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清朝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封建王朝,因此他们的12位帝王也是大家最熟悉的,其中大多都被搬上荧幕,不乏备受观众喜爱回看的经典作品。讲述皇太极跟顺治的有《孝庄秘史》、以雍正一朝为蓝本的有《甄嬛传》、聚焦乾隆后宫的则有《延禧攻略》、《如懿传》和《还珠格格》,可以说能串起一部清宫宇宙。
而随着岁月的更迭,这些帝王后妃的爱恨纠葛也尘归尘土归土,一概被掩埋在陵寝中。那么大家就好奇,清朝的这些陵寝中,目前还有哪些还未被打开呢?首先来介绍一下清朝陵寝的分布情况,共计12位帝王一共分三个陵墓埋葬。
山海关外的关外三陵,埋葬爱新觉罗先祖的清永陵、一代枭雄努尔哈赤安身所在清福陵和雄才大略皇太极的清昭陵,这三座陵墓都未被打开过,除过风沙尘土过境让陵墓看起来备显沧桑以外,外层的封土都依然保留完好,清朝的开国帝王们地下生活还算安宁,从来未被后人开墓打扰过。
河北遵化的清东陵,安置着清朝中晚期的五位帝王,分别为顺治的孝陵、康熙的景陵、乾隆的清裕陵、咸丰的定陵和同治皇帝的惠陵,并且大名鼎鼎的慈禧太后也埋葬在清东陵。
而清东陵就没有关外三陵那么幸运,除过顺治皇帝的清孝陵安然无恙以外,其余都被不同人马打开盗墓,不仅陪葬品被洗劫一空,棺椁也都被起开,无论是帝王后妃还是太后,都被一视同仁的随意暴尸,假如人死真有感知的话,那可真是惨不忍睹。
河北易县的清西陵,则有雍正皇帝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棱和光绪的崇陵。除了光绪皇帝的清崇陵被盗墓贼盯上以外,其余三位帝王的陵墓皆保存完好,尤其特别的是道光皇帝的清慕陵,当时修建的规格很高,动用了大量的人力与财力,在清西陵其他帝王简朴的陵墓对照下显得十分惹眼,但是却没有被民国乱世军阀打开。
那么揣测一下盗墓贼主要挖掘清东陵的原因,首先就是破窗效应,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的陵墓是第一批被打开的,当时做这件事的是军阀孙殿英。这位行伍出身的渝北军阀可是一个混不吝的主儿,他的身世十分坎坷,父亲因与旗人争执被抓入狱,当晚就让对方指使狱卒给活活打死了。
所以孙殿英本身就跟旗人有杀父之仇,对他们的陵墓自然没什么敬畏之心,他盗清东陵是在1928年的春天,因河北周围土匪遍布,国民政府就排孙殿英带着人马去剿匪,结果他来到河北境内时发现这里有清东陵和清西陵,就准备搂草打兔子,美美的发上一笔横财。
而他选择盗清东陵的原因,则是这里埋葬着康熙、乾隆跟慈禧等清朝分量十足的帝王与太后,他们所在的清朝要么就是国力昌盛,走势正是欣欣向荣之时,要么就是实权在手,修建陵墓和安置陪葬品一定也手笔很大。
孙殿英本来首先是把康熙皇帝的清景陵给开了,结果都已经动手了,却发现景陵防水系统做得差点意思,陵墓里积水很严重,人根本就下不去,所以转头就把乾隆的裕陵和慈禧太后的定陵给打开了。
跟清政府有仇的人盗起墓来就是狠心,乾隆皇帝与那些大名鼎鼎的后妃,比如原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就是《延禧攻略》里的白月光富察容音跟魏璎珞,都被孙殿英的人随意扔在一旁,尸身甚至都混在一起了。
而叱咤了一生的慈禧太后,死后更加凄惨,不仅含在嘴里的夜明珠,让人生生掰开给扣走了,就连贴身穿的金丝裤子都被扒了。当孙殿英一袭人如蝗虫过境把清东陵的两座陵墓偷得一塌糊涂之后,破窗效应就来了,一众军阀跟土匪但凡手里缺钱想快速捞一笔,就去清东陵里转一圈,挑上一个陵墓打开把陪葬品往出搬,所以清东陵毁坏的最为严重。
仅剩一个没被打开的就是顺治皇帝的清孝陵,并不是盗贼对顺治有什么特殊的情结,而是王绍义跟张尽忠一伙人到清东陵盗墓时,他们队伍里有一位名叫穆树轩的旗人,他把自己祖上传下的消息告诉了他们,说顺治皇帝崇尚简葬,自己的尸身也是火化了以后放在骨灰盒里的,所以陵墓里没什么值钱的陪葬品,就算费力气打开了油水也不大,因此顺治与挚爱董鄂妃安身的孝陵就没被打扰。
清西陵只打开了光绪皇帝的崇陵,雍正、嘉庆跟道光三位帝王的陵墓皆完好无损。那么为何盗贼都下了清西陵,却只开光绪皇帝的陵墓呢?
估计是光绪皇帝死时离民国乱世已经很近了,修建陵墓的工匠依然还有活着的人,他们对于清崇陵的构造以及里面具体放置着什么陪葬品一清二楚,所以打开光绪皇帝得崇陵风险低、收益也不错。
而雍正皇帝的简朴众所周知,他的陵墓里大概也没放什么值钱的物件,盗贼就没打开。嘉庆与道光都是清朝国力式微,国情风雨飘摇时的皇帝,一天天的自顾都费劲,陵墓也不会搁什么珍贵的宝物。
尤其是道光皇帝,他的日常用简朴二字形容都不够,应该是节衣缩食,据说他的龙袍为了少洗节省着穿,竟然一个月才洗一次,穿得漏洞了就打补丁,这么一个新三年旧三年缝补一下又三年的帝王,估计陵墓里也不舍得放啥值钱的。
至于远在关外的关外三陵,刨去努尔哈赤远祖的清永陵不说,努尔哈赤跟皇太极也是大金上升期的实权大汗,他俩的陵墓没被打开,一个原因是当时的东北王张作霖为人讲究,对关外三陵十分保护,往前倒则是溥仪在此还建立了伪满洲国,那么自然也不会有盗墓贼在人家后代眼皮底下盗先祖的墓,所以就保存了下来。