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东风汽车出海
▲右:长安新能源汽车
2025年2月9日,中国汽车行业掀起巨浪,汽车“超级央企”呼之欲出。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东风公司)”旗下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东风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继发布“接到间接控股股东东风公司通知,东风公司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的公告。同日,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安汽车”)也发布了类似公告,宣布其间接控股股东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兵装集团”)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
三则公告均写明“本次重组可能导致控股股东变更,但不会导致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且不会对本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构成重大影响”。
此举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正由“规模扩张”阶段迈入“品质聚合”新纪元,不仅意味着中国汽车行业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资源优化配置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更可能引发全球汽车产业竞争格局的重塑,为中国在全球汽车产业版图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01
为何重组
重组的核心驱动力,源自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竞争格局下进行的战略性调整。目前,全球汽车市场正面临着新能源与智能化两大转型的深刻影响。中汽协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汽车销量达到3143.6万辆,其中国有车企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且中国早已经跃居为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但产业内部存在的集中度不高、资源分散的问题仍然亟待解决。
近年来,国务院国资委不断强化对央企的“精简优化”战略,而汽车业作为产业链长且技术密集的关键领域,成为深化改革的前沿阵地。
在2024年3月5日的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上,国资委主任张玉卓表示,要对中国一汽、东风公司和长安汽车三大汽车央企的新能源汽车业务进行单独考核,考核项目包括技术、市场占有率,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张玉卓直言,就新能源汽车领域来说,几家国有汽车企业的发展还不够快,“不如特斯拉,不如比亚迪”。
随后,国资委关于明确央企发展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声音频频传来。
3月13日,国务院表示,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畅通流通堵点,促进汽车梯次消费、更新消费;3月16日,国资委表示,要正视央企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存在的差距与不足,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倍增行动计划,鼓励支持中央企业开展高质量投资并购整合;3月18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上,国资委副主任苟坪表示,国资委将发挥中央企业体系优势,加大新能源整车研制开发力度,强化产业链关键环节布局,助力我国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李超6月18日在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方面,继续通过政策引导、规范监管等方式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优化重组,提升技术创新和产业链配套能力,加强国际合作,持续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车企要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加快整合资源形成合力,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提升整体竞争力。
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东风公司累计汽车销量约为248万辆,同比增长约2.5%。具体来看,自主品牌汽车销量约为137万辆,同比增长34.3%;销售新能源汽车约86万辆,同比增长64.4%。长安汽车2024年销量为268.4万辆,同比增长5.1%。其中,自主品牌销量也占据了主导地位,达到了223.1万辆,占比超过80%。此外,长安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绩,销量达到了73万辆,增幅50%。
作为对比,2024年国内汽车集团销量排行前四名的分别为:比亚迪销量427.2万辆、上汽集团401.3万辆、吉利控股集团333.7万辆和中国一汽320万辆。东风公司和长安汽车总销量超过516万辆,如果顺利重组,将成为毋庸置疑的汽车行业“央企航母”。从全球汽车集团销量数据来看,新公司也将超过比亚迪排名全球第五位,仅次于丰田、大众、现代起亚和Stellentis集团。
汽车行业分析师林述成告诉《企业观察报》记者:“长安汽车与东风公司,作为中国汽车行业‘国家队’代表,其依托的兵装集团和东风集团均为国务院国资委直属中央企业。各自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方面都有一定的积累,通过重组,可以实现技术共享、市场协同,同步增强在新能源技术及智能驾驶等前沿领域的创新力。”
林述成进一步表示,此次两大集团的重组,也是积极响应国资委关于“促进国有资本向核心行业和战略领域集聚”号召的实际行动。通过整合中央企业的优势资源,将优化整个产业链的构造,发挥规模效应。
02
主要合作方向
首先就是在新能源汽车与智能驾驶技术方面展现出高度的协同优势。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深度发布的《2025—2030年智能汽车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市场在2023年已达到3018亿美元规模,预计2024年将进一步增长至3308亿美元,预示着未来五年内该领域将以6.04%的复合年增长率持续扩张。
在此背景下,行业内部的马太效应愈发显著,强者之间的战略联盟成为加速智能化、网联化技术革新与普及的关键路径。长安汽车与东风公司如果顺利重组,将进一步凸显这一优势。
长安汽车,作为拥有12个全球制造基地、22家工厂的中国汽车品牌代表者之一,其自主品牌销量已突破2500万辆大关,且在新能源及智能网联领域积累了深厚底蕴,如通过实施“香格里拉”新能源计划与“北斗天枢”智能化战略,不断推动技术创新。
