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光伏产业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2024年,光伏行业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成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这一年的光伏产业也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快速迭代的技术发展趋势。一方面,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持续增长,为光伏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产能过剩、价格战频发、国际贸易壁垒等问题也给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
01深陷亏损泥潭
2024年,光伏行业褪去了往日“吸金”的光环,步入了第四轮下行调整周期,“亏损”和“终止”也成了这一年的关键词,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多家企业陷入亏损境地,部分项目被迫终止或延期。然而,在这逆境之中,中国光伏产业依然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和作为全球领导者的实力与潜力。从产量方面来看,2024年中国光伏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的产量均实现了显著增长。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截至10月底,多晶硅产量约158万吨,硅片产量约608GW,电池片产量约510GW,光伏组件产量约453GW,同比增长率均超过了20%。这些数据的背后,是中国光伏产业在逆境中坚持创新、不断突破的努力和成果。
在装机量方面,国内光伏市场同样表现抢眼。2024年1月至10月,国内光伏装机规模达到了181.3GW,同比增长27.17%。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政策的持续支持和分布式光伏市场的快速发展。随着消纳红线的放开、大基地项目建设的加速以及电网建设进程的加快,国内光伏装机需求持续释放,为行业的稳步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然而,在产品价格方面,2024年光伏产业链的价格降幅却十分明显,价格战愈演愈烈。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截至10月底,多晶硅价格下滑超过了35%,硅片价格下滑超过了45%,电池片、组件价格下滑均超过了25%。价格的大幅下跌使得光伏企业的盈利空间受到严重挤压,部分企业甚至陷入了亏损境地。据iFinD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在申银万国光伏设备行业分类的66家上市公司中,仅有37家企业实现盈利,占比不到六成;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的企业则达到了54家,占比超过八成。
以棒杰股份为例,这家原本主营无缝服装的企业,在2022年下半年宣布跨界光伏,曾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官宣投资超过百亿元。然而,由于缺乏对光伏行业的深入了解和市场经验,棒杰股份在光伏业务上遭遇了巨大挫折。2024年8月,棒杰股份公告称,其子公司扬州棒杰借款逾期,被申请破产重整。而扬州棒杰正是其光伏业务板块的重要子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棒杰股份营业收入为9.56亿元,同比增长110.01%;但归母净利润却为-1.91亿元,同比下降了1450.73%。
棒杰股份只是众多失利者中的一个缩影。企查查APP显示,截至目前,国内登记状态处于注销、吊销、撤销、清算、停业、歇业、除名、责令关闭等异常状态的光伏企业数量已超过4万家,其中有1500余家光伏企业成立仅一年。
02
供需失衡加剧
产能过剩是光伏行业长期面临的问题之一。2024年,随着全球光伏装机量的增速放缓和产业链价格的持续下跌,产能过剩问题愈发凸显。供需失衡导致了价格战愈演愈烈,光伏企业的盈利空间受到严重挤压。
自2023年初以来,光伏全产业链都步入了下行周期,从硅料、硅片再到电池片和组件,主要产品的市场价格都在持续暴跌。而产能过剩导致的供需失衡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从行业内部来看,光伏企业扩产速度过快是导致供需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光伏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快速降低,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光伏行业,导致产能迅速扩张。然而,市场需求的增长速度并未跟上产能扩张的步伐,从而导致了供过于求的局面。根据索比咨询数据,到2024年底,全国硅片产能将超过1000GW、电池产能将超过850GW、组件产能将超过750GW。但根据多方预测,2024年全球市场新增装机很难超过500GW。这意味着,各环节产能均远超市场需求,行业将会面临更加严重的“内卷”。
此外,光伏产品技术迭代较快,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这也加剧了供需失衡的问题。一些代理商积压库存难以消化,进一步加剧了供需矛盾。
从外部环境来看,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欧洲政策调整、美国关税政策等因素也对光伏行业的供需关系产生了影响。这些因素导致全球光伏需求增长不及预期,未能完全匹配产能扩张速度。例如,2023年全球光伏需求增长约为20%,增速较2022年有所下降;预计2024年需求增速将可能维持在15%左右,难以完全消化过剩产能。
03
海外市场风险与挑战并存
面对光伏产业阶段性供需失衡、内卷式竞争加剧等挑战,国内不少企业纷纷将目光转向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据悉,目前中国光伏产品主要出口到巴西、巴基斯坦、印度和沙特阿拉伯等能源转型需求较大的国家。
以晶科能源为例,海外业务占据其营收的大头。2024年上半年,晶科能源海外营收占比达71%。晶科能源总裁陈康平表示,目前晶科能源海外产能占比约为20%,公司位于沙特的10GW高效电池及组件工厂项目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晶科能源希望把该项目打造成为中国光伏企业践行全球化的一个新标杆,进一步擦亮中国光伏这张名片。
