聚会聊起来,都说他太精明,跟他相处总提着心,生怕被套路。

时间一长,电话不接,招呼不理,老李慢慢成了大家嘴里的“聪明人”,可这聪明,咋就没人稀罕呢?

我跟老李的交情,到了这时候算是彻底凉了。

那年战友聚会,大家伙儿好不容易凑一块儿,老李说要请客,非要在他的饭馆摆一桌,说是“这些年亏欠大家,得好好赔个不是”。

我寻思他兴许是想缓和关系,就带着点期待去了。饭馆里灯火通明,他忙前忙后招呼,桌上鸡鸭鱼肉摆得满满当当,看着挺有诚意。可饭吃到一半,气氛就变了味儿。

老李端着酒杯站起来,笑呵呵地说:“弟兄们,我这饭馆生意不好做,最近想扩个门面,大家都是老战友,能不能帮我拉点人气?”

这话一出口,桌上安静得掉根针都能听见。我旁边的小刘忍不住开了口:“老李,当年你在小灶多拿鱼卖钱的事儿,大家伙儿没跟你计较,可你退伍后找我们借钱、拉生意,哪次不是算计好了再开口?”

这话像捅了马蜂窝,有人跟着点头,有人干脆把筷子放下。

老李脸一下子红了,嘴上还打着哈哈:“哪有的事儿,我就是想跟大家伙儿亲近亲近!”

这时候,小翠从后厨冲出来,眼圈红红地嚷:“李大勇,你别装了!上次聚会你让我喊我弟来吃饭,还不是想让他掏钱给你买冰柜?你咋这么不要脸呢!”

这话一出,老李彻底挂不住了,酒杯“啪”地摔桌上,吼道:“你们一个个啥意思?不就是吃我顿饭吗?”

场面乱成一团,有人起身就走,我坐那儿看着,心里五味杂陈。小翠一气之下跑回了娘家,饭馆里就剩老李一个人站在那儿,脸上一阵青一阵白。

那一刻,我真觉得,他这辈子最精明的算盘,怕是打到自己头上了。

那次聚会闹得不欢而散后,我好一阵子没见老李。心里说不上啥滋味,有点气他,可更多的还是替他觉得可惜。

这人精明了一辈子,到头来咋就把自己弄得这么孤单呢?

过了俩月,有天老张——我们当年的连长——给我打了个电话,说老李找他喝酒,喝多了哭得稀里哗啦,非要让他帮忙劝劝战友们。

我一听,心软了半截,老张可是个硬汉,他都开口了,我还能说啥?

那天我跟老张一块儿去了老李的饭馆。他瘦了不少,眼圈黑得跟熊猫似的,看见我们,愣了愣,然后挤出个笑:“老王,老张,你们还愿意来啊?”

老张没废话,直截了当说:“大勇,你精明过头了,伤了人心。这么多年,你眼里只有自己,战友不是傻子,谁看不出来?”

老李低着头,半天没吭声,手里的烟烧到头才嘀咕:“我就是想混得好点,没想害谁啊。”

我忍不住插嘴:“你没害人,可你算计人啊,连小翠都跑了,你还不明白?”

他眼圈红了,叹口气:“我错了,行了吧?”

那天聊到半夜,老李说想找大家赔个不是。我劝他:“人心凉了,不是一句‘错了’就能捂热的。”

后来,他真挨个给战友打了电话,有接的,有不接的,小翠也回了家,可眼神里还是冷冷的。我最后一次见他,是在饭馆门口,他递给我根烟,问:“老王,我是不是真错了?”

我没说话,拍拍他肩膀走了。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精明这东西,用得好是本事,用得过头就是刀,伤人又伤己。

老李这辈子,怕是再也找不回当年的热闹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