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战役⒂:180师失利!郑其贵师长和师本级应负什么责任?

帅克评史 2025-01-28 15:33:22

继上一篇我们研究探讨了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专题系列的第十四篇:180师失利!韦杰的60军层面应负什么责任?今天我们接续探讨第十五篇:180师失利!郑其贵师长和师本级层面应负什么责任?

第一,如何看各级当年对180师失利的定性?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志司是怎么定性的。1951年7月19日,即第五次战役结束后的一个多月,以志愿军党委的名义出台了一个关于180师失利的报告。报告称:“经过3兵团与60军党委多次调查及突围归来的干部的检讨反省,进一步证实了当时的情况并不严重,而遭受极为惨重的损失,全师未经激烈战斗即形溃散”。“180师未经激烈战斗即遭全师被歼的主要原因,乃是该师主要负责干部在被围后政治动摇,惊慌失措,贪生怕死,单人逃跑。如果当时该师领导上政治坚定,果敢沉着,周密布置,细致组织,并能深入动员,同心同德,分头确实掌握部队,则不仅部队可以全部打出来,而且伤员、山炮、大行李亦可能大部带出来。”

我们再看一下60军关于180师失利的检讨报告是怎么说的:“第180师受挫原因固然很多,造成被围态势,军、师都有严重责任,但在被围后,师的主要负责干部政治动摇,惊惶失措,右倾畏缩,贪生怕死,丢掉部队,单人逃跑;未能果敢沉着,细密组织,与部队同心同德,坚决突围或与敌人死拼到底所导致的严重损失,该师是应负主要责任的。”

我们看,志司党委和60军的定性总体上来讲是一致的,都认为180师“应负主要责任”。特别是以志愿军党委的名义下的结论,其严肃性与权威性可想而知。帅克觉得,即便经过七十多年的历史沉淀,志司党委的这个定性还是比较客观的,还是站得住脚的。

第二,如何看180师在突围中的指挥与控制?

导致180师陷入包围,从战役层面来讲,志司和三兵团以及60军层面肯定都有责任。但这些责任与180师本级相比,显然师长郑其贵和其他师领导的指挥责任更大、更直接、更应负主责。

首先,我们看一下,也就在同一时间段,27军也曾遇到该军退路被切断的危险,但彭德清军长能“适时定下阻敌决心,改变转移道路”,突发和意外情况处置得当,最终顺利实现了转移;12军91团北归之路彻底被隔断,但该团在李长林团长的率领下边打边走,最后同样硬是突出重围。这样类比下来,显然180师的指挥与27军、91团的实时应急指挥,还是有不小差距的。这种差距至少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不该那样忽视敌情。5月25日,楔入城隍堂一线的美军已对180师构成威胁,而180师也发现该地有敌军活动,但居然“没有组织侦察及战场侦察,没有派遣小部队接敌活动,至25日敌进至红矿岭已威胁到该师侧后当日还不知道,26日拂晓敌已完成合围时才发觉”。如180师敌情意识强一些,果断将部队再向北移,是完全有可能脱离险境的。

二是不该那样犹豫不定贻误战机。发现被敌包围但未完全合拢时,“师长在指挥上犹豫不决,因等政治部主任商量,四小时后始决定分两路突围”。要知道,四个小时在那样的紧急情况下,是多么的宝贵,但居然给浪费掉了。这足见师长担当不够、决断不够的一面。正是应了那句话: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

三是不该那样早地炸掉重武器和电台。冲出包围是需要较强火力的,然而师领导却在这关键的时候“下令炸毁了山炮,团、营亦跟着毁坏了一部迫击炮和重机枪”;紧急情况是需要上下顺畅的通讯联络的,然而师领导却“下令焚烧了密本”。这些决定显然是既仓促也不合理。

四是不该那样早地失去对部队的控制。按说紧急情况,最需要各级严密掌握好部队。而当时180师突围的地形,是朝鲜半岛中部的山地,加之当时天气阴雨,如掌握好部队突围的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然而,“各级干部却首先惊慌失措,带领先头部队,争相逃跑”。部队失控后便如一盘散沙,还何谈战斗力和突围呢?

第三,如何看180师表现的战斗意志和作风?

近些年来有一种不小的声音,称180师的官兵是无辜的,说他们都是勇敢的。这话本身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本着正视历史,检讨失败,我们还是不要大而化之、笼而统之地探讨180师失利责任问题,而需要客观全面地审视180师整体的战斗意志和作风。

这里我们再作一个类比,20军58师发现有严重的敌情,我后续部队有被敌遮断的危险时,主动在华川阻敌。面对那样强大的敌人,如果58师上下不过硬,华川阻击战是打不下来的。在反观180师,发现被围后自己首先乱了阵脚,“全师未经激烈战斗即形溃散”。对照志愿军党委下的这个定论,我们再看一下整个180师,哪怕是一个成建制的团或营,作出像样的反击,作出像样的突围,也断不至于出现那样彻底崩盘的结果。我们不妨择举两例:

——“539团一路因命令迟到,更为恐慌,不等1营撤回,即以行军姿态,仓慌率2营与团直先走,沿途争先恐后,草木皆兵,团直与1营遇见一辆破汽车即将部队吓散,虽未遇敌但建制已乱,过路后全团仅剩二百余人。”

——“540团负全师的后卫掩护之责,而一、三营营长、教导员在阵地上接到突围命令,未通知部队,首先只身逃跑,连排干部及战士亦闻风相率溃退,致该团战斗部队基本上在过路前已完全垮了。”

举这些例子无疑是让人痛心的。这可充分说明180师整体战斗意志和作风是不过硬的。它至少折射出了180师在政治上建军不够、在军事指挥上的薄弱、在识人用人上的不当。比如,539团、540团“两个能打的团长都调走后,部队战斗力就不如以前了”,新换的团长指挥较弱,但上级并未解决这些重要的人事问题。再比如539团2营营长,在军大期间曾受留党察看的严重处分,学校“鉴定与介绍信上说不能负主要责任,但还提升为营长”。

通过以上全面审视和检讨,帅克觉得,称180师都是无辜的、都是勇敢的,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还是少提为好。特别是给郑其贵师长全面正名,更应慎重一些、严肃一些。

下一个研究探讨第五次战役的题目是:铁原华川芝浦里三大阻击战,该如何定评?欢迎关注与指正。

0 阅读:15
帅克评史

帅克评史

欢迎关注!欢迎点赞帅克评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