数据显示,2024年1—10月,中国光伏产品出口量同比上涨12.8%。尽管市场波动难以避免,但中国光伏产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依然强劲。
然而,对于中国光伏企业来说,除了市场基本面的变动外,如何冲破海外国家的贸易壁垒也是一项严峻的挑战。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和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加剧,光伏企业在出口过程中遭遇了越来越多的贸易壁垒和摩擦。
以美国对东南亚光伏产能的双反政策为例,该政策给中国光伏企业的出口带来了不利影响。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加征高额关税,使得中国光伏企业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大幅下降。同时,该政策还引发了其他国家对中国光伏产品的贸易保护主义情绪,进一步加剧了中国光伏企业的出口压力。
除了美国之外,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对中国光伏产品采取了贸易保护措施。例如,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了反倾销调查;印度对中国光伏产品实施了保障措施等。这些贸易壁垒和摩擦不仅影响了中国光伏企业的出口业绩和市场竞争力,还对全球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此外,海外市场基础设施配套不足、供应链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同样是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清洁能源技术首席分析师金凤直言,以南亚地区为例,基础设施配套不足限制了大型电站的建设,加上地方政府政策频繁更迭,为企业发展带来诸多不确定性。
“印度作为全球第三大光伏装机市场,每年新增装机量约30—35吉瓦,市场潜力巨大。但其准入门槛亦不容小觑。”金凤提到,印度的制造商清单制度对中国光伏产品出口构成重大障碍。目前,这一清单主要限制光伏组件厂商,未来可能还将电池厂商纳入管理。
04
行业或迎来新曙光
尽管当前光伏行业面临产能过剩与供需失衡的挑战,但从长远来看,光伏行业将迎来新一轮向上周期。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和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光伏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持续降低,光伏产品的竞争力也将不断提升。
国金证券新能源与电力设备首席分析师姚遥表示,预计2025年光伏新增装机将维持10%~15%左右的增速,光伏组件需求有望提升至650—700GWp。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最新预测,在接下来的十年中,太阳能光伏将成为推动全球可再生能源迅速发展的核心力量。到2030年,全球新增的5500GW清洁能源装机容量中,预计80%将来自太阳能。这一预测无疑为光伏产业的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心剂。同时,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能源需求的增加,光伏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将不断扩大。
技术创新是推动光伏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未来几年内,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光伏行业将迎来更多的技术创新和突破。例如,BC电池、TOPCon电池等先进产品将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之一。
在国内市场方面,随着分布式光伏政策的持续推进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分布式光伏将成为未来光伏产业的重要增长点之一。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持续降低,分布式光伏产品的竞争力也将不断提升。
在海外市场方面,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和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海外市场对高效组件的需求也将持续攀升。这将为国内光伏企业提供更多的出口机会和市场空间。
政策是推动光伏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未来几年内,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和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各国政府将出台更多的政策措施来支持光伏产业的发展。例如,通过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融资支持等方式来降低光伏产品的成本和提高其竞争力。
同时,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能源需求的增加,光伏产品的市场环境也将不断改善。一方面,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持续降低,光伏产品的竞争力将不断提升;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光伏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将持续扩大。在多重利好的共同作用下,光伏行业的未来无疑充满了无限可能。
企观国资是企业观察报社官方微信公众号。《企业观察报》是由国务院国资委指导、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主管主办的全媒体平台,被国务院国资委认定为“国资国企自有舆论平台”,致力于以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视角关注报道中国企业改革发展。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0120240005
微信公众号:cneoguo(企观国资)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2号
电话:010-68719177 13911965371
官网:cn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