东风公司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累计产销汽车近6000万辆。东风公司在商用车新能源化转型,特别是氢燃料技术方面,以及高端电动品牌岚图的打造上展现了显著优势。
除此之外,兵装集团在通信技术(如北斗导航)也具备较强竞争优势,东风公司的车联网平台,也在开发车路协同、远程控制等功能上拥有一定实力。
双方合作潜力巨大,可聚焦于联合研发电池、电驱动系统、智能驾驶系统等核心技术,通过资源共享与技术整合,强化在产业链关键环节的竞争力。此外,在平台层面,共同开发模块化电动平台不仅能够降低研发成本,还能灵活适应乘用车、商用车乃至特种车辆的多样化需求。
展望未来,双方的合作领域还可拓展至充换电网络的布局,特别是在物流运输领域,探索标准化的充换电解决方案,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共绘智能汽车产业的新蓝图。
其次在军工技术的民用化转化以及在高端制造领域的深入应用也可能展现出巨大合作潜力。
兵装集团所掌握的军工级高精度加工技术和轻量化材料应用将为东风公司旗下乘用车与商用车产品带来安全性与能效方面的显著提升。这些技术不仅增强了车辆的结构强度与碰撞安全性,还通过减轻车身重量有效优化了燃油经济性和电动续航能力。
此外,东风公司将有机会深度借鉴并吸纳兵装集团在自动化生产线构建与数字化工厂运营方面的丰富经验。这一合作将有助于东风公司进一步优化生产流程,提升制造效率,从而在成本控制与产品质量上实现双重飞跃。
展望未来,双方在特种车辆开发领域也存在更多可能。通过联合研发特种车辆,包括但不限于无人驾驶运输车及高机动越野车,双方将共同开拓应急救援、边防巡逻等高端市场。这些特种车辆将集成双方的技术优势,满足复杂多变的使用环境。
最后就是在海外市场形成协同效应。东风公司长期以来致力于海外市场的开拓,其服务网络已广泛覆盖欧洲、美洲、中东、东南亚及非洲主要国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国际业务体系。
与此同时,长安汽车也已完成其海外战略“海纳百川”计划的关键布局,成功设立了东南亚、欧洲、中东非洲、中南美及独联体五大区域事业部,为深度拓展海外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并在这些区域建立了具有战略意义的“基地”,为进一步的国际化进程提供了有力支撑。
通过此次重组,东风公司与长安汽车将能够充分发挥各自在海外市场的优势,整合资源,形成强大的协同效应。双方将携手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出口业务,并在海外建立本地化生产基地,以更加灵活高效的方式响应国际市场需求,加速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拓展步伐,共同提升中国汽车品牌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与影响力。
03
连锁反应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曾前瞻性地预测,在未来三到五年内,中国燃油车市场将经历重大洗牌,预计有高达80%的品牌或将面临“关停并转”的严峻挑战。
同时,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兼并与重组趋势将日益显著。这一预见性观点近年来已在汽车市场中得到了充分验证。
随着传统燃油车市场需求的持续萎缩,以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竞争的不断加剧,市场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态势。在此背景下,那些缺乏核心技术储备与规模化生产能力的企业,正面临着被市场加速淘汰的风险。
双方的重组筹划显得尤为关键。这一举措被视为从顶层设计上主动适应市场变化、优化资源配置的战略决策。其重组筹划不仅关乎自身发展,更将对整个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东风公司与长安汽车之间已有过合作基础。追溯至2017年,两大集团携手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创立了T3出行公司,这一举措标志着三方在出行服务领域的深度协作。2019年,其进一步加深合作,合资成立了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展现了在高科技领域的战略布局与前瞻视野。
此次重组或将标志着“T3汽车国家队”的合作模式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从业务层面的协作升级为资本层面的整合。此举有望催化形成一个集研发、制造、出行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巨擘。
从行业后续走向方面来看,在央企整合浪潮的“示范效应”下,地方国有企业与民营车企的战略调整步伐有望加快。具体而言,广汽、北汽等区域性车企可能会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引入具有战略协同性的投资者,优化股权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力。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则可能寻求与国资背景企业的深度合作,以获取资金、资源等多方面的支持,进一步巩固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市场地位。
然而,重组后的新实体也将面临一系列内部整合的挑战。这包括但不限于管理架构的优化调整、品牌定位的清晰梳理以及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等。这些内部整合工作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新实体未来的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重组公告中特别强调实际控制人不变,这将有助于保持企业战略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为重组后的新实体创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
从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的角度来看,此次重组也可能引发深远的变革。若中国能够成功培育出2—3家年销量超500万辆的汽车集团,其将凭借规模化优势,在电动化转型的关键窗口期,加速技术迭代和市场响应效率的提升,从而直接挑战丰田、大众等传统国际巨头与特斯拉等新势力入局者的市场地位。这不仅将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也将彻底改写全球汽车产业格局。
企观国资是企业观察报社官方微信公众号。《企业观察报》是由国务院国资委指导、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主管主办的全媒体平台,被国务院国资委认定为“国资国企自有舆论平台”,致力于以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视角关注报道中国企业改革发展。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0120240005
微信公众号:cneoguo(企观国资)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2号
电话:010-68719177 13911965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