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席,我不会说外语,怕干不好这份工作啊”“不会可以学,放心大胆的去干,我给你当后台!”
新中国成立后,外交部举办了大使培训班,毛主席亲切接见了从各个地方部队前往北京学习的将军大使们,在和他们交谈的过程中,有一位看着瘦小但是很精神的将军大着胆子向主席说出了他的顾虑,听到这话主席非但没有生气还让其放心有他做后台,这位将军是谁,他又有着怎样的能耐,获得主席的如此偏爱呢?

说话的这位将军可是大有来头,从国民党到共产党,东征和北伐都有他的功劳,为了革命奋斗了数十年,好几次连命都不要了,他就是彭明治。

1905年,彭明治出生在湖南省常宁县的一户普通农民家里,虽然是湖南人但是祖籍却是江西,因为祖上做官的缘故,举家搬迁至湖南定居。到了他这一代,家里已经早就不如从前,只靠着几亩地养活一家几口,父亲在当地的地主家里给人做帮工,赚取微薄的工钱维持家用。受祖上的影响,虽然家境贫困,但是依旧支持孩子读书,彭明治的开蒙就是在本村的私塾。

上了几年学以后,彭明治更加向往外面广阔的天地,五四运动爆发之后,受外地读书的同乡影响,第一次接触到革命思想,他决定走出山村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初出茅庐的他身无分文,为了温饱做过搬运工人,也做过账房先生,但这都不是彭明治想要的。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黄埔军校的招生告示,在外闯荡的这些日子,他看到了社会的黑暗和底层人民的不容易,想要报效祖国的心越来越高涨,如今正好可以通过参军的方式实现自己的理想,于是报名考试,并顺利通过笔试和面试,年仅十九岁的他,就这样成为了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学生。

进入到新环境的彭明治,在校期间认真刻苦的学习,因为之前有过读书的经验,在课程学习上毫不费力,经常获得老师的表扬,成绩在班里也一直都是拔尖的。周恩来当时是军校的老师,经常在课上给同学们传授政治思想的同时宣扬爱国主义和革命精神,彭明治和周总理的渊源,就是这样开始的。

1925年10月,彭明治参加了第二次的东征,作战期间因为机智勇敢,表现突出,获得了大家的一众赞赏,并在我党代表的举荐下,成功加入共产党成为了一名红军战士。
这之后的彭明治经周总理介绍,加入到国民党革命第四军,在叶挺的带领下共同为打倒旧军阀,做出卓越的贡献,战场上的他不仅勇气可嘉,还十分有冲劲,面对敌人时只顾做前锋,火力全开连命都不要了,很快做到了排长的位置,也因此被人称作“不惜命排长”。

之后更是跟随叶挺参与了南昌起义,由于表现突出从排长升任到连长的职务,这场战斗本来是大获全胜的局面,结果没想到敌人会出其不意的进行反攻,这一次的彭明治没有那么幸运,在战斗中不幸负伤,和组织暂时脱离了联系。

伤养好了以后,彭明治继续北上寻找大部队。然而为了躲避国民党的围剿和迫害,组织隐藏了行踪,寻找无果的情况下,为了继续打探组织的下落,也为了能够继续生存下去,他只能无奈的暂时加入到国民党的军队,并继续暗中寻找组织的下落。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让他等到回归组织的机会。1930年,红军开始攻打长沙,彭明治得知这个消息,趁机起义加入到工农红军第三军的队伍中,还带走了同班的其他九名战士共同策反起义,回到部队的彭明治继续发扬他拼命三郎的作战传统,在战斗中无视枪林弹雨的袭击,立下了赫赫战功。由于在反围剿行动中的出色表现,彭明治获得了重新加入党组织的机会,他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回归,在之后的战斗中冲锋陷阵,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在反围剿的战斗中,彭明治一手挥舞着大刀,另一只手还能稳稳的拿着手枪和敌人对抗,浑身血迹斑斑,像一只杀红了眼的恶狼,那股子凶狠的劲儿,连其他红军战士看了都觉得害怕,更别说敌人们了,只是提到彭明治这三个字,就足以让敌人闻风丧胆。

凭借着无畏的勇气和拼力杀敌的战功,仅用了一年的时间,他就又成为了副团长,还获得了一个“悍将”的威名。
三、悍将手下的钢铁部队在经历了反围剿和长征之后的彭明治,回到陕北进入到红军大学继续深造,为日后的作战继续学习和积累经验。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彭明治继续投身到革命事业中,担任参谋长的职务,带领部队参加了平型关战役。

