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瘤
文/独醒狂人
说来令人吃惊,某些事情的反转实在太快。先前报道称作向阳向上,坚持不懈,大放光芒的底层逆袭“草根”,化身励志青年的楷模,家乡父老的骄傲,不但受到许多粉丝的极力追捧,而且被聘为菏泽市文化旅游推荐官。可是,一夜之间,突然变成了媒体评论中危害孩子的“全民网红毒瘤”,涉嫌侵犯知识产权,误导青少年价值取向,不仅遭到网友的实名举报,而且停播多日,关闭直播打赏。
随着郭有才的热度日渐退去,大家开始反思一个问题:来得快去得也快的流量,到底有何意义呢?想来,正如当事人本身的说法“犹如做梦”,一番人生的大起大落貌似确实是一场梦而已。之所以仅仅叫做一场梦,只是因为没有真才实学的支撑,瞬间的人气注定无法成就大师一般的经典作品。于是乎,时间过去了,原来的关注自然消散了。但要让昙花一现的爆火背负一个毒瘤的严重罪名,笔者以为,恐怕又是言过其实的。毕竟,单凭一个人的力量,能成多大的气候?又能掀起多高的风浪?退一步讲,即便快捷的赚钱手段充满诱惑,招来一批装扮怪异、搔首弄姿、内容低俗的追随者,也并非郭有才的错——偶然成为舆论焦点的原因,连他自己都没搞清楚;至于别人的态度,更不是他能够左右的。
与其将矛头对准个人,不如多想一下,为什么造神的闹剧不断重演,为什么毁人的套路屡试不爽!或许眼前群众的不理智,早已掉进了极端盲目——符合胃口的事物,不加任何考察,立马全盘接受;遇见不喜欢的东西,则是胡乱批评,还要上纲上线地泼脏水、贴标签。生活在一个泱泱大国,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地域文化,催生出各种爱好的多元消费者,共存共荣的状态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偏偏现在的情况又非常尴尬,一边是崇拜的疯狂捧红,一边是扫灭一切看不惯,使对立观点的冲突急剧升级,以至于为了反转而专门制造反转的事件接连发生。人们的选择理念存在差异原本很正常,却演化为你死我活的激烈争斗,究竟是毫无必要的。那么,所谓毒瘤,倒是看看成功简单、失败照样简单;树立容易、毁灭照样容易的浮躁心态。大抵可知,随意的包装和随意的抹黑,才是真正危害深远的毒瘤罢!
抹黑,固然是道德审判的操作了——由主观好恶下结论,去操控别人的命运,当然是一种毒瘤。而包装的背后,隐藏着两个毒瘤:一是利用深入思考缺失的普遍跟风,把可口快餐喂给观众的类似算法,说明科技非但没有造福民生,反而总是算计和坑害百姓;另一个是相比主播网红,其他行业赚不到钱,甚至举步维艰的利益分配模式,说明我们的劳动从未获得应该的尊重,献给辛勤工作的汗水从未获得与之匹配的回报。倘若不战胜这三个毒瘤,经济的发展难免陷入险境。首先分析大数据的推广,谈及科技的提高,初衷是替人类办事,绝不是替每个人做决定。今后怎样让智能回归服务的属性,巧妙化解喧宾夺主的危机,尚需创新的智慧。再说社会财富的适当调节,目标是令各领域的收入保持在公平合理的范围,古今中外能找到的参考经验的确不少。顽疾虽无法彻底根除,逐步改善仍是有希望的。最后聊一聊包容的环境,我一直坚信,劣币驱逐良币是一个短期现象,从长远的视角展望,优胜劣汰使金子终有一天会闪闪发光。既然借助教育去提升国民素质的过程十分漫长,高雅的普及便不应急功近利。由此出发,略有感悟:凡是不触碰原则性罪责的细微不足,就不该一刀切式的禁止封杀。冲破保守思想的束缚,明确法律监管的边界,娱乐创作才会焕发生机活力。
2024年6月3日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