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秘召公安局长,特批6000元,竟都是为了一个故人

谈谈旧历史 2024-06-28 10:39:15

前言

“这里有六千块钱,是我的稿费,你先拿着。”

上世纪53年春,赴往北京开会的上海公安局长许建国,在会议后受到了毛主席的召见。本以为主席有什么政务要嘱咐他,结果到办公室以后后,却先收到了毛主席递过来的一笔巨款,这让许建国有些不解。

毛主席为什么要给他六千块钱?难道是主席要“贿赂”自己这个公安局长?在主席解释一番后,许建国才终于了然。原来主席的这六千块钱并非“贿赂”,而是让自己另交她人。

一、放心不下的“她”人

1949年,上海溧阳路1267号公寓,迎来了一位特殊的住客。她名叫贺子珍,一年前刚从苏联转回国内,在东北暂住过一段时间,还在沈阳财政厅任过职。在解放后转住上海。在当时上海市市长陈毅的安排下住在这里。

在党内,贺子珍还有个为人熟知的身份,那就是毛主席的第三任妻子。开头提到的“另交她人”中的她,便是此时居住在上海,暂时担任浙江妇联主席的贺子珍了。

早在两年前,毛主席在听闻贺子珍去到上海后,就特意叮嘱陈毅,要为贺子珍安排一份工作。

时隔两年,毛主席还是放心不下这位曾经的妻子,为了算是弥补一些当年对贺子珍决绝。主席再三思虑后,在会议期间,特意拿出六千元稿费,托予许建国,让他代交贺子珍。

主席的稿费平日都存在中央办公厅,主要用来购书,和资助来京看病的困难人士。虽然多,但就连主席自己平时也很少动用。现如今为贺子珍专项批出6000元,可见主席对贺子珍的挂念之深。

那么既然如此挂念,主席当年又为选择和贺子珍离婚呢?

二、在革命史中的过往

贺子珍在党内除开主席妻子外,亦是一位上过井冈山,走过长征路的党内元老。她出生在江西省吉安市,在十七岁从永新县女子学校毕业后,就投身加入了共产党,成为了永新县地区的县委书记。后在27年参加永新县武装暴动后,跟着兄长袁文才转移到了井冈山,成为了井冈山第一位女性党员,也是在此期间,结识了青年时期的毛泽东。

在初见贺子珍时,毛主席就对这位年轻,有斗志的女性同志抱有一定好感,认为其是一位可以共同奋斗的同志。毕竟能在当时情况下入党,进入井冈山本就不易,更别提是一位女同志了。不过,初到井冈山的贺子珍,并没有“看上”毛主席。早在进入井冈山之前,贺子珍就对介绍自己入党,在沪西地区担任党委书记欧阳洛抱有好感,属于是“名花有主”。

次年春,主席被派往井冈山附近,宣传推动党的土地改革政策。因为当地的客家话难懂的缘故,听得懂客家话的贺子珍,就自然当上了主席的翻译。这次共同工作,让两人之间的关系近了许多。

后面,国民党在夺取革命果实后,开始对井冈山的共产党进行多次围剿。在这段艰苦的岁月之中,贺子珍没有退缩,而是勇敢站到了最前线。在一次会议中,贺子珍更是在会议地址被国民党发现前,主动骑上马,用两只手枪引走了国民党部队。正是她的这种无畏,英勇的举动,获得了当时井冈山上下所有人的称赞。

被毛主席,朱德等人评说“她将自己的一切都投身到了革命中。”

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因为国民党的围剿,毛主席当时的妻子杨开慧。与贺子珍喜欢的沪西党委书记欧阳洛,双双与井冈山失去了联系。主席怀着悲痛的心情,将这件事告知了贺子珍。当时的贺子珍并未相信,直到两年后,从国民党处传出两人已被处决的消息时,贺子珍才终于相信欧阳洛已经牺牲的事实。

没了心上人。贺子珍将更多的心思,都投入到了革命事业中。也是在此期间,在毛主席的追求下,这两个理想相同的青年,终于在井冈山所有人的见证下,结成了眷属。可惜好景不长,在国民党的重重围剿之下,井冈山地区的共产党不得已分成了两支队伍。一支走长征,一支留在这里打游击。

而当时的贺子珍,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跟随毛主席,踏上了艰苦卓绝的长征路。在长征路中,贺子珍并不以主席妻子的身份搞优待。在腿受伤了的情况下,仍亲自一步步走完了长征,成为了为数不多走完长征全程的女性同志。期间贺子珍甚至还在主席突发疟疾时,不眠不休的照顾了主席数日。为队伍,为革命的“牺牲”精神,令人十分敬佩。