面对凶恶的日军,彭明治带领手下攻击日军停车场时,在察觉到敌人妄图占领高地对我军进行射程高攻击时,命令战士们火速前进,赶在日军抢占高地之前,将他们一举击退,并配合其他营队的同志们夺占了老爷庙。经过数小时的激战之后,终于成功歼灭日军一千余人,缴获了一大批的军用物资,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开门红。

1938年11月初,总部命令彭明治所在的六八五团改为八路军苏鲁豫支队,彭明治任支队长,率领支队两千余人前往前线支援新四军游击抗日战争,第一仗就歼灭了伪军八百余人,并在行进的路上策动伪军“剿共救国军”第一支队的一千七百余人起义,加入到我党的队伍之中,随着队伍的不断扩大,队伍由支队发展到旅级阵容,彭明治率领的队伍,在进入苏鲁豫地区的一年以内,就与日军进行了七十六次的战斗,造成日军大约1.18万的伤亡,开辟了六万多平方公里的根据地,打开了苏北抗战的局面。

屡获战功受到了党中央的表扬,这支强劲的队伍也从一个支队被组织整编为新四军第三师第七旅,在彭明治的带领下继续为抗日战争奉献力量,往返于苏北和两淮之间,一共经历了一千五百多场的战斗,歼灭日军和伪军五千多人。

陈毅将军在听到他们的战绩之后,也忍不住夸赞彭明治和七旅是“华中地区部队主力中的主力,是听党指挥,党指向哪里就打到哪里的钢铁部队”。

抗日战争结束了,中国人民终于能迎来美好的明天时,阴险的老蒋又一次撕下伪善的面具,发动了内战,声称要剿灭所有的共产党员。彭明治带着他的队伍跟随师长黄克诚进入东北和敌人展开斗争。

秀水河子战斗中,彭明治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指挥能力和军人担当。当时的国民党兵分三路,带领大约一千八百余人,向我党进攻。彭明治在查看了地形之后,提出先迷惑国民党军,再趁其不备发动进攻,在获得了上级的批准之后,火速展开了作战计划。

国民党军拥有先进的武器设备,但是我军也不是好惹的,多年的游击经验让战士们以勇猛迅速的动作接近敌人,双方开始了激烈的战斗,彭明治指挥得当,分出一部分兵力拖住国民党援军,其余战士继续抵抗,双方争夺十分激烈,林彪将军考虑到战士们的安全和损耗问题,下令让第一师撤退,然而彭明治在考虑到战斗的发展情况后,认为不能撤退并继续与敌人激战,最终成功歼灭了敌人一千六百余人,缴获大量的军用物质。

这一战不仅打击了国民党的气焰,鼓舞了我军的士气,虽然事后因为违抗军令受到了林彪将军的批评,但同时也对他及时的战斗策略和头脑提出了赞扬。之后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内,彭明治带领部队打了一次又一次的胜仗,部队进行第二次改编时,彭明治被任命为副司令,完成了从旅长到司令的跨三级晋升。

新中国成立以后,彭明治到广西继续担任工作,却在某一天突然接到了进京的命令,得知自己是要代表国家去和外国建交谈判,骁勇征战了一辈子的彭司令突然开始犯怵了,虽说自己读过几年书,但大多数时候还是在行军打仗上,外交工作实在不是他的强项。

于是在毛主席接见这些将军大使的时候,他提出了自己的顾虑,说自己不会外语怕干不好这份工作,毛主席却并没有把这个当回事儿,还告诉他说“你只管放心大胆的去干,汉代的班超和张骞不懂外语,不还是成功出使西域了吗,不会可以慢慢学,我做你的后台,你的任务就是做现代的班超”。

有了毛主席的鼓励,彭明治放下了心里的担忧,积极的学习外语和社交礼仪,把外交当做了自己新的战场,终于不辜负期望,在职期间致力发展好中国和波兰的友好合作关系,发现更多的人才进行培养,为两国友好发展付出了余生的所有心血。后来因为战争中受伤无数,身体不堪重负,被调回国内疗养,在这期间还一直惦记着国家发展和自己的工作。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晚年还担任了全国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等职务,这位为国家,为党奉献了一生的人物,在他八十八岁那年于北京辞世。
总结彭明治将军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革命和国家,他是一个真正革命战士,至高无上的荣誉和军衔是党组织对他的认可,也是他应得的殊荣,我们要永远怀念他的英雄事迹,像老将军学习,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