但不幸的是,贺子珍在长征后不久,于盘县保护伤员时不幸中弹。那颗子弹距离贺子珍的肺部只有分毫的距离,只需再前进一点,就会让贺子珍失去性命。中弹后,贺子珍在后方医院治疗多天。因为当时的医疗技术受限,无法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取出子弹,只能进行止血消炎,让身体自己愈合。而那枚子弹,就这样留在了贺子珍的胸腔中。

虽然留下来的子弹不会危及生命,但贺子珍还是因为这件事落下了心病。最后在某个夜晚,与毛主席爆发了一次激烈的争吵。争吵过后,贺子珍不告而别,独自前往西安的一所医院医治。主席知晓后,马上写信给贺子珍,希望对方可以回到延安,照顾几个孩子。

但当下还生着气的贺子珍没有听纳毛主席的建议,再次寻医未果后,又转向前往当时还在作战的上海。毛主席从党支部知晓后,又连忙让正要去上海的毛岸英劝回贺子珍。但在毛岸英与妻子刘思齐的两人劝说下,贺子珍依旧没有改变想法。

这时她已经决定前往苏联,取出弹片的同时,再于苏联完成进一步的学习。对于要从上海去苏联这件事情,贺子珍并没有告知毛主席。对主席提出的“孩子怎么办”,贺子珍也只是回答了“交给别人去抚养”。

翌日,在将为毛主席购买的棉被,交给毛岸英后。贺子珍独自离开了上海,踏上飞往苏联的飞机。等毛主席知晓这件事情时,贺子珍已经离开了国内。留下来的只有一封书信。

三、离开诀别与之后

在贺子珍独自离开后,毛主席与贺子珍就几乎没了联系。只有几封贺子珍从莫斯科寄过来的信件,诉说对毛主席的思念。后来还是在39年,周总理前往苏联医治伤势时,毛主席才写下一封信,托予周总理。不过,这封信却不是对贺子珍的思念,而是主席思虑再三后,写下的诀别信。

他嘱咐了贺子珍注意身体,要好好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还劝贺子珍要早日回国。在这些平常内容之后,最后落款前,留下了一句“以后,我们就是同志了”,来当作对两人婚姻关系的最后告别。

也是在这之后,在延安的毛主席,与身在莫斯科的贺子珍就彻底断了联系。即便在48年,贺子珍从苏联转到回到东北地区后,两人也始终没有见上一面。建国后,贺子珍从东北前往上海时,曾动过心思,想去北京看一看新中国,看一看毛主席。但在想到曾经的不告而别后,贺子珍还是放弃了去北京的计划。

在到达上海后,贺子珍度过了相当长时间的“隐居”时间。也是在此期间,毛主席知晓了贺子珍身在上海,“没工作”的事情。时隔多年,主席也放下了当年两人的矛盾。曾经身为夫妻的感情,也没有随着时间消散。在重新获知贺子珍的消息后,主席显得十分在意。于是,在陈毅一次因事留京时,毛主席就特意找陈毅嘱咐过,要为贺子珍提供一份工作,要照顾好她。

当时的贺子珍在知晓毛主席还在关心自己后,喜不自胜,又想到了去北京再见毛主席,可最终还是作罢。这一对因为动荡而分开的夫妻,直到59年的庐山会议时,才在主席的主动召见下,见上了一面。

在贺子珍离开后,毛主席对周围人说。他当年是知晓贺子珍要去苏联的,也劝过许多次“当时苏联很苦,最好不要去”。可是没想到贺子珍会那么强硬,从上海直接飞去苏联。

自59年后,贺子珍就一直留在上海,从事妇联的工作,和毛主席也再没见过面。只有两人的女儿,阿敏,时常在北京和上海两个地方周转。一边工作,一边在父亲毛主席的指示下,多陪陪已经年老的贺子珍。可见老年后的毛主席,对贺子珍的情况还是十分关心。

而贺子珍,在庐山会议后,就一直怀揣着去北京看一看的想法。只是去北京的计划,总是因为各种事情耽搁了下来。等到贺子珍真正踏入北京,已经是1976年之后了。当时的贺子珍因为中风偏瘫,只能坐在轮椅上,由女儿女婿推着走。到达北京后,贺子珍在女儿的陪同下,率先赶往了毛主席纪念堂。

在女儿“不要大声哭”的叮嘱下,贺子珍排队进入了纪念堂。看着昔日一起在井冈山一起进行解放工作的爱人,她想起了长征,想起了在莫斯科的苦日子,又想到了两人最后一次见面。泪水无声而下,可毛主席,那个她深爱的人,终究是不在了。

结语

贺子珍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她为了革命不畏牺牲,数次证明了自己的决心与能力。对于党,是一个好同志,对于家庭,也应该是一位好妻子,好母亲。可时代的动荡,敌人的围剿,还是将她与毛主席拆散,实在是令人叹惋。

就是因此,我们才应该时刻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和平,强大自己,避免再次发生这样的悲剧。

0 阅读:55
谈谈旧历史

谈谈旧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